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主题作文(关于人格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人格主题作文(关于人格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03-14 04:39:44
人格主题作文(关于人格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人格主题作文【一】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准时锁定四川经视频道,一丝不苟的收看了著名演讲师于丹老师的讲课,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这一堂课里,于丹老师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其中最让我有所感悟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苹果树下天天很天真的玩耍。大树笑嘻嘻的,每天都等着他来。他摘果子吃,他揪树叶玩。有时候发脾气还在树身上乱刻乱画。但是大树从来也没有生过气,大树就每天都等着小男孩。男孩渐渐长大了,等大树再见到男孩时,男孩却变得愁眉苦脸。大树问男孩:“你怎么不来找我玩呢?”男孩说:“你看,我的'同学,每天用钱都能变出许多玩具,我找你玩有什么意思呢?”大树说:“孩子,你不要不开心,我虽然没有新玩具,但你可以把我的果子都摘了,拿去卖掉,这样你就会有新玩具了。”孩子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就把所有果子都摘掉,接着,他便拥有了想要的一切。此后每年秋天孩子都回来摘果子,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当孩子长成了青年,回到树下时,已经结不出果子的老树着急的说:“孩子,你现在书都已经念完,怎么还不高兴呀?”孩子叹口气说:“你看,我周围的人都已成家,而我连娶新娘、盖房子的钱都没有,你叫我怎么高兴呀。”大树说:“没事,你看我有这么多粗壮的树枝,你把他们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孩子就兴高采烈的将树枝砍下来,盖了一座房子。又过了很过年,孩子再来树下的时候,中年的他还是很忧伤,他对老树说:“我总要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前途事业,我的同学都漂洋过海去了更远的地方,可我呢?”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吧,做一个独木舟,你就能去远方了。”孩子就把老树干砍了,做了独木舟,离开了这里。过了很多年,这个孩子已经白发苍苍。老树根对他说:“孩子,我已经没有了果子、树干、树枝,你更不会在陪着我了吧?”孩子说:“我该走的地方已经走过了,我该看的东西也看完了,我先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你一起晒晒太阳。”

其实,这棵年老的大树便是为我们付出一切的父母,他们就这样从不曾为自己着想,他们的心中装着一个视为珍宝的东西——孩子。做父母的总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女,可是,做儿女的却很少关心过自己亲爱的父母。儿女们有的在理想站上车,有的人在孤独站下车,有的人在痛苦站上车,不管结局怎样,却总有一个高大温暖的身影笼罩着我们,他们悄悄打开我们心灵的窗户,将那些悲痛独自承受,没错,那个朴实温暖的身影便是爱你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对你的付出是百分之百,请你回报他们百分之两百的爱。当你在悲伤中时,一定格外想念那个给予你爱的身影,如果有,请大声叫出你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人格主题作文【二】

在看这本书时我几度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本纪实小说,作者的人格分裂成24份,每个人格有各自的性格年龄甚至性别,有时会时不时浮上来说上几句话,或者二话不说直接陷入发疯,在外人看来此时的作者完全是另一个人,有时是小孩,有时是老人,有时是男人,有时又是女人。对于作者这是一场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痛苦路程,有时他发现身上的伤痕,但毫不知是怎么造成的,有时他在镜子面前说出莫名其妙的话,嘴里吐出的是似乎别人的声音。这本心理学的纪实小说不得不说非常精彩,讲述了作者从发现病状到拒绝事实再到勇于接受治疗的一系列过程,这本书不仅精彩在这个我们了解甚少却又异常神奇的多重人格分裂病情的详细描述,还精彩于这一系列过程揭示的道理。

作者的人格分裂源自于幼时的家庭虐待,由于心里尚年幼无法接受最亲近的人居然这样对待他,心理出于保护原则便制造出分身替他承担,久而久之分身一个个增多,但自身并未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直到某一次的情绪爆发引起了他的家人注意,当医生诊断是多重人格时作者心底在抗拒这个事实,表面上配合的接受治疗,但心底仍旧深深怀疑着那些分身的存在,有时甚至刻意抑制他们的出现,这让他的`病情越来越糟,但是就在这档口出现了一个非常了解这病经验丰富的医生,经过医生和家人的悉心开导作者愿意接受事实,病情慢慢转好。

我知道作者抗拒那些分身是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很多不认识的人突然就这么占据了自己的身体,这种身上突然多了很多陌生元素的感觉令作者抗拒疾病的真实存在,逃避现实就是逃避自己,与多年前遭受虐待时采取一样的态度,幼年的作者逃避了被虐待的现实制造替身来承受,如今他又试图否定现实来逃避现实。逃避是无用的只会让人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面对痛苦选择遗忘或否定来逃避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何不把问题挑开了一一面对,作者最后想开了,和分身们握手言和并愿意和分身们一起接受治疗,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些道理说的简单但在我们生活中遇事了也未必次次都有勇气面对,这时选择遗忘或者逃避现实或许是获得一时解脱的办法但绝不会长久,我们要以作者为戒,勇于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人格主题作文【三】

卡姆是一个有着24重人格的人。

为了不被自己的经历吓到,卡姆自己把自己的心分-裂成24个人的心,让他们出面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和艰难。

卡姆不能够正视他自己的分身。由于痛苦,他无法面对自己早年的经历,他把他们深深的压制在自己的心底。但是,痛苦始终是存在他的体内的。终于在他有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时,他的分身们出来了。

分身一个个在苦痛中现身,重诉他们的遭遇,卡姆的心灵在矛盾中颤栗,冲突,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他病了,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心理治疗师请出了卡姆的分身,让他们明白自己现在已经安全了,不必再痛苦。卡姆的妻子也慈爱的对待着卡姆的分身,给他们讲故事,照顾他们。心灵中的痛苦消失了,但是卡姆,不能够正视现实的卡姆,唉!

