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地方设置“十一五”课题专栏,展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计划,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发放给每位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商场采购节货,与孩子一起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用彩灯装饰柑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在元宵节,家长可在家中悬挂自制的彩灯与孩子一起猜灯谜……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添置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书等,开阔幼儿眼界,鼓励孩子多接触传统文化。再次,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如:在“赏月品茶过中秋”节庆中,晚上我们安排了赏月活动,并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许多家庭爷爷、奶奶也来了。孩子们在与家人过节中形成重视与家人团聚,合家团圆和和美美度佳节的和谐节日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迅速发展。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性。
1、坚持教育原则
以前在做家长工作时,觉得只要让家长满意怎么样都可以,自己做出点牺牲没什么,可是结果却并不如意,我们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家长,只能迎合接受你原则的家长,只要我们把教育理念慢慢渗透给家长,讲清楚,做明白,原则性要强。坚持就是坚持,不允许就是不允许,不要有顾虑。态度一定要温和,态度体现个人素质,也更容易被家长接受。说话要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清楚地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能接受什么和不能接受什么,不要说空话。
2、有效地运用间接指导策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常会为家长不配合而头疼,比如进行环境布置,需要家长带些废旧纸筒之类的,有些家长会很积极的配合,总有部分家长不但不配合,甚至说些刻薄的话。家长是形形色色的,存在文化背景不同,职业不同等差异,若是直白的要求他们该这样不该那样,那么接受起来肯定是有困难的,但如果让家长影响家长,孩子教育家长,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让家长亲眼看到别的家长这样做的效果更好,让孩子回家以后告诉家长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潜移默化,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老师必须多与家长沟通,不要有问题时才沟通,平时应多交流。讲话要有技巧,先表扬后批评,先做人后做事。要想和家长进行良好的互动,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能够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了解家长的困惑,关注家长的兴趣点,接纳家长的观点与建议,及时反馈。特别是在对应突发家园冲突的时候,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事件顺利解决。
4、利用家长会或园网站,教给家长一些育儿知识
教育家长了解一些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和孩子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孩子做对了怎样表扬;了解孩子心里的真正情感需要,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长要态度一致,先定规则后批评。
以上就是读此书的几点体会,还有更多的精髓需要细细琢磨体会,现在最需改变的是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少喊口号,多做实事。在实践中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努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提升自我。
《幼儿教育》这一杂志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从“研究与探索”中学习到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从“经验荟萃”中吸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从“保育与健康”中体会如何使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更是一种提高自我的途径,也许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书中蕴涵着多么强大丰富的营养,滋补着你的精神世界,让你的知识层次渐渐增高,总之,我会诊视我读的每一本书。
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孩子,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力、价值观,这些事没办法通过上课完成的,只能通过“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来培养。所以幼儿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调整课程的方向,在科学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建立有价值的“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这样一种能够有效体现幼儿教育核心价值的手段。让孩子成功地被塑造,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然后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来设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其策略是:
1、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
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妨让孩子影响孩子,因为是同样的辈分,互相能够争论,也容易内化,如果是我们强加于孩子,孩子表面是可能会依照我们的意思办,可心里也许是极不情愿的,不同角色对受教人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影响孩子。
2、建立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本身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我们把活动中要积累或延伸的经验有计划的传达给家长,让父母带孩子到生活中实践积累,孩子们不但有兴趣,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开展活动也会轻松很多。掌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尤其重要。
3、让环境布置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隐性课程”,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儿园环境创设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是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向。但是对我们来说环境创设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非常纠结的问题,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环境创设上,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多是仅仅为了“美化”,而且多是已成人的标准来做的,大多是一个学期不变的,甚至是一年不变的,孩子们的注视率几乎为零,更不用说与孩子间的互动了,蔡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从而提高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们在环境布置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1)高度原则,要考虑孩子视线的高度,因为这个高度的东西能让孩子“立即看到并产生联想”,要考虑以儿童的视角去设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2)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原则,应该把布置环境的过程作为教育的过程,尽量让孩子参与,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3)先功能后美观的原则。环境布置的最高境界:在主题课程实践中运用环境布置,把主题活动过程、成果展示和环境布置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思考环境布置的调整过程,如何与主题课程结合。“主题动态环境布置”的操作中,孩子在主题活动的任务是随着主题的生成、变化,不断调整,通过孩子和环境发生互动,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促进孩子经验和知识的建构,也提升了老师工作的价值。所以,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刚拿到这本书时便随手翻了翻,觉得这是一本纯理论书。可是,当我认真翻阅时,却发现这本书所讲述的每一个理念都会有一个个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进行反思,能使我在看的时候联系到平时的工作情况。
翻开这本书的的第一页是导言,它一开始便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家庭、儿童与幼儿园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而这也是我步入幼师这个行业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对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洗,结合当今社会与家庭的发展状况思考,发掘自身的理论发展能力,构建理论与实践对话、理论实践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教师与具体幼儿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对话的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通俗化、故事化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丰富的教育活动案例剖析说明一些原理或新的理念。让我了解到其实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处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一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一定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后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教学方式要随着理念更新,对待幼儿我们要进行一次重新的定位,多关注教学实践操作层面,教学细节与实效,多关注幼儿的认知程度和今后的发展,并将其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之兴盛,这对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挑战。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只是比我们多了一下好奇与期待,多了些童真与可爱,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份爱,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庸,不是承认的预备,他们都是有独立的生命试题,有着独特的身心结构,我们应该尊重了解儿童自己的心灵世界、兴趣、需要、独特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是幼儿成长的内在需要,就如著名的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要从尊重开始”。作为一位幼师,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孩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