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安静的夜,柔和的月光,欣赏着美景,人生之快哉。
乡村夏夜,是一首悠长柔和的诗。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慢脚步,静静地享受夜晚的安宁了。夜风仿佛一块凉爽的的轻纱,滑过肌肤,分外舒适,白天的燥热也一吹而散。
月亮升起来,我们姐妹几个央求着爸爸妈妈去房顶。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仰面躺在房顶上,夜空深邃,月光如水,星辉点点,人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界一样。海一样的夜空是人想象力的源头,屋顶上的月光,让人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我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夜空的一颗星,镶嵌在夜空中,与月亮毗邻,与群星为伴。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屋顶的月亮,似乎离我们近了很多,近得我们可以披一身月光而眠,或者枕一弯新月入梦。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亮最圆的时候,屋顶亮堂堂的。我和妈妈总是特别兴奋,我们大声喊隔壁的红艳,她们一家也在房顶上。笑语声在高高的房顶上传递着,分外热闹,这是乡村夏夜特有的景观,别有韵致。
夜色渐浓,一层淡淡的雾气围拢过来,袅袅如烟。院子里有一颗高过房顶的大槐树,婆娑的树影落到房顶上,月光也从叶子中间落下来。不远处,蛙声还在叫,田野里的草香弥散过来,夜风徐徐。渐渐的',乡村的灯火,一盏一盏熄了,只有月亮还亮着。屋顶上的月亮,真像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整个夜晚都是生动的。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这段时间,一对俊俏的燕子在我家的屋檐下筑起了爱巢,这不由使我想起来了小时候,老家房梁上的那对燕子,那个时候只是觉得好奇,看着它们进进出出的衔泥做窝,或者叼虫育子倍感亲切。有时候我望着它们,它们也望着我,我们好像在用眼睛对话。有时候听着它们呢喃,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而且那熟悉的声音,像小时候父母呼唤我的乳名般的亲切。它们对我一点也不陌生和害怕,甚至叫我怀疑,它们就是原来老家的那对燕子。
夜晚我总是很晚才睡觉,当读书或上网疲倦的时候,都会悄悄的打开房门,去看看它们睡了没有,有时候被它们发觉了,还能听到一两声亲切的叫声,那声音好像在叮嘱我早点休息。看电视或听音乐的时候,我都会嘱咐妻子小点声音,怕打扰了屋檐下那对勤劳辛苦的夫妻,亲密的恋人,远方的客人。妻子也不止一次的吃醋,说我对它们比对她还关心。
儿子也曾被我训斥过,我说这有灵性的鸟,它们在我们家安家筑巢,这完全取决于对我们的信任,它们相信,我们不会伤害它,而且还会保护它,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必须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哪怕是不会说话的鸟。这一辈子我们做了人,也许下辈子我们也会变成燕子,或者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爱护有生命的东西。也许它们前世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今生才来找我们,与我们共守同一片屋檐。
我这样呵护它们,不仅仅是它们承载了我对童年回忆和家乡的思念,更被它们的精神所感动着。
冬季到来之前,它们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路上要经过艰难的跋涉,甚至有的燕子会累死在途中,赶上暴风雨的时候,还会被淋死。我小的时候,有一次,一只小燕子从窝里掉了下来,父亲告诉我不要用手去摸它,否侧,它会因飞不过长江而被淹死,父亲拿了个木板把它送回窝里。那个时候总以为长江是如何如何的宽,它们的迁徙是如何如何的远,燕子又是多么多么的勇敢与坚强。有些人总是认为它们在躲避现实的恶劣环境,躲避残酷生活,而这种对生活舍生忘死的大胆追寻,何尝不也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敢呢?总比那些许诺‘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强吧!‘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燕子这种对人类的友好与信任,对前程大胆无畏的追求,何尝不是做人应该借鉴的呢?更何尝不是对人生完美的诠释呢?
