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里描写的`就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在岸堤上,放眼眺望远方,碧波万顷,一望无际。水面上作业的渔船在那飘着,偶尔飞鸟掠过水面,激起一片涟漪。阳关照在水面,不觉让人吟起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山水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
楼观岳阳尽,川退洞庭开。燕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站在楼上,不经感慨万千,这里有着太多的文人***客的身影啊!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还有清朝的“已极登邻国,真开浩荡胸”……你有着三层楼,红砖金瓦,造型独特、优美,使人叹为观止啊!
正因为杜诗有上述特点,所以,人们对其作品中个别语句的解释,会有失之偏颇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杜甫《登岳阳楼》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不管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唐诗鉴赏辞典》,乃至古今众多评论家的说法无一例外:吴楚两地以此划分疆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也有的人为了自圆其说,更有如下牵强的解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们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我觉得,这只是解释了诗句的表面含义,未能把握其深层意蕴。是不能让读者满意的。所以有人曾提出这两句诗是否有些夸张失实的质疑。而且,一贯刻意求工出语惊人的杜甫,决不会步前人后尘而将《观沧海》中的有关诗句化为“乾坤日夜浮”的。因而我们有理由重新探求更合适的解释。
我们知道,杜甫在长安展转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宦途的失意,生活的贫困,命运的坎坷,使他开始注目于现实,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之黑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他的视野由个人生活的小天地转向了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作为伟大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而且深为后代评论家所瞩目。
例如,黄庭坚: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杜韩自作此语耳。
朱熹:杜诗佳处,有在用字造意之外者,惟虚心讽咏,乃能见之。
元好问:前人论子美用故事,有著盐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亡之间,特色牝牡,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
这里,我们不妨再看一看,在杜甫的代表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是如何描绘黄河凌汛的(黄河上游的冰块顺流而下挤到“几”字弯处的冰冻线上形成的灾难性梗塞)。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崪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多么真切的叙述,多么惊心动魄的的景观!但这样去讲还只是表面上的理解,因为这几句话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此处化用了共工触山的神话,借对黄河凌汛的描述暗示唐王朝时局的严重,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这是何等雄浑的笔力!且此诗写在安史之乱以前,就我们今天看来,诗人的见解又是何等精辟!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提及的话题,那就是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一诗句,到底该做如何解释?
谁都知道,唐人诗作常常借古讽今,以汉喻唐。该手法可谓司空见惯,如杜甫在《兵车行》中用“武皇开边意未已”暗讽唐玄宗;再如高适在《燕歌行》中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开篇;还有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入题。这“汉皇”说的是谁?请读下文,“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自然知晓。
在《登岳阳楼》这首律诗中,杜老先生更是技高一筹,可谓独尽其妙了。但按上述众家的解释可就曲解了作者的本意!使原诗臻于化境的艺术魅力,在人们的感知上大大地打了折扣!
那么,对这一诗句到底怎样理解才符合作品的原意呢?
请先别急,听我再讲述一段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担心各诸侯王权势过重,胫大于股,尾大不掉。任用晁错削减诸侯封地,加强中央集权。
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首先发难,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汉。吴王传令所属百姓:“寡人今年62岁,小儿子14岁。境内男丁,上至62,下至14,尽数出征,诛灭奸人晁错。”由于景帝即位不久,政权不稳且迫于吴楚兵威,只好把晁错当做替罪羊而枭首示众。但吴楚联兵并未罢手,反而得寸进尺,直逼京城。幸好有名将周亚夫扼守要塞,与各诸侯援军同心协力败吴破楚。这段故事就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王之乱”。
据此史实,我们自然就可以用双关的.理论去解释上述诗句的内容。
“吴楚东南坼”句中的“坼”字乃是“裂开”之意,全句仍是以汉喻唐,其深层含义是说安禄山史思明同当年汉景帝时的吴楚一样祸起肘腋,给唐王朝造成了致命的创伤。
“乾坤日夜浮”意为唐王朝的政局已经危机四伏,处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中,三朝两夕,就可能有倾覆之患。
这样理解,前面的一切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这样分析,上述所有疑点都将悄然冰释。而且,这就不仅只是单纯地描绘洞庭湖上宏伟壮丽的美景了,而是直接担忧国家前途命运的神来之笔了。
于是,全诗文意如行云流水,一气贯通: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青年时就曾向往这洞庭美景,可惜未能来此一游;如今已是垂暮之年,在这战事频仍烽烟四起的环境中却奔波至此,我怎能不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近年来皇上政事不谨,佞臣专权,造成藩镇割据,致使安史二贼祸心顿萌,如同当年汉景帝时的吴楚之乱一样挑起祸端,致使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险象环生。这样继续下去,大唐江山可就岌岌可危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己半生以来,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和亲人失散多年,音信不通。离开夔州后,全家人就只能生活在船上,自身又是年迈多病,这样漂泊无依的生活实在难熬,不知何时才能有个安适的归宿?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今天登临这座名楼,远眺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气象,却又不禁忆及西北的吐蕃族接连犯边狼烟蔽地的状况,我禁不住涕泗横流,已是无法自抑了!
