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照亮了碧江,照着江上的一艘艘船。
碧江上的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的运沙土,有的运钢材,还有的是海警快艇。有的大到好像山丘那么高,有的小得看上去像一个玩具。在这繁忙的河道上,来来往往的船中,我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艘是大油轮,它的甲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道,还张贴着“严禁烟火”四个大字。它可真是个大家伙,大得好像都快霸占整个河道了。还有一个新朋友,它是一艘驳船,船身一周都是橡胶气囊,好像戴了一个大大的游泳圈。它有时来,有时去,每次都会顶着另外一艘甲板船快速前进,而甲板船上总是载着钢板或水管。
我还发现这两艘小船总是逗留在江面上。船上晾着衣服和许多渔网。在夜晚,船上总是点着灯。而白天,它们总是在这一小片水域不停地转来转去。难道它们是疍家人的船吗?
偶尔我在岸边和开来的船赛跑。有时我跑得过大船,但是只能追上它一小会儿,它就渐渐地离我而去。如果是快船,我用尽全力也追不上它。有一次,我站在碧桂园大桥上看到大船要穿过桥洞。我生怕大船把桥墩撞断了!后来才知道桥墩上有水位线和警示灯,用来提示过往船只。
碧江河道很繁忙,就算深夜都有船经过,而且很容易把人吵醒。因为有的船轰鸣声太大了,就算关上窗户也一样能听到那低沉的声音。
我喜欢碧江上来来往往的船,但是有些船竟然往碧江里倾倒垃圾!每次看到大片垃圾飘浮在碧江上,我都会很生气!难道他们不知道水资源有多么宝贵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吗?
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晚村采葡萄。
一到那儿,我们就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直接去葡萄和种植区。走一会儿,一大片塑料大棚就出现在眼前。那些拱圆型的大棚用乳白色塑料薄膜盖起来的,整整齐齐,一望无际。我问叔叔:“哪个大棚里的葡萄成熟?”叔叔指着中间一个大棚说:“那个!”我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从门口拿起篮子和剪刀,撩开门帘一头钻进去。哇!里面是一片绿色的世界。仔细一看,只看见葡萄藤缠绕在用铝合金搭的架子上面,望过去碧绿碧绿的,简直是一座一望无际的绿桥!每两排中间都有一条凹下去的小水沟,大约前几天刚下过雨或者是农民伯伯用水浇的,所以泥土上都是水,一踩啊!脚底全是泥,所以只能踩在两旁,吃力地走进去。这时,我觉得自己晚一只螃蟹,慢慢地爬进去。只看那葡萄树长满碧绿的叶子,就是不见葡萄。咦?葡萄在哪儿呢?我录机一动,葡萄会不会被绿叶挡住?嗯,试一试就知道。我用一只轻轻拨开绿叶,哇!一串串偈一个个绿气球似的葡萄跃入眼帘。绿葡萄上的葡萄不但挨挨挤挤抱成一个球,而且各个水灵灵的,漂亮极!我急忙拿起剪刀,正想剪,可谁知那绿叶又弹回去,又把葡萄盖起来,好像不舍得被我剪去似的,我放下篮子,又一次拨开绿叶,一只手托住葡萄,一只手用剪刀剪断连葡萄树的叶柄,把整串葡萄剪下来,把它放进篮子里。一串,两串……没放几串,篮子就满。我顺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嘴里立刻溢满青绿色的汁水,啊!酸酸甜甜的真爽口。我得多采几篮带回家去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分享。
我又叉开双腿,控出身子,继续吃力地剪着,不一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为能多吃一些葡萄,我又坚持采一篮。
当我把采好的葡萄让爸爸放进纸箱内搬到门口时,看见这里的主人——一位四五十岁的老爷爷一下采摘一百八十多斤,准备拿到市场去卖呢!我想这葡萄特好吃,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我们生活中,总少不了一种能告诉人时间、用铃声叫醒熟睡的人的东西。没错他就是,时钟。