深深的夜晚,我又在伏案写作,网上的文友为我送上一杯温馨的咖啡,心里暖暖的,一丝甜甜的微笑挂上嘴角眉梢,一种愉悦沁润着我的心脾、舒活着我的筋骨,我迫不急待的告诉朋友‘燕子落我家了’
蓝天上,翱翔的燕子飞得很高,有时突然俯冲下来,横擦过水面,尾尖偶尔沾了点儿水,水面上留下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慢慢地荡漾,好像物理课本上画出的无线电的电波。燕子落在电话线上,叽叽喳喳,电线酷似音乐书上的五线谱,燕子精美的叫声犹似弹奏着美妙的音乐。
中午回家走进门口的时候,我吃了一惊,两只燕子从我肩膀上方鱼贯而入,栖息在我家屋子后坡的檩条上,叽叽喳喳地叫。我惊奇地问母亲:“哎呀,燕子怎么飞到我们家里来了?”母亲很平淡地笑一笑说:“这还是去年在我们家垒窝的燕子,今年又回来了。”母亲是根据什么说的,这两只燕子究竟与别的燕子有什么不同,我到现在仍不得而知,当时也没有问个究竟。母亲如此说,大概也只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吧。
我所知道的是,当这两只燕子把我家作为据点以后,就和我家的人朝夕相处,出出进进一点儿也不避人,并且忙忙碌碌地开始筑巢。两只燕子有着明确的分工,有的衔泥,有的衔草,屋里屋外,飞进飞出。它不会在意我们的出行,有时会擦着我们的肩膀,有时会碰到我们的脸蛋。燕子筑巢的能力肯定不比今天盖楼房低,它们没有圆规,没有水平仪,但是,鸟巢的外观,椭圆形椭得非常地标准,外围砌成的每一横层非常平行,虽密密麻麻,但疏密有致。没过多久我就发现,通常双双飞进飞出的燕子,有一只却待在窝里整天都不出门了。我好奇地问母亲这是怎么了?母亲告诉我说:那是燕子在孵卵呢!
我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床头,仰头看着燕窝里的`燕子发呆。窝里的雌燕子露出尖尖的脑袋,忽闪着两只黑豆般的眼睛也在紧紧地盯着我。时间长了,它也许是累了,慢慢地闭上眼睛睡了。
不久,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只雌燕不见了,随即,燕窝里便露出了四个尖尖的小脑袋,他们张着红红的嘴,嘴边有一圈黄色的乳唇,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我惊喜地跑去告诉母亲:小燕子孵出来啦!
小燕子出生后,它们的爸爸妈妈就一刻也不停地出去觅食。四个可爱的小家伙静静地趴在窝里,等待着父母给它们送回来食物。当老燕出现的时候,四个乳燕就会伸长脖子,张着大嘴叽叽喳喳地大叫,这时候,老燕就会嘴对嘴把捕到的食物送进小燕子的嘴里。然后爱怜地看看它们的孩子,继续飞出去觅食去了。
日复一日,小燕子终于长大了,它们开始摇摇摇晃晃地攀上窝沿,忽闪忽闪拍打着翅膀。终于有一天,老燕子带着小燕子们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燕子飞走了,可是春天的味道却是越来越浓了。
我读了奥黛梨克伦毕斯写的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屋顶上的小孩》这本书后,觉得既有趣又伤感,但最主要的是它很真实,失去亲人的痛楚在这本出色的小说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屋顶上的小孩》的主人公无疑是薇拉和小妹。自从最小的妹妹不幸夭折后,她们全家就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为此小妹更是不再开口说话,家中一片混乱。妈妈自责没有尽责,孩子心情阴郁。于是来到了派蒂姨妈家中。小说就写了在派蒂姨妈家中的一天。
为什么小妹不开口说话,而情愿比画手势?用我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悲伤过度吧。小妹如此喜欢自己的妹妹,肯定也希望有一天那个小妹妹也像自己跟着姐姐薇拉一样成为自己的“跟屁虫”。可是现在却被突然到来的死亡夺走了。
姐妹俩为什么要爬上屋顶呢?她们是这样想的:宝宝去世后会上天堂,屋顶离天近,那么上屋顶就跟宝宝离得近些。她们忘不了宝宝!妈妈在家不停地画宝宝和天使在一起的样子,薇拉和小妹思念妹妹而压抑自己,终于在那一天爆发,她们登上了屋顶,坚决不肯下来。
派蒂姨妈是家中的权威,一切都要听她的。好心接了姐妹俩到家里来住,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派蒂姨妈一手包办,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高兴起来,可是恰恰相反,她的所作所为却和姐妹俩格格不入!这令姨妈非常气恼。
在屋顶上,通过霍伯姨丈,薇拉知道人在面对突然而来的悲伤时要“适时地学会坦然无惧地流泪”,学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爱。最后,一家人,包括派蒂姨妈,都无比地接近了对方的心。
我希望每个看了这本书的孩子都能推开封闭的心灵之窗,让屋顶的阳光照亮自己!
