最近读了贾容韬老师写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经过第一遍的阅读,就有了比较多的感触,还有就是思想上的转变,确实是一本值得父母一读的好书。
对于教育,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学校教育,而对于家庭教育,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陌生而棘手的。我自己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作为父母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往好的学校送,给孩子准备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原来的我是多么浅薄,多么寡闻,完全没有把家庭教育当回事,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
好的是,自己不会也没有装会,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不学习就会跟不上的,我也在加强学习,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家庭是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地方,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是塑造人生品格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用现有的眼光,主观的去要求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原来,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包括批评的方式和时机,合理的运用赞赏和鼓励,学会倾听,学会调整心态等等,有很多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提高的。
孩子出现问题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这个问题去找孩子的原因,就像盯着锁着的门找钥匙一样,没有跳出这个思维,就找不到钥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是被动来到了这个世界,后面出了问题,肯定是家庭的原来,是父母的原因。因此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所以要找准病因,才能因病施救。纵观现实中大部分问题孩子,多数多是家庭不和谐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家庭矛盾比较恶化的等等。正是因为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才会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袭,不良作风影响,心理产生了扭曲,才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问题孩子。此时,唯有先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病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改正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把孩子引导在正轨上。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言语或者行动不当,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包容、理解、信任,而不应该在孩子犯错了大发雷霆、挖苦、指责。更多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加强相互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言传身教真的很适用,孩子也是想进步想提高的,看到父母都在进步,在改变,在学习,他肯定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恰好是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摩西奶奶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键是要开始行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孩子越小越是有利时机。愿你我都能及时醒悟,把这份事业做好,行动起来。
——题记
秋,是丰收的季节,是热闹的季节,是红火的季节。乡里乡间大人们都忙着秋收,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喜悦。而在这充满稻香的日子里,它,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走在乡间的.小径旁,瑟瑟的秋风吹过我的脸颊,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乡间的生活总是那么充实与快乐。突然一片一片落在了我肩上,是那么的轻盈,像蝶飞舞那样,可它似乎没有蝴蝶那样精彩。那是落叶,落下的叶子,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心,我清晰地看见:它笑了。它蜷缩起娇小的身躯,构成一个笑脸。呵,我也笑了。我知道它是为什么而笑,只要抬头你就知道:树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那果实就是落叶的灵魂,是落叶的思想,是落叶的一切。落叶因为它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又是因为它们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纯泥更护花。”我不时又羡慕它们,因为它们可以这样的无声无息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可以这样从容地面对生与死,这样的落叶难道不教人为之感慨吗?它们的一生如此短暂,却是如此辉煌,敢问谁还能这样精彩,这样让人折服。“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其价值“,是这些落叶将这句话成为现实,并将它演绎地淋漓尽致。
曾经听过,当英雄路过时,身旁应当有人为他鼓掌,为他欢呼。我也要像他那样洒脱地出现,默默地付出,默默地退出,我不要做身旁为之鼓舞的人,我要做英雄,一个无声的英雄。
秋雨,在不知不觉中下了起来,我仍在这棵树下,看着落叶一片一片落下,在这棵树下,有我对未来的想象,这是我人生的起步,是这些落叶告诉我:生命如此精彩,哪怕是一瞬间!
我看了一本名字叫《改变孩子命运的101个聪明故事》的书。这本书中有101个关于智慧的故事,每个小故事都是一对隐形的翅膀,伴我们勇敢地飞翔。在书中我看到了好多充满智慧的人物和故事,令人敬佩不已。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其中的一个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运用智慧的力量的。
从前,有个叫五爪子的大财主,每到年底,他就照例带领一帮狗腿子去王伍家收租逼债。
可是,王伍的妻子刚刚死去,又加上闹了旱灾,明摆着天灾人祸使王伍交不起租金,但贪财的五爪子是不关心别人死活的,他只关心租金能不能丝毫不差地滚进自己的腰包。聪明人申红脸看不惯五爪子的行为,就为王伍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一个碾碎米的石磨看作祖传的宝贝,然后和王伍一唱一和地骗过五爪子。所以五爪子最后看到的情景是:王伍刚倒入石磨的米一下子就熟了,变成了香喷喷的米饭。他以为看到的真是个宝贝,就用200斗谷子换了这个石磨,还把王伍的租金免了。其实,申红脸早就让王伍把那个石磨烧了个滚烫,然后把米和水一同倒入,就可以快速的把生米煮成熟饭了,五爪子换来的哪是什么宝贝,这下,他可吃大亏了。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只要我们好好运用它,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除困难,并且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当然,我们拥有了智慧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哦!