时钟有三个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远远望去,当然是那又粗又黑的时针最莫过于明显。不过最懒的,也要非他莫属了。你知道为什么它胖么?是因为人家要么是一秒走一步,要么是一分钟走一步,而它呢?一小时才优哉游哉地走五步。它可能是手表中最最悠闲的一个了。但他表示的意义却是重大的,每走一大格,就表示时间过去了1个小时。而且人们通常只关注时针走过了几点。
说到分针,他的工作并不多也并不少。分针的姿态优美,瘦而高挺。每日都以每分钟一步的速度向前走着。它虽然比时针瘦,但是却比时针勤快多了。他的工作是最尽职尽责的,先不说他多工作了多少,但他每天应该完成的都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不偷工减料也不瞒天过海。并且,他也有受重用的时候,每当被人问起“离放学4:00还差几分钟?”时,看表的人都必须精准报出分钟。
秒针在时钟中可算是最忙碌的一个了,一生都以每秒钟一步的速度向前走进,从不间断,所以它细而窈窕。整个时钟里,最肯吃苦耐劳的莫过于他。时针1个小时,他就走了3600步。不知道比别人快多少倍,整天滴滴答答响个不停,不知疲倦。但再三针中,最不显眼的也是他。别人只关注时针、分针,基本上不会在意秒针的存在。
别看秒针的“奔跑”速度最快,在时钟家族中最忙碌的应该算是“背后”的零件:齿轮和螺丝。它们每时每刻每秒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它们虽然不如时针、分针、秒针光耀照人,但是不论缺少了它们任何一个零件,时钟都不能运作。
时钟是一个群体,团结合作。像我们人一样,我们也必须像时钟一样团结合作,那么每个人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个个有力量,再也没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在超市里,我被一种神秘的水果吸引住了。这种水果乍一看似乎是葡萄,可仔细一看葡萄的颗粒似乎比普通的葡萄颗粒小不少,色彩亮丽一些,看起来更像是蓝莓。
我禁不住走上前去。售货员阿姨告诉我,这是蓝莓葡萄。哦,难怪它看起来像蓝莓和葡萄的结合体呢!蓝莓葡萄的颗粒呈蓝莓般浓郁的紫色,像一个个小精灵,没有一点杂质,晶莹剔透,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水珠般的光泽,似乎在向我微笑。而碧绿的枝干,是整个蓝莓葡萄的主心骨,它承托着一粒粒葡萄,将它们攒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造型,看起来富有美感。远远望去,这真是一件将葡萄和蓝莓完美结合、浑然天成的艺术品。
我喜欢这蓝莓葡萄,迫不及待的把它带回家。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粒,剥了皮。刚进嘴时,蓝莓葡萄的味道似乎并不出众。但慢慢的,一种甜味涌入我的嘴中。这甜味有些像冰糖,还夹杂着淡淡的酸味。渐渐地,渐渐地,甜味完全释放出来。它并不像其他葡萄一样,水分充足,果肉却绵软。它的肉非常紧实,甜味很集中。当最后把蓝莓葡萄咽下去时,整个嘴巴里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甜而不腻的好味道。回味一段时间,我仍然沉浸在这种味道之中,真是一种享受!
我实在控制不住,一粒又一粒地吃着。古人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想,这就是我现在享受的感觉吧!
在绍兴游玩时,大家一定要坐一坐我们绍兴的“三乌”之一——乌篷船。
早期的乌篷船有三种:大的叫明瓦,小的叫脚划船,但最适用的是不大不小的“三道”,又叫三明瓦。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箬,上面涂着黑油,所以叫乌篷船。在前后两扇固定的蓬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头做得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直径约一尺,有点透明,所以叫明瓦。乌篷船的船尾有两支橹,船由竹篙来定船。三道蓬大约有一人高,舱内可以放下一张方桌,四个人坐在一起娱乐。
乌篷船的作用非常的丰富。以前的乌篷船是用来载人,装货用的,可谓是当时的交通工具了,我想:这应该就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吧!
