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人从哪里来?细胞是什么?又是怎样的?”一连串问题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小我就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总爱向大人们问这问那,可他们的回答总是:“长大后你就知道了!”
上了初中后,我开始学习生物。渐渐的,我开始明白许多道理,也弄清了我那些奇思妙想的问题的答案。我迷上了这门学科,或许是因为觉得新鲜吧,也可能是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吧,对我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到生物实验室去做实验。但是,仅仅是课堂上的实验并不能满足我的***,于是,我进了生物兴趣班。
在那个宽敞明亮的生物实验室里,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碘液、烧杯、试管、显微镜……接着,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解决了许多问题。我终于看到了显微镜下的细胞,我终于看到了世间不少稀奇的东西。
原来在这美丽的世界里,还存在着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东西。在这里,我懂得了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体会到动手动脑的乐趣;在这里,我探索属于我们的小小世界;在这里,我明白了也体会到了那种打开智慧之门的乐趣。或许对于我来说,做实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乐事。
有人说:“参加兴趣班可是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对我来说,甚至是对所有的生物班同学来说,这完全是学习的一种放松,可又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也是在学习,也就是: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其实有时候,我也为参加兴趣班而感到自豪。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科代表的带领下来到生物实验室,这节课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对别的同学来说是十分生疏的,但对几个上兴趣班的同学来说,都是“老朋友”了。因为熟悉,我早早做完实验,在那里看课本,可是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那里皱眉头,于是,我主动上前去帮助他们做实验。听着同学们的赞叹,看着他们钦佩的眼光,我感到很自豪。
总而言之,是生物课给我带来乐趣;是生物课让我学会团结;是生物课让我满足;也更是生物课,带我进入另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
直径为0.3-1?m的圆柱形或椭圆形,双层膜包被,内膜向腔折叠呈片状或搁板状突起,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
1、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合同化过程。
2、参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C、N循环。
3、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和繁衍后代的场所。
4、植物在调节气温、水土保持,以及在净化生物圈的大气和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核 膜:为双层结构,包含外膜和内膜。
核纤层:核内膜内侧一层蛋白质网络结构。
核 仁:是rRNA合成加工和装配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
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染色体是细胞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的特定形式。
公元20xx年,生物科技专家燕靖德博士展开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大计划,准备在外太空的太空站上研究出最完美的人类。这项计划,就叫做“终极生物计划”。在研究中,燕博士培育了六十个人类胚胎,三十个男孩,三十个女孩,这些胚胎在母体***期间便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正,将所有基因上的条件修正到几乎完美的程度。
燕博士对助手说:“智力、体能、容貌、身材,血液机能、免疫系统、内分泌功能……只要我们想得到的,都一定要做到完美的地步。我要这六十个孩子一出生,便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六十个人!”孩子们一个个出生了,果然在容貌、身体、智慧上无懈可击。燕博士预定在七年的时光内给予他们最出色的教育,七年后,他就要带着这人类文明史上最出色的孩子们回到地球,向全世界夸耀他的成就。
七年的时间转眼就过了,可是在燕博士预定回地球的那一天,地球方面却发现太空站突然失去了联络,而且,千万人引颈等候了一整天,天空中却始终没有出现他们的踪迹。而太空站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完全渺无讯息。
燕博士的太空站出了什么事呢?这是所有人一致的疑问。于是地球方面立刻派出调查队,前往位于火星附近的太空站查个究竟。然而,调查人员到了太空站时,却被眼前所见的情景吓得瞳孔收缩……偌大的太空站,在深邃的黑蓝色太空中,已然面目全非,像是一株硕大无朋的草菇类植物,在表面上爬满了容貌狰狞的真菌类植物。在没有空气、没有水分的外太空,这些真菌类是怎样生存的呢?
调查人员小心翼翼地进入太空站,发现太空站内已经像是一座层层纠结的真菌森林,已经完全不见原有的高科技景象。而调查人员更惊疑地发现,这些真菌都是从数十株枝干繁衍出来的,而这些枝干上,有的还留有太空站太空人们的制服碎片。那也就是说,这些真菌植物,很可能就是太空站的太空人变成的。
怀着无数的疑团,有位调查人员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关键的疑问。“那么……那六十个小孩在哪里?”这个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在太空站后侧的一个小空间里,六十个完美小孩瑟缩地躲在那里,他们的面容和体形果然美丽得无懈可击,只是隔着玻璃窗,那森冷的眼神却让调查人员觉得混身不舒服起来。
其中一名调查员想将小空间的门打开,却在门把处发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文字:“这扇门绝对不能打开!”那字迹色泽鲜红,透现出写字者情绪的震撼。因为那字迹给人的印象太深刻,调查人员依言不将那扇门打开,一行人开始在布满真菌的舱中搜寻答案。而这一切的答案,就出现在驾驶舱的一台录像电脑中。“我错了,这个实验是个不应该存在人世的实验。”
在电脑的'影像中,主宰这项“终极生物”实验的燕靖德博士虚弱地说道。在影像中,他的脸上已经长出了诡异的蕈类。“我身为一个科学家,却妄想跨越神的界限,因此发生了这样的惨剧。我,愿意担起所有的责任。在‘终极生物’的实验中,我想要造出的,是六十个完美的人类,而这点我做到了,因为这六十个孩子,在基因、免疫、外表所有条件上,都是无懈可击的。
然而,就是因为太过完美,才导致了我们的悲惨命运。七天前,一名来自地球的工作人员将感冒病毒带到太空站,并且将它传染给其中几名孩子。因为只是轻微的感冒,我们并没有太注意。但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免疫系统太强,从他们体内产生的抗体成为致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在一天内侵入人体,将细胞真菌化,而且,这种入侵会以几何级数方式扩大。太空船内的人已经没救了,而我也即将变成真菌,在这里,我希望来人将这个太空站永远封闭起来,因为如果这种终极抗体散播到地球,所有人类将全数消灭……”
人类在历史上无时无刻想要扮演上帝的角色,但是最终的结果,总像是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的盒子,随着盒盖而出的,总是无尽的灾祸。这座曾经主导过“终极生物”实验的太空站,如今仍漂流在小行星带上,仿佛是在告诉后世子孙,科技的滥用,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幸后果……
功能: ① 调节物质进出原生质体;
② 协调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组装;
③ 进行植物激素和与细胞生长、分化有关的环境信号的转导。
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