一个个性粗鲁的分身想***死卡姆,因为他认为卡姆没有资格拥有这个身体,他太软弱了!卡姆表现得疯狂没有节制,他的妻子伤心的想要离开。所有的分身都对卡姆有意见,但是这个身体是他们大家的,他们要求那个粗鲁的分身不要继续伤害他们自己。

心理治疗师要求卡姆见一下他的分身,卡姆同意了,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继续逃避下去。他知道如果继续逃避,他将会彻底疯掉,失去他亲爱的妻子和儿子。

卡姆和他的分身们协调一致了,他和他们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卡姆又恢复了自己的生活。得到了妻子和孩子的爱。卡姆永远不会孤独。他们是一个大家庭。”

故事讲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童年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被压缩到潜意识中去,而那些能勾起痛苦回忆的部分就是被压抑得最厉害的部分。这就给我们回答了上面提出的问题:那些痛苦的、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部分遗忘得最彻底、最干净。

然而,依据弗洛伊德的同一个理论,这些被压抑的部分又最活跃、最不安分。所以,它们虽被压抑在心理的底层,但要千方百计表现自己。意识对它们的自我表现企图给予了严密的监督,以致使它们不得不以变-态心理或梦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正视矛盾,正视自己,我们就会健康的生活。

有时候,心灵也是需要力量的:“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我都不会沉沦,不会放弃我自己,不会丧失我自己”。我希望我在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会想起今天所记录的文字。

最近因为不想挤公车,每天都是晚上八点多从公司回去。昨天下班后,大约五点半,有点饿,就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

走着走着,就走到五道口城铁站附近,看见那家书店,进去逛逛,发现了一本不错的书——《24重人格》。一口气看了两章,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小时。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作者是一个博士兼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书的开始是他一段分-裂过程的描述。逼真,完全是从未没有感觉过得一个世界。

人格主题作文【四】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为一中学生,我不仅仅要在学习上让父母放心,在平常的小事上,我更应该不让父母为我操劳过度,“百善孝为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令人终生难忘的一个讲座!

人格主题作文【五】

我们每年有些地方举行庙会,街头乞讨更能体现。以前曾有人怀疑过,这是不是被人从外地拐骗来的人,被坏人利用。可这种情况还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还是先天或意外事故导致残疾,乞讨的钱都是自己用。但是,他们的那种眼神,那种非常可怜,哀求的眼神目送着你走远,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像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所以心里会泛起层层涟漪,就会从钱包拿出点零钱放在乞讨者的碗里。然后乞讨的人就会用心存感激的眼神看着你,让你感到自豪,心里舒服。

现在,国家已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为什麽他们还要出来乞讨?乞讨是一种无奈的行动。可同时残疾人乞讨,却有的人凭着坚强的意志,自学成才。我见过一位乞讨的老人,他既是个盲人,腿脚还不好,不过他用自己的双手学会了拉二胡。虽然没有专业人士拉的好,但仔细听上去,也有那种意境,所以在他脚下的碗里也会有一些零钱,这样的收入虽然微薄,那也毕竟是靠双手劳动挣来的,用着舒服,坦然。而前面讲的`乞讨者与有才艺的乞讨者就有了层次的高下之分。

也许我的这种理解有失偏颇,但从现实生活中确实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有才艺的乞讨者可以看出对命运的坚强与不屈,注重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而对屈膝乞讨的人来说,他们的人格就被扼***了。

人格主题作文【六】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下雨要打着伞为他挡着,刮风要拿着衣服为他裹着,上街要把他牵在手里,怕他摔了,磕了,被车撞了。搞得孩子不敢一个人上街,晚上不敢独自睡觉,不敢一个人上厕所,遇到事情手忙脚乱,乱发脾气,烂耍性子。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强不屈,永不言放弃。与人相处融洽,与别人分享快乐,遇事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懂得父母给予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做人要诚实稳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方向前进。要有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要懂得苦尽才能甘来,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让孩子学做一只小蚂蚁,为了能搬动比自己体积体重大无数倍的食物,同心同德,齐力协作,慢慢地移动,但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休。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同行,风雨共担,心齐力协,目标明确。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曙光的绚烂;只有感受过程的痛苦,艰难,才能享受收获的喜悦,感悟胜利的来之不易。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人格主题作文【七】

"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段,在这一阶段塑造独立自主,不畏艰难,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关爱自己,乐于助人的良好人格,并持之以恒,终生不弃,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意义,生命中是否有快乐相伴,活得是否有尊严。 于丹老师关于人格教育的讲解精辟,视角独特,言语生动,摆事实,讲道理,让我们深有感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