我发现现在有许多小朋友上网是为了玩游戏。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一旦迷上了电脑游戏就会影响学习,导致学习下降甚至逃学。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有一个中学生,早晨背着书包走时,说去学校上学,其实是去了网吧。晚上也不想回家,就跟家里说是在同学家里写作业,到了夜晚他还是不想回家,想玩游戏,于是他就打电话说作业太多,写不完,就在同学家里睡了。可是他妈妈还是不放心,往那里一打电话,可那里的人说这是网吧。他妈妈一听急忙往网吧里跑,跑到了网吧却看见儿子正躺在沙发上大睡。家长看了既伤心又生气。我曾听说有的学生编了这样的顺口溜:我呀我呀真奇妙,骑着车子满街跑。东跑跑,西跑跑,快到网吧瞧一瞧。沉迷网络能使一个品质优秀、聪明向上的好学生变成一个意志消沉、无心学习的学生。要把坏毛病改掉可不容易,更何况是沉迷网络!
但是还有很多人赞成上网。为什么?因为上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首先,电脑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在这个宝库中有许许多多的资料等着我们去学习、去钻研。在网上查资料,只需在里面输入一些简单的字符便会出现你所找的全部信息,这可比查找书籍更加方便、更加省时。其次,如果想跟远方的亲人联系还可以通过使用QQ,这可比打长途更加方便、省钱。如果有话筒和电子眼的`话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这样就可以看清楚对方的脸哦!
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便利,但如果利用不好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其实,和其它事情一样,上网有它的利处和弊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利用它开阔视野,学习知识,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别让另一面锋利的刀刃割破自己的手。
作为老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几十名学生;作为母亲,每天面对调皮淘气的儿子。加上教育理论的缺失,导致教育孩子到了瓶颈阶段。于是,我重拾《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是好爸爸贾容韬教子手记,手把手地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一章的主题是《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他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家长要抓住教育的“机遇”。特别是孩子犯错误后,最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孩子犯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处理得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时。第二,如何和孩子成为“哥们儿”。他告诉我们,寻找和孩子共同的话题、共同语言和共同爱好,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样,就能从横眉冷对的敌人,变成情趣相投的“哥们儿”。第三,创造1+1》2的合力。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弥补和强化,往往会事半功倍。他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赏识肯定老师的付出,虚心地向老师学习,进而和老师探究教育。并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坚定的信念。第四,帮孩子戒网瘾。越是控制,越是渴望。沉迷网络的处理方式让他放开玩,实际上是对孩子玩网络游戏兴趣的弱化,是釜底抽薪的举措。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第五,信心创造奇迹。坚如磐石的信念是产生奇迹的原动力。愿望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的成败是家长潜意识期待的结果,如果对孩子充满信心,他一定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民。第六,做父母亲是件幸福的事。一个人要具有认识幸福的智慧,特别是男人,应该是制造幸福的人。倾听、理解、共情是幸福。第七,孩子引领我成长。西方有一位哲人说:“孩子是人类的父亲。”其实“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你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如果以仰视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孩子就能成为你的老师。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彻底改变了“我是大王”的教育态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尽量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等等。这样,不仅对教育儿子有利,同时受益的还有学生。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拉瓦锡发现"燃素学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破绽。比如,既然金属在煅烧中逸出燃素,那为什么重量反倒增加呢?而蜡烛呢,燃烧之后,竟一无所剩,似乎全部消失了。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拉瓦锡开始了严格的实验。他首先仔细地称量了装有空气和固态物质的密闭容器,然后用放大透镜将阳光聚集在物质上,或者用火加热。当物质燃烧完后,再重新称量装有反应物的容器。他用各种不同的物质反复进行实验,结果都表明,密封容器的重量在燃烧前后都不变。
这是什么原因呢?拉瓦锡的大脑开始了紧张的思索。后来他终于得出结论:原来在没有密封的燃烧当中,空气中有一种新的物质元素参与了反应,使得物质燃烧前后重量不一。最后,拉瓦锡推翻了流传多年的"燃素学说",指出:"由于人工的或天然的操作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任何东西,所以每一次操作中,操作前后存在的物质总量相等,且其要素的质与量保持不变,只是发生更换和变形,这可以看成是公理。"这番话体现了"物质不灭定律"的基本精神。拉瓦锡的思想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因为他不仅注意到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性质的变化,而且注意到了数量上的变化,从而使得化学科学割断了与古代炼金术的最后一根纽带,以一种崭新的面目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我说:“世上没有学不会的事,除非你是半途而废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