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一: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二: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三: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四;对学生评价行为与师德修养;五: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课堂应是学生愉悦生长的地方,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应该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们应把社会责任、公民素质、教育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体、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世界充满了爱。爱是多种多样,无所不在的。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爱学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师德的核心所在。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很长时间对两种现象感到困惑:一是有一位教师碰到曾教过的学生,而这个牵生却视而不见,不予理踩。同是这个学生对别的教过他的老师却是很礼貌地打招呼。二是原来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学生,和教师保持的关系反而密切而长久,甚至毕业后还常回校看望老师。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现象呢?在《教师的修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此书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爱梅教师以火热的爱生之心挽救了一名别人认为不可救药的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的成功教宵,显然主要不是凭着技巧与方法,而是一颗赤诫的爱生之心。这颗心,本身就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教有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因素,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以上事实可以给我所困惑的两种现象一个满意的答案:毕业后的学生见到教师不愿打招呼,是因为他过去很少得到教师的爱;落后生长久怀念教师,正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要比一般学生多,和他们在长期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联系。象李老师那样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还会忘记她吗?
书中有这样一段:“有的教师表面看来对学生笑容可掬,但内心深处却缺少与学生的感情联系。”“这样的老师也许原则性很强,可人情味太少,内心冷冰冰的,使学生感到可敬而不可亲。”如果一名教师只是机械地教书,对于学生的喜怒哀乐很少共鸣,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不起来的,而且会很快忘记这样的老师。
我读《教师的修养》之后到:作为教师,你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吗?你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吗?你想为培养出中国的牛顿、爱迪生而作出自己的贡献吗?回答是,首先对学生产生爱。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很长时间对两种现象感到困惑:一是有一位教师碰到曾教过的学生,而这个牵生却视而不见,不予理踩。同是这个学生对别的教过他的老师却是很礼貌地打招呼。二是原来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学生,和教师保持的关系反而密切而长久,甚至毕业后还常回校看望老师。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现象呢?在《教师的修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此书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爱梅教师以火热的爱生之心挽救了一名别人认为不可救药的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的成功教宵,显然主要不是凭着技巧与方法,而是一颗赤诫的爱生之心。这颗心,本身就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教有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因素,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以上事实可以给我所困惑的两种现象一个满意的答案:毕业后的学生见到教师不愿打招呼,是因为他过去很少得到教师的爱;落后生长久怀念教师,正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要比一般学生多,和他们在长期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联系。象李老师那样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还会忘记她吗?
书中有这样一段:“有的教师表面看来对学生笑容可掬,但内心深处却缺少与学生的感情联系。”“这样的老师也许原则性很强,可人情味太少,内心冷冰冰的,使学生感到可敬而不可亲。”如果一名教师只是机械地教书,对于学生的喜怒哀乐很少共鸣,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不起来的,而且会很快忘记这样的老师。
我读《教师的修养》之后体会到:作为教师,你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吗?你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吗?你想为培养出中国的牛顿、爱迪生而作出自己的贡献吗?回答是,首先对学生产生爱。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读书,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是最长远的备课。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倾心交谈。读了名为《教师品质修养》的书之后,感触颇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教授,现任重庆文理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的裴跃进,主要阐述了作者认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修养。本书共分六个章节,在每个章节里,都分为十个小标题,作者分别论述了当下教师品质修养应在六个方面开展进行,分别是修养哲学品质、修养思想品质、修养智慧品质、修养读书品质、修养人格品质和修养专业品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章的内容。
翻开书的第一章“教师哲学品质修养”,我不禁愣住了:作为一名教师也需要有哲学修养吗?小学又不学哲学,我们也不是哲学家。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瞬间也就吸引我看了下去。作者从反思、整体、透彻、人道、自由、自觉、理性、批判、中庸、发展十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师在哲学品质修养上所要达到的标准。在谈到教师要具有哲学中整体的观念时,文中举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例子:一位小女孩在花房中摘了一朵花,很多师生都看见了,苏霍姆林斯基也看见了,但是他并没有责备或制止小女孩的行为,而是询问其摘花的原因。原来,小女孩的奶奶生病了,听说学校的花开得很好看,就想摘一朵给奶奶看,等奶奶看过了再把花还回来。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不禁想到了语文课本上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回想之前自己只是简单浅薄的分析了下文章的主旨,只注意到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却忽视了背后蕴藏这要从事情的整体、系统入手,而不是只从表面、局部着眼的哲学道理。不禁想到平常遇到有学生迟到或不交作业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的责备学生,不希望他们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却没有仔细地询问学生具体的原因,想当然地认为是他们懒。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不足,的确,如果有些事我们不用整体系统的哲学理念去探索、考查、发现,而是用片面的眼光与简单的行为去对待,那结局一定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所以说,“教师注重哲学品质修养,并不是要教师探究哲学奥秘,构建哲学体系,思索哲学创见,而是希望教师具备一种自我追问、自我反省、自我觉悟的意识与习惯,不断培养一种阳光快乐、博大悲悯、理性批判的.世界观,逐渐形成一种思考推理严谨,论证表述缜密、逻辑通达顺畅的思维素养,以便在纷扰浮华的尘世中安放好自己的灵魂。”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和完满。我们教师则需要从职业生活中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归宿与生命欢乐。在我们教师职业中,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而悟业是对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在不断地悟业中,教师能从教育影响中感受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生命价值,有次更加发自内心的投入从事的工作中去,实现职业生活与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合一,即达到了乐业的境界。
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乐业的教师,就是心中装着自我,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首先教师要学会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喜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让我们尽情享受学生的爱。课堂上,学生专心听讲,为了回报老师的期待,那是学生的爱。课后,学生围绕着你告诉你不知道的小事,那是学生的爱。学会享受学生特殊的爱,教师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学会享受“教学生活”。教学意味着生活,教师在努力开启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时,也是在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同时体味到教学本身的乐趣。
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我们的心不是机械地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而是与学生心心相印,自然的敞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感受课堂,就可能得到生命的快乐体验,甚至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我们和学生全然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职业幸福感,就是乐业的最高境界。
读了《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这本书后,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优良、适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