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02-25 08:41:55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一】

童年,那是人生中最天真,最烂漫,最纯洁,最美好的岁月!

泥巴是乡村孩子,生长在六七十时年代的玉溪乡村。他童贞的幻想,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他童心的美梦,呈现在碧绿的田野,他童思的遐想,在幽深的丛林,他甜蜜的感怀,在母亲的怀抱,在外婆的家园。也许你不相信,乡村泥巴的童年,既快乐,又美好!

最烂漫是去外婆家的乡间小路上。从常里村到冯井村,一走六里七里。片片田野,星落村庄,更有小溪流水。

一出村门,泥巴跟在年青美丽的妈妈后面,欢跃在田间弯曲的田野小路。靠近赵桅村旁,一棵不知名的高大树木,总挂满大朵大朵的洁白花朵,在蓝天下,显得美丽迷人。又走一里多,进入桅干营村。村庄很大,一棵棵,一排排雄伟的古树,使你不由地神想,这里是不是神仙的地方!成群的鸟儿在枝梢欢唱,枝叶在风中舞蹈。 马跃黑一到,便是大遍田野。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枝枝花儿在春风里摇摆,朵朵花儿在阳光下灿笑。蜜蜂忙个不停,滋滋欢笑,飞到这朵花上吻吻,又奔拥另一朵娇花。蝴蝶也不示弱,展开美丽的翅膀,欲与菜子花比美。成群的蜻蜒,在天空中飞舞。青的,紫的,黄的,红的,都想在这美丽的地方争艳。不时还有艳丽的鸟儿,在碧蓝的天空飞翔。一切是那么有趣,那么美妙,一切都融在菜子花金灿的光辉世界里!

田间小溪里的水是那样清澈,在阳光照射下晶莹生辉。泥巴忍不住掬一口清凉甜水,又欢快的在溪流里捕捉一条又一条玲珑的小鱼。妈妈总不忍拉走泥巴,等待他玩够玩足,在拉着他走进外婆的冯井村。

鹊雀声声,外婆已笑着在村口等待。 孩时的泥巴,父亲在外工作,昏暗窄小的农家,常年就母亲和泥巴。母亲忙着队里挣〞工分〞,只好把幼小的泥巴送在大家庭的外婆家。外婆家有一所大宅院,门前是宽阔的花园,桃树上挂满彤红的桃子,梨树上掉着碧绿的鲜梨,下面是绿油油的`肥壮蔬菜。庭院里一棵葡萄,一串一串,碧绿晶莹,挂满院落。熟了就摘,摘了就吃。盆栽的许多花荟,有的绚丽,有的芳香。几个舅舅,几个娘娘,说说笑笑。许多童稚的表兄表弟,打打闹闹,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多么欢乐,多么幸福的大家庭啊!这就是泥巴童年的外婆家!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二】

“粽王诞生了!粽王诞生了!”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就被这阵噪声吵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时光倒流一小时吧!

一群人正抬着一座跟小山一样的粽叶,喊着口号走进一个大帐篷里。人群因为好奇心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帐篷。不一会儿,帐篷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们。

那群人正式宣布:开始包“粽王”。这时,有人盘起了手:“切!谁信你们能包出粽王呀,肯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粽子!”有的人兴奋地大声:“快点!快点!让我们看看粽王是长什么样的……”

那群人不慌不忙地将粽叶浸在水里,给粽叶们洗了一个热水澡。粽叶们直说:“好舒服啊!好舒服啊!”洗完热水澡,人们又将它们挂在绳子上晒太阳。它们在空中懒洋洋地伸了几个懒腰。

再去看看大锅里,大锅里正有一些糯米大哥在里面游着泳。游完泳,它们也被捞上来,躺在一旁的草席上晒太阳。

晒完太阳,人们又将它们倒在铺满粽叶的大地上,还依次在它们身上放上烤熟透的乳猪,一个牛头。人们将它包起来,用麻绳绑起来,放到大锅里煮。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过去了,"粽王"终于出世了!

我赶紧穿上衣服,跑了出去。哈哈!我跑出去不早不晚,正好是品尝时间,我还尝到了一些呢!

每当我尝到了粽子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次吃“粽王”的场景,真是记忆犹新呀!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三】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为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擦雄黄、戴香包,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妈妈为了让我体验端午节的气氛,和我一起参加了宇佳广场举行的“父爱粽如山,亲子包粽子”活动。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然后将准备好的原料:糯米、粽叶、红枣、葡萄干、花生给我们每组端过来一份,并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我听着觉得很简单,可是我自已包时,手就怎么也不听使唤,后来妈妈告诉我,粽叶要做成一个的圆锥形,但我包时,下面总是有一个洞,我左右观察,终于把粽叶捏的没有洞了,我往里面放了少放许糯米,接着放红枣、葡萄干、花生,然后把它包起来,可无论我怎么折,总是做不好,不是这儿漏了,就是那儿破了,我气的火冒三丈,只好求助妈妈,妈妈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妈妈来教你”,我看着妈妈那么轻松的就包成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我学着妈妈的步骤,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终于包成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包好了十四个粽子,看着包好的粽子,十分自豪,虽然包粽子过程很辛苦,却很开心,妈妈的`话又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坚持才是胜利!”

