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国家、地区、民族等之间为生存而激烈争斗、竞争、互相攀比的世界里,为改善生活,提高物质消费程度,满足人类无休止的物欲,掌握资源的控制能力,成为人类罪恶的源泉!人类在挥霍着一切,高消费群体有膨胀的虚荣心,他们有强大优越感觉,造成人们的追逐与向往,使用人们对低消费贫苦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厌倦与鄙视,低端群体成为产品的生产制造人,高端群体却支配与挥霍着这个世界。这样社会分化了,矛盾对立了,互相争夺社会有限的资源与利益,做为高智商的灵长类,人类的进化竞争为的不仅仅是为食物,而是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他们在急速的消耗着这个星球的有限资源或者说是改变资源的形态与格局,引发新的不平衡,包括人类自身、资源、环境等方面。这样人类的生存竞争成为引发宇宙不平衡的罪恶之源,是福是祸不得而知!显然人类对这种前途不具有控制能力,而自然界平衡的破坏对人类的影响肯定是一场悲剧。因此人类的生存不仅仅是自身的生存,而是影响到星球的.生存,而这些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使人类获得高度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加速了人类走向灭亡的步伐!
其实,人类是什么呢,是一群动物,能够生存并繁演后代而已,与其它动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他们的生生死死也不应该对宇宙的平衡造成什么影响,只是宇宙提供了这么一个物种生存的环境条件。人类的简单规则就是生老病死,生存要求只是衣食住行。然而人类正设法打破这一自然规则,并把这一需求无限扩大。从当前的人类科技来看,人类还是有宿命的,始终是无法离开这个地球的。目前人类所做的离开这个星球的努力,每走一步都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这种努力付出得越多,人类灭亡的时间就会来临得更快。这可能就是宇宙对物种进行约束的自然法则。离开这个星球的孤独也不可能让人类生存下去!
人类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叫情感,它对人类的生存起支配作用,这也是群居动物的联系纽带,它左右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所以,人类生存的幸福与否与物质生活富足程度并不是成正比的,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古代人的生活条件比现代人差得多,可他们一样拥有幸福!当然这也是人类生存适应能力很强的一种体现。适当的生存条件与情感上的平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基础。而过多的物质条件反过来会造成人类生存的矛盾与冲突。
所以,人类对自己的生存条件应适可而止!要有一定的约束!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培养出原始而高尚的情感,而纵欲的生活只会令人堕落,丧失人的良好本性,造成性格扭曲!对人类而言,社会的物质进步并非都是好事!目前欧美国家引导的人类文明来看,是一种纵欲的文明,从平衡的角度来看,这必然是一种人类的自***式进化行为,是一种自然的悲剧,人类的悲剧大幕正在徐徐展开!基于这一认识或结论,看着满地爬行的车辆,我们没有高兴与快乐的理由,这些消耗着地球血液的东西,也在消耗着子孙后代的未来,它们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能力与破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少部分人用来毫无意义的消耗与挥霍了,广泛地使用燃油汽车其实是一种罪恶!这对于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来说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为!
所以人类世界应该制定约束性规定来制约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与使用,防止过度无意义的消耗,减缓地球环境劣化过程。全世界都应该开发利用绿色与清洁能源,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与人类的远久生存发展。
让世界人民一起来阻止燃油造成的罪恶吧!
近些日子,无情无绪,屡次自我说服后,仍旧执拗地不愿回归现实,任由灰色的心绪攻城略地。
新电影,竟选取了据说集惊恐悬疑于一体的罪案片——《守望者:罪恶迷途》。看到海报上一脸沉郁的任达华,非但不怕,似乎还有点心有戚戚焉。简单的故事,倒叙的手法,却也节奏紧凑,情节流畅。感觉得到,编导不是要为“大片”而“大片”,委实想与观众分享些什么。不论票房如何,真诚的态度本身在浮躁充斥的演艺圈已属难得。
人生最重要的二十年,陈志辉竟在狱中度过。因爱生恨,因恨而要将所爱毁灭,这无疑是极端的个性。二十年,偏执或多或少被压抑,但任凭怎样的监狱都无法将人彻底改造。夹杂恨、愤怒与不甘的恶缺乏泄导的通畅渠道,负面能量持续累积着……
出狱后,他本想与亲人团聚,过平常人的生活。但不幸的是,每一选取的关口,与他萍水相逢的男女所展示的,都是这个世界无耻丑陋的一面,而不是隐匿在表象背后的善意真情。
最令他难于忍受的,恐怕是“途中”陌生女人对她们伴侣的轻视与背叛。二十年的肉体囚囿,二十年的内心绝望,不也是因为无法理解以前深爱的女人鄙夷的言语、冷漠的表情与善变的心么?这样,累积的怒与怨被唤起、被放大。最终,于善恶的交叉口,他纵容自己将余生驶向不归路。陪葬的人,有以前伤害过他的女人的至亲,亦有本与这遥远故事毫不相***年轻生命。