三月,我阅读了《屋顶上的小孩》,虽然故事很短,但是含义却很多。
主人公薇拉是个十一岁的女孩子,她的妈妈因为刚出生的妹妹宝宝夭折后,伤心到底了,她的姨妈派蒂决定趁着假期,把两个孩子(薇拉和小妹接到她家去住,好让她们的妈妈在家里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清晨,住在派蒂姨妈家的薇拉和小妹爬上了屋顶。此时此刻,两个女孩的心情沉闷。小妹从此不再说话。派蒂姨妈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女孩竟然与她格格不入,这令她非常气恼。好在有宽厚温和的霍伯姨丈巧妙地周旋在姨妈和两个孩子之间,才使得原已火药味儿十足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派蒂姨妈终于读懂了两个孩子的心,而这两个孩子也再不怨恨派蒂姨妈了。小没有开口说话了。姐妹俩盼望着早日回到妈妈的怀抱,而这一天已经到来。
其实,书中的派蒂姨妈是个太过典型的`角色,我们在真实世界中随处可见这类足以对照的大人。这种人热心肚肠,然而急公好义未必俱收实效,派蒂姨妈自认可以为孩子做最佳打算,不论选择玩伴、参加活动、衣着打扮,甚至饮料点心、每次吃饼***片数,她都有完善规划与不紊不乱的前置作业。她忽视薇拉真实感受,比如崭新昂贵的皮制凉鞋,其实让两姐妹磨破脚踝,比如精心挑选的玩伴,其实私下对小妹的短暂失语百般嘲弄。姨妈的善意计划,从另一个角度看,充斥成人优越感与控制权,是强势者假“同情”之名行操弄之实。难怪最后,薇拉不得不攀上屋顶,远离尘嚣。
故事尾声,姨妈“如果不能打败敌人,就加入他们”,困难地挪动矮胖身躯,和大家一起坐在屋顶。也许是危耸高度带来的不安感,让姨妈终于自承“我只是不想孤零零的一个人待在下面,我还是想和你们三个人在一起”。当大家在同一基线时,姨妈与薇拉也“化敌为友”,重新宽容看待彼此。
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起伏情节,“死亡”虽为故事起点,却非重点。不论屋顶或地下室,我们只是需要某个秘密角落,可以在遭遇悲伤时安静一下;当然,如果有真心奉陪者更好——陪着就好,不必急着列出长串拯救方案。
《屋顶上的小孩》写的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在故事中,薇拉的妈妈在薇拉的爸爸不告而别后,一人独立照顾三个小孩。接着,又一件令人心碎的事发生了,因为一瓶不清洁的水,而夺走了宝宝的生命。妈妈因此自责,小妹因伤心过度而失去声音。好心的派蒂姨妈,把薇拉和小妹接去同住,希望给薇拉的妈妈一个振作的机会;但个性与妈妈不同的姨妈,逼得薇拉爬上屋顶,在那看着日出,也在屋顶理出了头绪,与妈妈、小妹一起度过这段伤痛期,重新出发。故事让我萦怀的那种伤痛是需要时间来冲淡的,日子虽然黑色,虽然阴雨,还是要穿上雨衣,撑着度过,才能享受阳光普照的温暖。
为了庆祝燕子们筑成了燕子窝,我在旁边拍着巴掌鼓励它们,燕子们像领会了我的意思似的',“吱吱吱”地朝我叫着在感谢我呢。或许,在人类的眼里,一个小小的燕子窝可能并不起眼,但在我这颗幼小的心里,却认为它非常了不起。我认为,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窝,它代表的是‘燕子妈妈’辛勤的劳动和智慧以及‘燕子妈妈’博大的母爱。有了燕子窝,‘燕妈妈’才有地方哺育它的儿女们;有了燕子窝,‘燕娃娃’们才有一席之地安心地进食,不会受冻,并且可以顺顺利利地进入甜美的梦乡。有了这么多的理由,还有谁的意见跟我不一致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春、夏、秋季都过去了,冬季终于来临了,该是我和燕子们告别的时候了。当它们挥着翅膀跟我再见的时候,我把我的红领巾系在了燕子窝上面,我希望这些燕子明年春天还来到这里,我这个小伙伴在这儿等着它们!我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全世界的益鸟都有个窝,与人类共同珍惜这个美好的家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