我次“亲子包粽子”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让我吃到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四】

我只会吃粽子,但不会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我看见奶奶正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我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奶奶笑着说:“我在包粽子。”我兴奋地说:“哇!我最喜欢吃粽子啦!”奶奶依旧笑着说:“过一会你就可以吃了。”说完,又继续包起来。我看了有半分钟,突然乞求地对奶奶说:“您让我包一下粽子吧。”奶奶经不住我的央求,只好让我试一试。

我先挑选好粽叶,放在水里洗干净,哇!真像一条条腰带。再把米也洗干净,放在盆里,然后把粽叶一折,就像“漏斗”一样。奶奶突然对我说:“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漏斗时,手要握实,不然,就不结实。”我听了之后牢牢地记在心里。我小心翼翼地尝试着。

不过还是有偏差:米填少了,粽叶破了无法包。我不气馁,有做了一个,我觉得还是不行:米填多了,丝线扎不住。终于,第三个包成了,一个粽子变成了一个小星星。不过和奶奶包的放在一起,我的还只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把粽子交给了奶奶,奶奶把一个个像小星星的粽子倒在了锅里,它们像一群小鸡奔向窝里。闻着粽叶的香味,我口水直流。奶奶看见了:“看你这个样子,真是一只小馋猫。”

虽然这是第一次包粽子,也包的不算很好,不过我很有成就感啊!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五】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回位于新河镇的外婆家。

去外婆家路上的风景可漂亮了。有高高的山,山上的树突兀森郁,很有气势。路旁长满了白色的野花。天空湛蓝,雪花一样的白云悠闲自在。白云变化多端,有时是一条金鱼,有时是一栋房子,有时是一朵美丽的玫瑰

路的两边全是菜地。等春姑娘来了时,那儿像金色的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无比美丽。一路飘香,原来是白色的栀子花妹妹正张开笑脸欢迎我们呢!

在松树旁,我还看见了一只小松鼠。它穿了一件棕色的T恤衫,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浑身毛茸茸的,让人见了都想伸出手去摸一摸呢。人们正在收割油菜籽。在路上,我听到了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听到了鸡、鸭、鹅的歌声,看到了人们脸上收割的喜悦。这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我看到了红瓦白墙的房子,看到了两层楼的小型别墅。路过山头时,那里还下起了蒲公英雨,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像一个个小伞兵似的飞向四面八方。

我今天是一路看风景,一路哼着小曲,好不惬意!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六】

有一年的端午节令我印象深刻,约在我六、七岁的那一年。

这一年,我们打算自己包粽子。于是,妈妈在京东买了材料粽子叶和糯米。材料刚送到,我就让姥姥快泡糯米、粽叶和枣,明天好包。

第二天,端午节到了,上午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兴奋地拿起一片粽叶,可迟迟没有动手,同时皱起了眉头,因为我不会包啊!我决定先看妈妈包几个,刚开始她包的还行,往后越来越好。我像妈妈那样包了起来,可刚倒入糯米,这些米就从底下漏了出来,不像粽子,倒像个漏斗。姥爷见米撒到桌子上了,赶忙把桌子上的米拿到洗碗池洗了洗,又放回碗中。姥爷拿走我手中的粽叶,让我看他是怎么包的。姥爷做得太快了,我只学会了我原本就知道的一步舀米。

我不得不找妈妈,可她给了我两片粽叶,我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给我两片粽叶?”说着,她也拿起两片粽叶,然后回答:“你小,一片叶子包不好会漏。”妈妈先把粽叶的一端做漏斗形,舀一些糯米。我也做成漏斗形,刚要舀米,妈妈说了声:“停!苗苗你要是把米舀进去,它们不得从漏斗里漏出来?”我知道了妈妈的意思,把勺子放下,将粽叶做成没洞的漏斗,然后继续舀米。我刚舀了一半,“停,”一个声音响起,是妈妈,她往里面放了一个枣后接着说,“好了,可以了。”米舀完后,我先看妈妈怎么包,然后学着她包。我像她那样,先把粽叶向自己的方向折,然后再向下折,包完啦!我刚拿起线,又放下,问妈妈:“我可以用红线包吗?这样好认。”

我绑完后,又做了一个粽子,全家人都说我聪明,一学就会。这次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以后再也不会为包粽子犯愁啦!

去外婆家包粽子作文【七】

我爸爸说:“已经很多天都没看见外婆了。”决定去外婆家。

一路上看到很多景色,左边有玫瑰花,菊花,可香了。右边有百合、翠菊,可漂亮了,我最喜欢这些花了。路边有许多数不清的大树,就像一个个仆人这那立着。看着景色,一晃就到了外婆家,小迎姐姐和她的弟弟也来了,她的弟弟比我大。以前,我们三个经常在一起玩。

中午,我们吃了甜酒,用米和酒做的,吃起来是甜的,所以叫它甜酒。

我们玩的可开心了!妹妹在奶奶家玩,所以就没有跟我们来。小迎姐姐很想见妹妹,可妹妹没来。晚上,我们三人一起去买了烟花,点起来可漂亮了!我们还抢起了烟花,玩的特别开心!

我们用烟花照路,一个一个地放,等我们快到家时,烟花也用完了。回到家,想起路上的事,我激动极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