但,世界不仅仅有他所看到的浪荡、轻浮与背叛,更有他没有看到的庄严、深情和坚守。如果一切能够重来,彰显诠释真善美的细节、人性中那些明亮温暖的片断能早些进入他的视线,或许结局便是另外的样貌了。可惜,人生不能彩排。
报复还是宽恕,这是一个问题。报复了他人,无疑也毁灭了自己。宽恕了他人,又何尝不是在拯救自己?不幸的是,他选取了前者。双手沾满鲜血,内心充满复仇的“快感”,恨,真的会消失么?当然不会,它会像无底的黑洞般,将整个世界渲染得一团漆黑,并最终吞噬掉阳光下所有完美的部分。
善是什么,恶是什么,人性是什么,或许本没有答案,如果有,亦远非理性主义者以概念与逻辑架构的那般简单。迷途中,人将做出何种选取,其根据是什么,又怎能以三言两语一一作答,这就是“人”。试图用统一的言词形容独一无二的生命,非但不是对人所能具有的深刻“洞察力”的佐证,反而是对“人”之为“人”的丰富性与神秘感的轻浅解读。
人,就是他活着,世界,不外世界观。
回到电影,任达华是老戏骨,演技自不必说。陈思成日渐成熟,我看好他。虽不想但不得不承认:女演员,在这部戏中,真的只是配角。
有感于现实生活中因为一些小事儿产生的言语肢体冲突,其实大多数状况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造成的误会。言语的作用往往因为听者的性格境遇不同而与真实想法千差万别。而这其中很有可能导致与说话者本意南辕北辙的结果。显然光用这句俗语来形容本片显然太过单薄,但是却又是本片故事的核心。
影片的主人公陈志辉为何会走上复仇***戮之路,直接原因是路途上遭遇的两个陌生人的对其的言语激发了他的复仇***,激发了人性中的恶。在茶楼遭遇的中年人给陈志辉讲的那两个脑筋急转弯,以及最后留下的那句“没有酒何必长寿”在陈志辉看来都是直接了当的暗示愤怒不该因岁月淡忘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个性是在中年人与其妻子大吵大闹的情形,和二十年前自己被心上人抛弃的托辞何其相似。但是谁却明白这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的前场花絮而已,连中年人自己都没想过自己完全是出于演戏需要的台词却点燃了陈志辉的仇恨之火。而更可悲的是而后结识的青年男子周栋自作聪明的想透过自己的.妄加定论救赎陈志辉已经迷失的灵魂,没想到却适得其反,他只但是是继续火上浇油而已,让陈志辉的仇恨之火燃烧的更加猛烈。所以,本该看破红尘,一心向善的陈志辉,却因为这两个陌生人看似无心的言语,最终走上了复仇的不归路。
陈志辉是可悲的,却又是无奈的。他本就应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的,以前的恩怨早已在岁月的洗礼中慢慢淡去,而正所谓人言可畏”,看似热心的陌生人的无心之言让这个本来老实本分的木匠再次拿起来***戮的铁锤……信任是陈志辉做人的准则,而也正是这种单纯的信任让他太在意别人的言语。一向记得影片中的几个片段。一是陈志辉给周栋讲的那两个脑筋急转弯,这是以前陌生中年男子告诉他的,他照搬讲给了周栋听,在陈志辉看来,这已经是他能表达出来的最幽默的段子了。另一个片段是陈志辉拿寿宴吃剩的鱼回去喂那只黑猫,这无疑是陈志辉人性中善良可爱的一面,而这却并没有熄灭仇恨的火焰,陈志辉就是这样一个“古板”“单纯”的人,他单纯的性格让他遭受牢狱之灾,也是他单纯的性格让他笃信他人的话,而他的杯具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社会的杯具,但却又仿佛宿命一般,无法摆脱,让人唏嘘不已。
影片在叙事上完全摒弃了传统的顺时针轴,采用三段式倒叙的手法还原事件的起因经过。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而不是事件本身,这和非行导演第二部作品“全民目击”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比起后者更复杂的线索与人物,本片的线索和人物关系要简单的多。有观众评价本片“蛇头虎尾”的确不无道理,第一段故事中阴森诡异的配乐,人烟稀少的古宅,外加帅哥美女探奇般的旅行,还真有着老套廉价恐怖片的味道。这样的桥段很容易让观众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但是还好,后两段故事把影片拉回了水准之上,也让整个故事的主题得以升华。个性是作为全片核心的第二段叙事中,时而欢快,时而急促,时而悠扬,时而诡异的配乐让本是阴暗沉重的影片主题有了一种别样丰富的感觉,个性是张静初的表演,一改往日清纯玉女的形象,韵味十足风情万种的少妇形象被演绎的恰到好处。任达华的表演就更不用说,一个游走在善恶间的“老实人”,一个渴望随着岁月流逝淡忘过去的孤独人,一个被背叛被抛弃的悲哀人,陈志辉这样一个有着复杂内情绪感的主角被任达华诠释的淋漓尽致,很难想象如此“洋”的一个演员将如此“土”的一个主角表现的入木三分。
全片的情节设置可谓良苦用心,也体现了导演对叙事手法大胆的尝试,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是故事情节本身却并不值得推敲。比如为何陈志辉在***完人后并未选取离开而是一向住在那里,之前他并不明白一群年轻人会来借宿。而在他第一次***死黄家人后警察已经到过现场,而却没有封锁现场和锁定犯罪嫌疑人?这都有悖于常理,只能说,这是逻辑妥协于剧情需要。
作为非行导演第一部作品,本片无论情节设置,叙事手法以及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都可谓上乘之作,个性是在国产电影组团忽悠观众的年代,这样一部犯罪悬疑电影更具有现实好处,虽然很多不足,但是期望之光却熠熠生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