全诗抚今思昔,情景交融。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家国之痛。意境沉郁而且悲壮,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古今绝笔。
襄樊是一座文明古城,历史悠久,有许多古代建筑,也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在襄城区就有一个巨大的现代化广场—南湖广场,它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带来了欢乐。
南湖广场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地面铺着红白相间的大瓷砖,显得气派大方。在广场正前方有一个花坛,长满了紫罗兰、三叶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它们簇拥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在这里已经矗立了许多年,顶端有些风化,看上去就像一位老人在为迷路的人们指路呢!
广场中央有一个人工修建的湖,大理石做的围栏上雕刻着飞龙戏珠,凤凰展翅的精美图案,显出一副古朴典雅的气质。湖中央有一排喷泉,每当盛大节日,你就能看到喷泉那美妙的身影了。水柱被喷入空中,犹如一条条银链从空中落中下,真是壮观!这湖里的水与护城河相通,因为广场边就是美丽的护城河了。
河岸两边有一排垂柳,一阵风吹过,垂柳姑娘的长发随风摆动,飘飘扬扬,美丽极了。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美景,真是如临仙境一般。
广场的白天是寂寞的。一大早,雾还没有散去,广场上冷飕飕的,寒气逼人。这时,只有几个晨练的人们,广场显得很冷清。河里的水静静地流淌着,好像说:“如果有人来陪陪我,该多好啊!”这时,行人从广场走过,只能听到风吹落叶的声音。他们各自忙碌着……
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这里便是一个热闹的'世界。不论是年青的小伙、姑娘,还是年老的奶奶、爷爷,他们都伴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有的跳时髦的恰恰舞、拉丁舞,有的跳着动作舒缓的健身操、秧歌舞,音乐声时起彼伏。他们优美的舞姿吸引了很多观众,舞群当中也有不少小孩子,只见他们飞快地转动着,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我穿着滑冰鞋,在广场来回穿梭着。这时的河水流得十分欢畅,仿佛也在和人们一同享受着快乐的时光。
啊,美丽的南湖!是我们休闲的好去处。我爱你—南湖广场。
你这座有缘山,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大福地,5A旅游胜地,神秘而飘渺,远看知横黛,近看似青螺,那青螺就是你啊!香妃庙、斑竹林、龙涎井都在你那啊!你碧绿苍苍,多美啊!再上君山点将台
又见层云眼底开。君山岛,我们的洞庭山……
岳阳,你的美丽让我往返;你的好客,让我感激;你的物产,
让我惊叹……
南湖广场就在南湖的旁边,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不信,你就随我去看看吧!
一走进南湖广场,你就会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小草嫩嫩的,软绵绵的。要是你躺在上面的话,那娇嫩的草儿也好象在你耳边说:“快起来呀,我疼!”你就再也不会忍心去伤害它们了。那你就去欣赏花儿吧!草地上还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你看:虞美人穿着金黄的迷你裙,向人们展示她优美的舞姿;朱槿花张开鲜红的手掌,欢迎你的到来;牵牛花吹奏着动人的曲子。
南湖广场的晚上可热闹了!美妙的音乐喷泉吸引来四面八方的人们。人们一边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一边观看五彩缤纷的喷泉。随着音乐的响起,喷泉踏着不同的节奏展现它美妙的身姿:有时候象天边飘动的云彩,婀娜多姿;有时候象滚动的波浪,惊天动地;有时候象盛开的花儿,绚丽夺目,真是美极了。
南湖广场是我们这个城市的骄傲,它宽阔,美丽,碧绿。
我一走进大门,就看到了墙上的黑色木板上刻着许多字,那些就是著名的文学家范仲俺先生写的'“岳阳楼记”,其中最有名的那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又看到和一楼基本上一样的那篇文章,但我发现这二篇文章中的那个“居”字不一样,一楼“居”字那一撇短些,二楼的“居”字那一撇长些,导游告诉我们,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把真的字迹放在了二楼。
我们又来到了三楼,透过窗户,我们看到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铺满了金子似的波光粼粼,又好像一条条白纱巾,一只只鱼船穿梭在芦苇丛中,像小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远处的君山在洞庭湖里矗立着,真是“遥望洞庭山水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