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洒满阳光的书桌上,翻开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纸页已泛黄,一看就是被读多许多遍了。一阵微风轻轻的拂过,纸张迅速翻过,封面上又一个大大的标题——《童年》。
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在痛恨外祖父和两个舅舅的同时,外祖母,小茨冈和好事儿等的形象顿时高大鲜明了起来。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外祖母当之无愧。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用善良博爱的心灵去对待每一个人,教导阿廖沙成为一个善良的、正直的人,就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阿廖沙幼小的心灵,带着他领略了世间万物的美丽。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高尔基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完《童年》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读这本书似乎就是因为它的名字,童年。童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还记得我的童年,似乎就是在与同伴吵吵闹闹,跟父母撒娇要糖果度过的。小溪一般叮咚作响的笑声,糖果那甜滋滋的美味,长辈对我们浓厚的爱与呵护,就是我的童年;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浸在糖罐里的日子,就是我的童年。可我还是不满足,知道我读了阿廖沙的童年。
不敢想象,假如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亲自品尝生活的乐趣的人,从小娇生惯养的人,活在那个时代,会是什么场景。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对阿廖沙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从那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还能成为一个善良正直、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我心里也产生了一丝小小的窃喜——幸亏我没有生到那个时代。
现在的我们个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从读完这本书开始,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天吧!
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二十七岁的青年,为了倾吐自己鲜明的爱和恨,宣泄自己积郁的悲愤,也为了探索青春的价值和意义,在距故乡成都千里之遥的上海,用整个身心,写出了一本近三十万字的小说。这个青年就是著名作家巴金。这本小说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
作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被公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下的典型形态,书中描写的高家,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旧式的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潜滋暗长,逐步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好的东西遭到无情地毁灭,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以及梅芬、瑞珏、鸣凤等青年女子的命运,最终都免不了悲剧的结局。
《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慧,他思想先进,充满活力,是高家的叛逆者,是美好与希望的象征。然而书中还有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觉新。如果说觉慧代表的是梦想,那么觉新代表的则是现实。他无疑是《家》中内心最复杂、最矛盾的人。大少爷觉新也曾受到过新潮思想的熏陶,也曾有过出国留学的机会,曾几何时,他是一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对人生充满着追求。然而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他放弃了理想、爱情,顺从了家族的安排。这份包办的婚姻,成为了一切悲剧的开始,在这以后,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他隐忍退让,独自承受着痛苦,希望以此来换取些许的宁静。只可惜他的委曲求全不但没有为他带来安宁平静的生活,反而间接导致了他爱的人相继离他而去。失去了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同时也失去了幸福的资格,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只剩下他独自痛苦地面对一切。
究竟是懦弱的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还是命运给了他懦弱的性格?他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新的思想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定的烙印,但是他同时又受到封建孝道的束缚,骨子里依然有着守旧的血液,这也许成了他悲剧命运的根源,成了他一生悲剧的缘由。一段婚姻,两份深情,在本应该幸福的岁月里,一次又一次经历了生离死别。也许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但不能否认他的一颗真心,满腔赤诚;他是一个称职的兄长,为弟弟们构建起一片碧海蓝天,将悲伤尽收己身。对于他,再无情的人也不忍苛责……
