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看到这本书,是被名字吸引。查看了内容,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部畅销小说。我印象中好像没看过什么北欧作家的书,于是就买了。读书这种事情,哪怕是闲书,畅销书,都可以随手拿来看。最近买的一些书,依然是古今中外都有,然而我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只能停留在中文世界里而感到些许遗憾,不像英文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去研读莎士比亚的原著,也不像法文特别好的朋友可以捧着巴尔扎克的原著大呼过瘾。
所以如果看到一本外国作家的书,觉得还不错,首先要感谢的是译者了。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特别,像个孩子,又不像个孩子。一开始看被作者描写的那位“外婆”惊到了,真是太疯狂的一个外国老太太。之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是从一个七岁孩子的视角在描述这个世界,以及她的所见所闻,她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外婆留给他的东西,和交给她的任务,等等。
说实话真很佩服作者,因为我会对比自己,我现在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了,哪怕在我心中曾经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超级英雄,可是我都不能写出这样又像孩子,又像大人的文字,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而巴克曼肯定是一个特别像孩子的大人。这个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可贵。也特别幸运的。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要辅导一个孩子写作文,孩子表达的总是磕磕绊绊,甚至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的,我们要非常耐心的帮孩子理清思路,告诉他们话该怎么说,要说的很纯真,要看起来还是孩子的语言,又不能有语法错误。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用的是非常精准的孩子般的语言在写作。
如果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老年人,还活得像个孩子一样纯真通透,那真是特别难能可贵。只能说他太幸运了。在中国,这种基本上是没可能的。所以当我们想起自己的外婆,绝对不是书中的那个外婆的样子。我的外婆永远是端庄,安静,文雅的,和我们的交流也并不是很多,她的世界也不容我们总是去打扰,她尽管儿孙满堂,可是好像也并不引以为傲,她最关注的始终都是外公。可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的女主人。外婆就是外婆,绝对不可能是个孩子。
而这本书里的外婆,是个极其疯狂的人,无数的举动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大半夜带着孙子翻墙爬树去动物园,还向着管理员丢屎。看到这里,我只能感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而这位外婆的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安慰她的小外孙女爱莎,因为爱莎今天在学校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很低落。所以外婆半夜把她带了出去,外婆说如果想忘记一段不愉快,必须要有另一段更疯狂的,印象深刻的记忆才行,于是就有了动物园事件。
看到这里我很感动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仔细想想,这也是西方人的特点,他们比较单纯,健忘,容易快乐,特别是北欧那种高冷的地方,大多数都是黑夜,人也不多,真心的很无聊,很难有什么激情和刺激,所以,或许就孕育出了这样的外婆吧。这位外婆并没有结婚,爱莎的妈妈也只是一个意外,爱莎也不知道自己的外公是谁,其实外婆的身体已经很不好,后来也不得不离开了爱莎,去世了,可是她真的很爱这个孩子,她用她的方式和方法告诉爱莎应该怎样勇敢的活着,是一个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就我接触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那种纯粹,真的是和中国水土不同,真诚,纯粹,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的创作,而不像中国人的文字里,写不尽的机关算尽,万般纠结。
估计还是土壤不同,中华大地上,最多的是人,人和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由此激发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让一个大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单纯的活着了。所以很多人不想长大,拒绝成长,但是又挡不住长大的脚步,到了年龄了,也稀里糊涂的结婚生子,其实自己并未做好准备,以至于要迎接一系列的生活上的各种混乱,还怎么可能做一个纯粹的人呢?
