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着繁华的街头,极力寻找着一个远去的背影和那一个迷人的微笑,似乎只在我的心中,从未因时间的冲刷而停止过。
那夜平静如斯,你的身影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倍感幸福……
(1)
静静的夜不明暗下来,只有几盏微弱的灯光无力地照着走廊,一切都是那么冷清。但是我因你的存在而为曾感到孤独。
我在教室中以蜗牛般的'速度前行地出板报着,而你却还呆呆的望着我、等着我。当我猛然之间转过头时,你用那纯真的眼神盯着我,用着一种坚定、义不容辞的信念“你怎么还在呢,你不打算回家了。”“我等你。”我愣了一下,那一抹丝甜的笑从我的心田拂过。“笨蛋。”我自言自语,心中却别幸福填的满满的。
(2)
我们一同行走在那小径上,阳光顺着树叶间的缝隙在炽热地面投下斑斑隐隐。那欢笑洒遍了整个小径,对哦,只有你才能懂我的,一起承受雨淋心头的那份伤痛。
望见在那转角处的包子店,我们的神经不明的缠到了一起。当我兴致勃勃要掏出钱来,去买那充饥肚子的食物时。天不助我也,竟然将钱落在了家中,我只好无奈地垂下了那仰起的头。你似乎看出来我的不安。“没事,我请你。”“好。”我傻傻地笑了。
在那石墩旁,吃着那一个包子。哪管那夜有多暗,哪管那回家之后父母喋喋地斥责,哪还管包子上沾了多少口水,回味在舌尖的竟都是甜甜的味道。
那时的我们曾经共同从学校回家,那段不长的路途,那些纯真的话语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美丽,难忘那包含友情的美丽故事。我多么想把它留住那个在阴霾之中若隐若现的身影,在那石墩旁静静地等着,等着……
从我买到这本书到看完,前后差不多是两个月的时间(这学期看书的速度真的慢了很多,还有上次那本《洛丽塔》,唉),至今我还记得去买书时的一段对话:
同学,请关注我们《把梦留住》的义卖活动。我拿了其中一本翻了两页,然后说:好,我要一本吧。接着那自愿者模样的女生愣了一下,仿佛像劫后余生的说:啊?什么都不用问就买了?好,请等一下。
于是我就这样拿到了这本书。义卖这个词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跟Tony搞的一次类似活动,拿着几张废纸,整着两张丑脸和两张臭嘴就去了义卖,后来还真的给我们弄到了几个钱去换了体育用品送给聋哑学校,而且上了报纸的某版一个角落里,当然那张剪报到后来是遗失了。
《把梦留住》,叶楠西部支教纪实,读完后有点类似报告文学的感觉却少了一份严肃而多了一份真情。全书296页下来西部环境的恶劣已经深深的进驻了读者的脑袋,但作者并没有在书里做太多的社会批判,怨天尤人或者唉声叹气。一次次的风趣幽默,一次次彷徨和无助后的乐观与鼓励,可以说《把梦留住》更多的是在留住每位读者的信心。但即便书里是有了洒脱的文字与激情的演讲,西部孩子的现实依然是让作者的心痛和无奈流露于字里行间。作为一个个人,怀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人生的憧憬选择了放弃城市的繁荣,身体力行的投入到西部建设的行列中,这本身就已经是值得敬佩了,所以当叶楠来到漳州校区开专题讲座的时候全场基本泪流满面。对于这样一些我们无力改变的残酷现实,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志愿者和所有关注贫困儿童教育的人都像Mother Teresa那样苦行僧的行动,我们应该感谢的是他们把这些信息带到了我们眼前,带到了我们身边,用他们的行动,文字和图片开始深刻的规划着我们应该为那些孩子们创造的将来。
唯一感到可笑的是,那个曾经也有过梦想和激情的小孩如今却装作理想与冷静写下他看完这本书后的感想。现实可以锻炼人,也可以消磨人,即便是雄心壮志的这个星期我要XXX也可以在一场大雨或者一场大战以后灰飞烟灭。产生激情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保持这份火种,所以在许多人看来不屑一顾的李敖却是让我如此入迷,即便我并不了解他的著作也可以感受到他的胆,其实我们只是一块豆腐。看完《把梦留住》我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有时候所谓的成长只不过是井口变大了而已,你还是井下面的那只青蛙。
叶楠在书的最后说了一句很有感觉的话痛苦和幸福原来是一张白纸的两面,就看你选择哪一边怎么书写了。很多时候,一切关于煎熬和悲伤的故事到后来都会成为甘甜的回忆。
但是,西部的孩子有机会去品味这份甜美吗?