在《家》中,爱情是不圆满的,带着宿命的伤,在《家》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抹深入骨髓的遗憾,回荡着一缕沉重寂寥的叹息……《家》如同一支悲伤的抒情曲,伤感开场,心痛收尾,《家》恰似一首情思凄婉、深沉美丽的抒情诗,缠绵悱恻之余又潜动着一脉春温。在这个虚构的空间里,作者所欲展示给我们的,是描写过去十多年见的一幅画卷。虽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苦难所组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在人们心中动荡。青春毕竟是一种美丽的东西,无论期间是否经历过痛苦与磨难,当多年后再次回首,我们所能铭记的,依然是它的美丽……
《简爱》是一部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的伟大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坚持维护独立人格,最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女性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被抛弃送进环境恶劣的劳渥德学校。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不但当着全体师生的面诋毁她,还让她在众人面前示众。然而,在这些不幸和苦难面前,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顽强地面对,学习飞速进步,也取得了全校师生的理解。
同样,在那些贵族小姐和绅士面前,她也始终保持着高贵的尊严。也正是因为她的正直、高尚和纯洁,深深打动了罗切斯特先生,使他感到自惭形秽,对简爱肃然起敬。最后,简爱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正是这种敢于向恶俗实力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让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形象获得了永生。
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讲的是一个在封建制度下的一段家族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人因有着对社会不同的认识和反抗而带来的不同的命运。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觉悟的人是少数的,大部分人是不幸的。有觉悟的人勇敢的热情的反抗制度反抗命运积极热情的存活着,就像是觉慧一样的存在;而不幸的人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妥协、屈服,丧失了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了,就像是觉新一样的存在。曾经有无数的争议,读者都在猜测说这本书是巴金自己的家族史,是自传,人物也带有一定的现实对照性。可现在看来,无论是与否,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成功了,它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个读者,为这过去的可爱的生动的做了不必要牺牲的人们而悲哀而痛哭,为这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的软弱人们的愤恨,为这睁眼看社会的人道主义者的觉醒而激动。
这个家族里所发生的事情正是整个社会的人们所经历着的事情,他们具有着相同的普遍性。在书中,明显的存在着两代人的生活轨迹。一代是以太祖爷为头的老一辈;一代是以觉慧为头的年轻一辈。他们中的人有着相似性却又有着各自的不同。在过去,太祖爷是一家之主,他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不可抗拒的,它代表着封建制度的专制性。而后来呢,它遭受到挑战了,新一代的子孙勇敢的打破了被束缚的枷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种社会的前进性,可谁又能看见,在这艰难的前进中是脚踩在无数冤屈灵魂的尸体之上行进的呢。每一条新的道路和探索总是艰辛的,每一个在时代思想交替的时期中的人们总是处境艰难的思想挣扎的。在书中体现最明显的是长子觉新,理应说他应该有着一个明媚的未来,尖子生、出国深造、找一个相爱的姑娘结婚生子。然而命运却带他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人、一个没有欢喜也没有悲哀的情绪。他没有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不用反抗的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对环境的逆来顺受与软弱感让他得过且过,尤其是在服从的基础上得来的也东西也还算安稳和平。就算曾经在思想上他是痛苦的愤恨的,他也曾奋斗过,可行动上他终究是妥协了,放弃了曾经的关乎青春的热情和幻想。与他处境相类似的还有三老爷克明,虽然出国留过洋,后来是省城的著名大夫,但在封建制度面前依旧保持沉默,无所反抗。他怕争吵怕斗争所以妥协求那一点点的安稳。他们是矛盾的,在做着自己内心不认同也不愿意做的事情,成了这个社会的傀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觉慧,他从来都热血沸腾的,上学堂,支持对禁足的解除、支持剪短发,支持新思想,办报刊,与外省同样热血青年取得联系等等。他清楚的看到家道的衰败和可爱的人们不可阻挡的走向灭亡的道路,但他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坠入生命的谷底,再没有生的痕迹。 他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清晰的并且一寸一寸的在他体内生长的。在失去自己最爱的女人——鸣凤的时候,在看着梅姐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凋谢的时候,还有大嫂因为可笑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断送生命的时候,他是愤恨的甚至是处在情绪爆炸边缘的,不能容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发生,刺激着他的神经迁怒着他的灵魂,更加坚定了他要从这个家逃离的想法。只有逃离了这个家,他才能得到身体上灵魂上的解脱,最终,他也做到了,在船上回首时,对这个家道了声再见,对这个旧社会道了声再见,就向着那广阔的前方光明的前行了。作为一名女性,在看到文中女性的遭遇的时候,真的会思考一下作者借助琴的口所问出的那两句:“难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吗?”“牺牲,这样的牺牲究竟给谁带来了幸福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她们不公平的命运在被反复的遭到质问,新一代女性的呼声正在被同代无数姐妹们呼应着。这是希望的火花,是不灭的精神,是女性青春为自己绽放美丽的象征。