现在的乌篷船只用来载人,已经成了来绍兴的旅游者不可不乘坐的旅游交通工具了。在东湖时,它是靠船夫用脚躅桨前进的,要调整航向则要划桨,或把桨夹在腋下当舵使用。船夫手脚并用,船就在湖面轻盈的游行。小船真是一叶扁舟,坐在船底,蓬顶离你的头只有二三寸,你的手可以放在外边玩水,仿佛坐在水面上,所谓“人在乌篷船中,乌蓬却在水中。”所以有些人说:“不坐乌篷船,等于没有来过绍兴。
坐在乌篷船中,你可不能太心急了。坐在船中,船夫慢慢的使船前进,大家应该看看四周的物色:随处可见的“绿”山,水中的小鱼和浮萍,各式各样的桥,疲倦时可睡在船舱里,十分的惬意。晚风轻拂着,乌篷船的船夫要回家了,寂静的湖面上静悄悄的,乌篷船沉沉的入睡了。
“吱嘎,吱嘎”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洋洋洒洒的雪花;像纷纷的柳絮,渐渐地,它变成了短短的一截,它不算大的身躯慢慢消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代替它的是黑板上的一行行的粉笔字,这一行行的文字把我们带到丰富的`知识海洋里去遨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笔,既像春蚕一样给人们以无私的奉献;又像蜡烛一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默默无闻,从来没有怨言。所以,与其说粉笔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物品,倒不如说粉笔更像那些平凡而高尚的人。
粉笔似老师,他们付出自己血汗,辛勤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呕心沥血,从春到秋,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从无半句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正像粉笔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吗?
粉笔似交警。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交警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们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不平凡,有粉笔精神的人更不平凡!——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得利,而为社会无私献出自己!
当你走在街上或者商店里,你会发现:风铃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颜色,令人目不暇接的式样,尤其是那阵阵悦耳的铃声,使你觉得:用风铃来表达美的意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家的这串风铃堪称“风铃之首”--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因为它不仅制作精细,音色优美,更在于它的'造型新颖、别致。说到这里,你一定想听一听我对它的介绍了吧。
它和普通风铃的大小差不多,约半米长,由一根很细的金属线悬挂着。主体大部分呈银灰色,看上去朴素、高雅。
它的顶端有一个银灰色的吊盘。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吊盘,整串风铃都由它悬吊着,没了它,风铃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它的上面还有-些簇拥着的向日葵花点缀着,为那单调的银灰色带来一份生机。
说过这些,你一定有呰不耐烦了,因为这些和其他风铃没有什么区别嘛,不过你先别急,听我接着介绍,下面就精彩多啦。
吊盘的下面悬挂着几根15?20厘米不等的银灰色铝管和一片正圆形的“西瓜”。千万别笑,的确是一片“西瓜”,大小和吊盘差不多,不过不能吃,因为它是铝制的,而且是风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悬吊在几根银管的中央,通过银管和它的撞击才能产生悦耳的铃声。看,那翠绿的“瓜皮”,那透红的“瓜瓤”,以及那历历可数的“西瓜籽”,一切都那么逼真。你是不是有些馋涎欲滴了?
不过,一片显得有些单调了,不是吗?--它自己也会感到寂寞的。于是,风铃的设计者,又在银管上增添了几角西瓜。它们大小不等,姿态各异地攀在银管上,显得活泼而调皮。每一片都是那么鲜嫩,吃到嘴里一定很甜很甜。
一阵风吹来,随着银管的晃动,那几角“西瓜”也顽皮地碰撞着,中央的大西瓜盘也有节奏地左右摇摆着。于是,它们的结晶串美丽的音符就诞生了
因为“西瓜”就是这串风铃的特色,所以,我为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西瓜风铃。现在,你明白它为什么堪称“风铃之首”了吧。
听,那铃声又飘起来了,那么和谐,那么完美,使人在那一瞬间真正地感受到了美的内涵与真谛……提起说明文,有些同学就皱起了眉头,认为它是枯燥无味的,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