这本书里的文字,一看,就是那种没有受过伤害的,从小到大都自由生长的作家的文字,没有被打压过,禁锢过,伤害过,所以,是令人羡慕的。
在我看第一部《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就很感慨,感慨的是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沉迷于这种魔法世界了,内心就算再热爱,也很神奇的与之发生抵触,因为当时我在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里,适应着“长大”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心理,正在硬着头皮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所有的童话世界,魔幻魔法,都要暂时放在一边。等我真正长大和懂得之后,再回头去看,只会更加唏嘘,因为人生总是在取舍的,哪怕是非常好的东西,也可能与你无缘。如今看很多电影,都是从镜头,编剧,故事结构,演员表演,电影配乐等等方面去看,不会单纯的是为了去看一个“故事”。界定一个电影的“好”与“不好”,也不会那么轻易判断了。
或许这是一个更成熟理性的态度,可是和孩子的眼光相比,也略显无趣,所以说赤子之心可贵呢,“半生归来仍少年”也是十分的难能可贵。
所以其实,《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我并未看完,就好像看《哈利波特》一样,后面的几乎都没有看过,因为一开始就已经被吸引和感动过了,并非要看到结局才能写出读后感。
要读的书真的很多,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很快乐。最主要的,是保持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哪怕不再像孩子那样纯真,也不至于蜕变成老妇女那样无趣。
尽管我承认自己的文字是经历过“打压禁锢和伤害”的,我也不可能写出什么孩子般的语言,然而我依然为自己至今可以自由创作而感到愉快,于我而言,不同时期的文字,体现出的是不同年龄的我自己,我生长在中国大陆,我注定是和国外的作者不一样的。而与每一个写作者的共鸣,并不在于他喜欢的东西我也喜欢并且写进了作品中,而是对于写作本身的热爱。东西方真的大不同,感谢有那么多翻译家,让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畅销书,学习语言在我看来,是可以进入另一种语言世界,去读那个世界的书,体会原汁原味的感觉。可是现在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真是可悲可叹。
小升,前段时间的事哥给你赔不是,希望你能原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男性,我想我们都需要面子,或许你不太在乎这些,这段时间,闲暇的时间我也在自我反省,我的缺点确实挺多,在大学,抑或是在寝室这种环境下,我们都在发展自己,用四年的时间见证我们的成长,其实说实话,你那天的举措我真想一把把你从床上拽下来,可是我选择了“忍”,一时的冲动只会让你遭受皮肤之苦,而我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多,完全没有必要,仅仅是一个玩笑而已,没想到你会那么做,当然当时你的自我耳光扇的还是蛮有风度的。我是一个喜欢开玩笑喜欢交朋友的人,当然,少你一个还是可以的,我的朋友兄弟都是我发自肺腑用心交的、拿命换的,我们都会互相维护,共同承担。
我不止一次给你说过好多东西,我们一起也走过一段岁月,而最终的结论是路不同不相为谋,当然,还是要感激你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我,这些我都记在心里,有机会我也会回报,我应该没占过你便宜吧,一直以来,都把你当弟弟看待,能够包容你的一些缺点和陋习,为什么你每次都对我那么苛刻呢,可能你更追求完美吧。
还记得那次,我五元钱喝了你一瓶矿泉水,当然五元是我说出来的,我应该对自己的话负责任,我也不是冲那五元钱,在我心中,你已经是我的朋友,而那天那瓶水我在喝自己的泪水,突然觉得自己很失望,很悲悸,我并不在乎钱,火车上一个素不相识的售货员一瓶水也仅仅卖三元钱,呵呵,突然发现,你是个做生意的好料。。。。。
这一切都可能与你成长的环境有关,都我来说,又有什么呢,咱两关系能到这个地步,我不觉得自己有多闹心,我失去的只是一个我曾经用心交过的朋友,而他却不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无怨无悔,甘心放弃,而你,失去的是一个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包容你的缺点、对你好的人,如果你愿意,我何乐而不为呢,最起码我再不会做更多的无用功于一个不值得的人。
最后,哥希望你好好复习,天天快乐。
——题记
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寒假里,我的右手被烫伤了,虽然及时处理了,但还是在开学前未痊愈。知道我的手恢复时,我才发现我原来落下了许多作业。于是我马不停蹄的赶作业,我像一个陀螺一样24小时不停的转着。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甚至让家长帮我写作业,两周过去了,可作业仿佛依然没有减少一样,。眼看老师规定交作业的时间快要到了,我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环视教室一周,我计上心头。
我从我的作业本里抽出两本最多,最难的塞到xxx(考试作文,不能出现名字)的书包里。于是,接下来我几本写完的作业交了上去。在“心安理得”的过了几天后,老师在于在清点作业时发现了端倪,因为课代表在两摞作业了数来数去,始终差那么两本。在几次询问后都无人回答,当我正暗自庆幸的时候,老师勃然大怒说:“作业放在这,如果赶明天还是缺的话。”
第二天,到了约定的时间。老师慢悠悠的度进了教室,看着老师慢悠悠的步子我手里捏了一把冷汗。他说:“我已经猜到了,作业还是没有交齐,对吧!”他脸色一变,说:“你们都给我出去,班委会的留下。”大约20分钟后,我们回到了教室,发现我们的书包很乱。而在讲台上赫然摆放着我的两本作业,老师叫我们站起来。让我们下课后到他办公室去。同学们都用惊异的眼神看着我们。老师开始讲课了,看我的心上像压了一块千斤的'巨石一样,至于老师到后来说了什么,我也没有听见。终于到了放学的时间,我和xxx一起慢慢的挪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怀着一颗坎坷不安的心喊了一声“报告”。推开老师的门,老师叫我们进来坐,可我像做在针毡上。老师问我们怎么回事。我没有认错,一口咬定我不知道,几天前就找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老师将目光转向了他,他当时在我们班成绩处于中下游,而我则比他好点。老师叫我回去。他则留在了办公室里。过了一会儿,他会了教室,脸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低头趴在桌子上,几个星期后,他转学了!
我们会错过很多东西,蛋有一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无法弥补了。可就算这样,当我们再次相逢时,我必定会对他深深的说一声:对不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