正如巴金先生自己在书中写的那样,他们其实不仅是他们个人了,更是中国社会中一群人的代表。这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是代表着无数个同样家庭的遭遇的。看的让人心痛且有着一种无力感, 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人们正走在一条道路上——冲破这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建立新思想。虽然路途艰难却不断前行着,并坚定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家”是酷似沙漠般寒冷的孤独的家,是旧的封建制度下的家,不要也罢,总会有新的社会风气注入,更换着世人的血液建立着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的。
花了我近一个寒假的时间才看完一本薄薄的《谈美》,不容易啊,先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毕竟这并非是本人所喜好的文学,更何况本书的内容结构如此严谨,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自觉力不从心,但时间并非是虚耗的,收获暂且不谈质量,就数量而言还是有个数字的。
《谈美》主要是以回答读者的来信为方式,虽不是系统的美学研究著作,不能从中见识到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朱光潜先生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成功地引领我们步入美学的殿堂,并从一些关键的角度为美学的入门者进行了解说,极富启发性。
例如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但时代的变迁,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朱光潜先生即使功绩硕大,但也早在1988年与世长辞了。当然,我在此并非是想否认他老人家的什么,仅想说:”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才能成就更大的成功,否则辉煌也将只能是曾经的。“
即在尊重学习者的观念的特性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使学习者投入学习并产生精彩观念 。
《母爱如佛》这篇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反复读了许多遍,我可以说是对这篇文章了如指掌了。当我读完每一遍,我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
全文讲述的是:有一个年轻人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年轻人因为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整天念念叨叨的,母亲苦劝了他好几次,但是,年轻人把母亲的话当作耳边风,甚至把母亲当作他成仙的障碍物。
有一天,年轻人知道远方有一位高僧,就去拜访他。高僧告诉他:“只要在回家的路上或到家门口,有人赤着脚为你开门,那个人就是你的佛。你要拜他为师,成佛又有何难?”年轻人听了,马上跑回家。
第一天,他住在宿舍里,男主人没有赤着脚为年轻人开门。第二天,年轻人投靠了一家富有的人,可是,还是没有人赤着脚为他开门。一天一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赤着脚开门,年轻人失望极了,就回家了。到家门口,母亲赤着脚为他开门,刹时,他明白了高僧说的话。从此以后,他就不断地为母亲干活。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母亲是最伟大的人,在你绝望和忧伤时,母亲就像佛一样微笑一下,在你耳边说声悄悄话,你就会有勇气重新站起来,重新战斗人生的路。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的每一位母亲都像佛一样保护着我们,关爱着我们……
达克沃思对她的学生(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每周大家要做的工作有四项:
第一,观察月亮的运动,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在笔记本上,别忘了每周上课时把笔记本带到课堂上来,因为我们要分享你的观念;
第二、阅读指定的\'文献,这些文献将会在课堂上讨论,尽管并非每次课都讨论它们;
第三,具体研究某人的学习,并写成研究报告;第四,写日记,记下你关于这门课的感觉和想法。”她的这种观察月亮的课程成为她教学的一大特色:从中,她的学生们不仅理解自己如何学习,而且理解小组中同伴如何学习。因此,她所教授的“教与学”课程又被称为“月亮课”。
与我们倡导的新课程对照,我认为这本书中关于智力本质和教学本质的描述是非常合适的。特别是作为教师,我们往往比较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常常忽视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其实,我们自己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最好的样板,我们也常常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婴儿的学习过程,其实,在婴儿的学习过程中,蕴涵了人类学习过程的共同特点。达克沃思从教师自身学习过程和婴儿学习过程出发,对于学习过程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我想这样的探索是很值得教师来学习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