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一本将“亲密关系”归因的书,但在字里行间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具体如何处理,目前我仍然认为NVC是实用性最好的方法,两者结合着参考、印证、理解让我收获很大。
总体感觉书中蕴含了很多个体心理学的影子。作者也表露出亲密关系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他也希望大家通过梳理亲密关系,最终达到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我觉得这点与个体心理学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
作者将亲密关系分为五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灵魂。我分为三个任务——择偶、交流、升华。无论是五个阶段还是三个任务,都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原生家庭、童年经历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客观对我们主观形成的影响后果——信念,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几乎都是双方行为碰撞出来的,行为是由信念指引的,信念是由我们对经历进行诠释后得出的结论。按照这个逻辑,解决“问题”的终极秘密武器,最终将导向重新审视儿时的经历以及当时自己所做的决定。有意思的是,只有当自己的某些意识苏醒,并接纳和承认某些“真理”后,才能进入“审视”阶段;同时坚持“审视”状态也是个需要练习的技能。
在读这本书之前,始终坚信相爱是婚姻的基础,也是维持婚姻稳固的重要基石,既然爱了就一定要坚守到底,不离不弃。现在,我对婚姻有了重新的认识,婚姻与爱无关,只和重要性有关。大多数人一生的目标和成功都没有关系,只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说爱一个人的时候,这份爱便赋予了条件,其实我们是在说重要性,和爱无关。所有在婚姻里发生的矛盾都和爱无关,都是在寻求重要性。
亲爱的你,明天就要走了。你说你会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我不舍地流着泪,你像姐姐一样抹掉我的眼泪,轻轻地对我说:“你怎么又哭了,不是说好不哭的吗?”可是道别后,我转身回头看了你一眼,却发现你的笑容中带着泪光。
很小的时候,你就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们的年纪一样大,可你却比我显得更成熟一些。我不知道小小年纪的你经历过什么事情,可我想一定是悲伤的事情,也许你的离开就与这件事有关。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拉着你爸爸的衣襟,却一点也不害羞。你的表现大方得体,甜甜地问候我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好!”然后又大方地朝我伸出手,脸上露出甜美的笑,仿若天使一般。
记得有一次,我玩滑滑梯时把衣服弄破了,因为害怕妈妈的责骂,我惊慌失措地跑到你家,悄悄地告诉你这件事情,让你替我想办法。你想了想,就拉起我的手,走到我家门前,敲了敲门,然后你对前来开门的我的妈妈说:“阿姨,对不起,刚才我和小颖玩耍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小颖的衣服弄破了。”你那么乖巧,那么讨人喜欢,我妈妈自然不会怪你。我进了屋,回头看见你对我做鬼脸,呵,你真是上天派来保护我的小天使呀!
“你走了,以后我的衣服破了怎么办?”我在你离开的前一天问你。你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说:“你都这么大了,不会还像小时候那样把衣服弄破吧?”我还是不肯放弃,又问:“如果弄破了,你会回来帮我吗?”我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你,我知道你会回来帮我的,可是你却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让我很难受。
你离开的那一天,我没有去送你,因为我没有勇气,我怕我会再度忍不住在你面前掉眼泪。那个清晨,我听见对面的开门声,接着是你和你家人走上走下搬东西的嘈杂声。我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心里一片荒凉。最后我又听到“砰”的一声,对面的门关掉了,之后再无杂音。我打开门,偷偷地看着对面,心想谁会住进来,他(她)会不会像你一样温柔,一样可爱,一样善良……一阵风从楼道里吹进来,我感觉你变成了一个幻影。从此之后,你不再属于我了,亲爱的你走了,走了……
“砰!”新的邻居搬进来了,是一个比我小的女孩,我与她不曾有过交流。
一天晚上,我看见你回来了,你笑着对我说:“小颖,我骗你的!其实我和爸爸并没有走,我只是想逗逗你,让你紧张一下。”我很气愤,大声说道:“你这个大坏蛋,就会捉弄我!”可是,温柔、善良的你,又怎么会骗我呢?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场梦。我醒了,这真的是一场梦,但我马上又后悔了,我宁愿你骗我,说你不会走……
Recently we did a survey in our class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students’ ideal jobs. Here’s a report about my group members’ ideas.
Mary wants to be a fashion designer because she likes beautiful clothes and is good at drawing. Kate wants to be a gardener, she lives plants, and she wants to make the cities better. Mike would like to be a writer. He’d like to share his wonderful stories with others. Tom would like to be a cook. He’d like to cook delicious food for others. I would like to be a policeman. I want to protect the people safe.
Hopefully everyone can realize their dreams in the future.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她),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了。”
“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道德批判,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克里斯多福将亲密关系(主要是爱情)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在这方面,他的观点和《少有人走的'路》中爱这一章有些相似,爱情在起初是热情狂喜与极乐,一切那么美好不存在任何缺点,这个阶段的爱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进入到第二阶段后,矛盾争吵开始产生,你甚至会觉得在对方身上找不到任何吸引你的地方。一直到第三阶段,亲密关系能够让你找到机会直视自己的内心,由此可以发现多数争吵的源点是人在逃避内心的痛苦,而那个痛苦多半是你幼时或者曾经的求而不得。如果你有勇气正视过去的痛苦,那么就有机会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看到自己的本质得到启示。“寻找亲密关系,寻找真挚的伴侣,其实是在寻找自我。”
如果要衡量从这本书里学会了什么,还很难,时至今日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人际交往,从书里到实际运用还是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时常感觉挫败在于读过的书听过的道理看过的不少,却还是碰到那么多焦头烂额挫败愤怒的事,直到看到这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们总是试图从关系中得到认同,让自己可以回到孩提时代就设下的信念。这些信念将终生伴随我们左右,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将被引爆。一旦触碰到这个信念的开关,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恼火。当我们感受到恼火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愤怒,以各种抗拒的形式存在,以至于纠结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耗费我们的能量和时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