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胜彬上去了,他一上去,就像一个***的样子,一边鼓掌,一边在说着什么人民币什么的,看样子,讲得并不好,一下子就下来。
接着艳红上去了,她仰着脸,一会儿看着门外,一会儿脸向天花板望去,似乎在天花板或者在门外寻找着什么什么东西,也许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嘴里在说着什么,样子却跟不上。最后在同学们零落的掌声中下台了。
轮到罗丽沙了,她根本不顾人家的感受,什么叫做勇敢,看看她就可以了:拿着书本,一味地读啊读,似乎把下面的同学给忘记了,下面一片的'吵杂声,她居然可以做到置之不理,完全地沉浸在书的情节之中。同学们满以为她会很快下来的,可是她还在继续,看样子,她已经被里面的情节完全陶醉了,不过这只是她一个人在陶醉,我可以肯定,班里没有一个人知道里面的情节的,因为同学们已经显得很不耐烦了,要不是她的成绩好,可能早已经被罗卓赶下来了。
她继续读下去,我很为她的安全着想,课室里居然有人在吹起了口哨!而勇敢的丽沙却完全不知。终于,她把她认为很好的文章给读完了,很不情愿地走了下来,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很是留恋着刚才在讲台上的样子,似乎还以为刚才热烈的掌声是专门给她鼓励的。
叶晴上了,她的声音很是高调,先提了一个问题:“比如说”,下面就有人接话了,叶晴猪。随即班中就爆发出狂杂的笑声,后来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因为我坐在后面,没有听到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刘雨家了,她为了挣抢镜头,故弄玄虚地说:“有一天”,后就下来了,在博取了同学们的掌声后,她又上去了,似乎想:“看看,我不上去就会缺少一种什么叫做乐趣吧?”后来就说了一句什么大蟒蛇什么的,就下去了,通俗的表演赢得了那些只会品味低级趣味的人们发出了吃吃的笑声,我不由得想去鲁迅,那些人不就像当时的中国人吗?突然地,我感到了鲁迅的伟大。
红铃上去了,她是在讲中文的,同时在里面夹杂着英语,在讲的过程中又说又笑,样子比丽沙还陶醉,听得懂的就说:“好,好”,听不懂得就在那里傻笑,我想起了什么就做“矮子看戏何曾见,都道他人是说短长”这句俗语,应该在这时候显得比较突出。那些听不懂的人看着别人鼓掌,也在起哄。红铃为什么要用英语和中文说呢?这大概是因为这次阶段中,她的英语得了100分。难怪啊。这不是她的强项吗?“气死你们,这次阶段考试并不难,你们就考了那么一点分数。我不说说点英语,你还不知道我们的距离呢!”她可能在想。最后,那些听不懂的同学不得不也举起了那双沉重的手,违心地鼓起了掌,样子显得很是痛苦。
最后,娘兵上去了,他扭动着屁股,像个女人的样子,好不容易才到达讲台,他上到讲台站定后,就讲了一些话,又在比划着什么,他的样子似乎想让人迅速想起,今天早上,是他代表了七6班去领三人制篮球比赛二等奖的,他是队长啊,也许他现在还沉浸在今天早上的风光吧,想讨多一点掌声,同学们可不是傻瓜,都在想:娘兵啊你娘宾,你可不能老是在自我陶醉啊,你那个样子,已经叫人恶心了,你要是不早点下来,要不是有老师在,我就叫你尝尝什么叫做鞋子的滋味,让你明白现实与想象的残酷,把你砸醒。我清楚地看见有好几个同学在作蠢蠢欲动抚摸在鞋子状。
好在娘兵似乎也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很不情愿地下来了,掌声绝对没有今天早上的那么多。看得出,他很伤感。
无情的铃声终于敲响了,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那回忆,永远地铭刻在我们初一的时候。
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卡耐基以他自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种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说到底就是与人合作的意识与技巧。我国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式家庭比比皆是,独生子女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这样的人怎能在既要能竞争又要会合作的21世纪立足呢?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抑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人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准确的信息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确定自己新的工作目标。而以往的学科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采用的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无需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从而导致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意识淡漠、能力薄弱。而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并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这种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直至成为循规蹈矩的、毫无问题可言、毫无创造意识的人。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这一课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见这一课型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问题上,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这本还带着油墨清香的专业书籍顿时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眼球,特别是我们连云港的参会教师。因为我们大多数都是一路追随周老师的步伐艰难走过这十年课改历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亲历者,对于它的面世,我们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和喜悦。
仅仅用三天时间就读完了这部洋洋洒洒,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著作,心一次又一次被其中鲜活的实践案例和高深的理论素养所折服。没有周老师的对课程发展的高瞻远瞩,精耕细作;没有周老师对课程实施的区域推进,统筹兼顾;没有周老师对课型的开发、打磨;对课程序列化的长远规划和研究,综合实践活活动的胜利之花不会在连云港各个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读到“课改十年探索路”这一章节时,我深深的被吸引和震撼了。回首这十年课改,感悟综合实践活动从开始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实践的丰满和理论的成熟,感慨太多、太多了。想想2007年,周老师在全市掀起的优质课评比的浪潮几乎波及了全市的各个小学,最简单的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三个课型的优质课评比整整搞了一学年,那时课的模式和课型都处于空白、探索阶段,但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来了,到目前为止我们不仅熟悉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模式,而且开发了近二十个课型,这是怎样的一个变化和收获啊。
成功与失败同在,机遇与发展并存,通过这部著作,我知道了省教研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于2011年立项之后,周老师紧跟其步伐,带领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加入了研究的行列,首先明确了从网络研讨、公开课、课题论坛等研究途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每周二的网络在线研讨我总是默默的关注着,用心学习着,课题组的公开课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参与听课、研讨,原来课题研究是这样做的,收获真是不小。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后,周老师带领课题组对序列化化构建的目标、内容、评价与培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践行,看着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的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心里是既羡慕又敬佩。是啊,任何成功都不会轻而易举,想不劳而获,坐收其成的理想终究是泡影,总有幻灭的一天。事实告诉我们,要想收获,必须用汗水浇灌辛勤播放的种子。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见课型的探究,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在我们连云港推行时周老师带领我们一直在做的,其中艰辛和付出,常人是难以理解的。而在这本书里,周老师又从课程序列化角度赋予了这些课型新的生命力和新的视角,可谓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往情深,呕心沥血。
“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跟着勇者前行,你终究会成为一个勇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上,这本著作将成为一个标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