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探亲。我很喜欢去外公家,因为外公的家很大,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爱的三个表姐和我们班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只可爱的猫。
到了外公家,大人们都忙着做菜,我和三个表姐闲得无聊。大胆的三表姐便提议说:“我们去买些甩炮和炸炮来玩吧!胆大的呢就玩甩炮,胆小的呢就玩炸炮。”大家都拍手表示赞成。
甩炮和炸炮买回来了,三表姐就试玩给我们看。她先用打火机点燃甩炮的头,让甩炮在手中燃烧一会儿,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只听“轰”的一声闷响,
水花便被甩炮溅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炸炮“啪”的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胆小的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根甩炮。没想到她的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三表姐玩炮的胆子。她把甩炮放进烟盒里,结
果把烟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里,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个坏了的桔子上,结果把桔子炸得开了花……
看到这里,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这场游戏。大家一会儿上树,一会儿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这些甩炮和炸炮虽然是为小孩子们设计的,不过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同学们玩的时候得注意安全哟!
这个充满年味的游戏,让我回味无穷。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快要过年了,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了。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小镇上的集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了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了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许多。尤其是与近几年相比,人们更加怀念过去的春节。虽然过去的物质生活比不上现在,但是“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只是物质匮乏年代给人们留过的心理暗示,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春联由原先的家人手写变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们已不能到裁红纸、写毛笔字、读春联的快乐了。人们过去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变为了呆在家中看电视或上网……于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多了层隔阂。
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了生育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了吗?
小的时候,我很想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以后就可以自由自在,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那种盼星星、盼月亮的感觉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可是当我真的渐渐长大后,才真切地到,做一个小孩子是那么幸福的事情。
小孩子可以作出任何常人看来不着边际的幻想,可以成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却不受到任何人的训斥或阻止。可等我们长大后这一切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仿佛只有一本正经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模样。所以,我不想长大,不想这么快就摆脱儿童时代的'美丽童话。
就在几年前,我还是一个天天回家一定要看奥特曼、铁胆火车侠才能吃下饭的小男孩,每天在学校下课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学说数码宝贝的剧情然后扮演不同的数码宝贝打得不可开交,然而现在我已俨然成为了一个较深邃的男生。可再仔细想想,尽管外貌和身高变了这么多,内心呢?似乎心智的成长速度跟身高的成长速度不成比例啊。我依然爱看奥特曼,只是时常看到奥特曼背后和鞋子上的拉链、希望是怪兽打败奥特曼而不是奥特曼打败怪兽。
其实与其说我喜欢看动画倒不如说他们是我成长的一部分,他们伴随着我的记忆,成为我成长历程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哪能这么轻易就忘记了呢?记得近几天整理东西时,在几打试卷里翻出了小时候写的文章,我似乎是醍醐灌顶,多年尘封的童心突然得到了养分和阳光,迅速地生根发芽……
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哈,原来我小的时候还是这么个想象力超级丰富的家伙。”我看着稚嫩的、歪歪扭扭的字和生疏的文轻轻地喃喃道,“没想到啊。”可是一瞬间,我愣住了:儿时的我虽然幼小,但是我的理想是那么的远大——登上太阳,而现在呢?人是长大了,变成熟了,可是我似乎失去了我努力的方向,天天沉浸在试卷堆与教科书中,我的想象力早已被牢牢禁锢在课本的枷锁里,不得脱身。那份伟大的、坚定的理想怎么能因为我的成长而消逝呢?!
是的,我要留住的是童年对未来的那份渴望和期盼,而不是童年的记忆和过往的琐事。
留住最真的,童年的理想。
——后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