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鼓励,因此在我的生活中也受到过长辈的鼓励,那次的事情,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一个红红的78分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惊呆了,不知不觉中泪水已经打湿了脸颊,溢出了眼眶。
这次语文单元考试,我竟然考出了自己一到六年级从未有过的“最高记录”——78分。我心中一片混乱,有点不知所措,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失败?……一个个问号从我的脑海中连续不断地涌了出来,一想到妈妈会举着一根长长的皮带来打我,我就害怕。
怀着忧郁的心情回到了家,我颤颤巍巍地把试卷递给了妈妈,可是妈妈一反常态,竟然没打我,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们不是有一篇课文,叫《才能来自勤奋》吗?”这句话就像一把锤子,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心灵。
是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阵子,上课时,虽然人在教室,心却总是游荡在外边,甚至还转来转去和前后的同学讲话。原本积极发言,现在却愣着等待别人的答案。
回到家,别提做那些自己买的习题,就连张老师布置的,往往还大打折扣,甚至想方设法瞒天过海。妈妈的苦口婆心,成了耳边风。我还尽和她赌气、顶嘴。哎,糊涂呀!这不,坠落低谷,自酿的苦酒自己尝了呗!
看着我丧且的样子,妈妈一反常态,给了我一句话:“女儿啊,人生呢总有起伏的,失败了不要紧,重要的事应该分析原因,防治在犯,一直以来你斗十分出色,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相信你。”
正是这句母亲的鼓励激起了我的信心,是我重新站了起来。
墙角的野草总能从石缝中钻出,那是刚毅;每一片竹叶都会垂下头,那是谦虚;蚂蚁齐心协力搬动比自己身体大上几倍的东西,那是团结。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想起,还真是这样。
穷人家的孩子很主动,每当家里哪里不干净了,就会拿起扫把扫干净;穷人家的孩子很乖,每当父母叫唤着让他们去干这干那的,他们从不喊累;穷人家的孩子很辛苦,每天要照管几个孩子,还要陪父母去种田,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
而我们呢?坐在家里,等着父母来帮你做一系列小事。每天早晨上学,就等着父母来帮我们整理书包,穿好衣服,让父亲做专职司机?我们难道是一个公主王子吗?穷人家的孩子生活的大山,家庭的担子也过早地、沉重地压在他们尚且稚嫩的肩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懵懂中学会坚强,在撒娇中学会感恩?
可能我们还会为父母所炒的菜,不合口味,大喊大叫;还会为父母不给我们买一些心爱的小玩具而不依不饶。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父母所对我们的好,并且早以习惯了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会忘了感恩,忘了说声“谢谢”。
当爸爸在灯光下为我们检查作业时,当妈妈清晨六七点给我们做好早餐时,当姥姥在严寒下为我们清洗衣服时,我们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句小小的感谢,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我们早应该在幼稚中学会坚强,做泥流中顽强不屈的石柱,险滩中的石块,面对让人畏惧的计时跑,我们绝不退缩;面对家人给予我的“爱”,我要用我毕生的精力去学会“感恩”,同样用爱去报答他们。
长大的道路,也许曲折,但依旧光明!
我学钢琴已经有4年多时间了。最近,我在学弹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曲子。里面的音多而“乱”,总是让我弹到哪里都不知道。
星期五晚上,我又弹起了那首曲子。我慢慢地弹着,时而浑身轻松,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嘴里喃喃自语,时而嘴里唱着歌谱。
“这个弹错了,这一段节拍错了。”我自言自语道。我的手指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抬手,一会儿放下,仿佛在钢琴键上跳舞。
可是弹到中间,音就变得很快,我便会用错手指。那里也是我最不熟练之处。弹了十几次,我一直都没弹对,我便懊恼地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妈妈发现了,立刻走过来,说:“起来,再弹几次,主要是你不熟练造成的。你慢点弹,相信你能弹好的!”接着拍拍我的脸,便走了。事后,我便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起来。星期六到钢琴老师那儿弹琴,没想到得了个“优等”。这让我非常开心,也充满了自信。
我知道,妈妈这几句话,虽然简简单单,却鼓励着我前进,让我也充满了自信。在我有困难时,妈妈总能让我“站起来”。我希望在我做妈妈时,也像妈妈一样,使自己的儿女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而能勇敢地接受挑战,最终站在胜利的舞台上。
看了《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这篇短文,我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不分中外,在人们的观念中,恶便是恶,恶的狰狞可恨一无是处。善即是善,好的没有一点缺点。丑就是丑,无一美点可言。美就是美,无一缺陷可挑。
就像短文中的那个即将赴刑的年轻人一样,恶便是恶,怎么能说一个恶人长的美呢?其实,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事,都要本着唯物主义思想,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像《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便存在这样的问题----写诸葛亮便是天下第一能臣,写关羽便是天下第一忠义之士,写曹操便是天下第一奸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不做错事,是不可能的。为了生存而做的无损原则的“坏事”是可以被原谅的,与其背着负罪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文中的年轻犯没有做到这点,他也许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以至于走向刑场,可就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刻听到老太太的一句话,让他含泪向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并大声对老太太说的那句话,足以说明这个年轻人什么?悔恨已经晚了。
而我此时想的更多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现在教育学生,仍然是学而优则仕,一切以分数为准。学校分三六九等,分快慢班,学校之间恶意竞争,以各种优惠条件作诱饵招来成绩好的学生,有点还不惜重金。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虽然提高了升学率,却扼***了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可塑性。那些被分到慢班的学生,基本上就破罐子破摔,从思想上彻底松弛下来,从根本上失去了努力的信心和动力。
难道这些孩子就是笨孩子吗?错了,他们很想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孩子们最可信任的是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将是他们全部的动力所在,而恰恰是孩子们所依赖和信任的父母和老师们,除了责怪和埋怨便没有其他更正确的引导鼓励。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其实起到比老师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你们的言行举止将更为直接和深刻地影响到孩子。有的父母根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扼***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一些赞许,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也许这样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美丽。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他们就像一盏盏指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像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我心中的大门;像一颗颗种子,撒向我童稚的心灵。其中,吴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就像是在我的脑海里印下的疤痕似的,难以抹去。
记得在前段时间的期中考试,我取得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那张数学试卷并不难,只要细心一点都能取得满分,而我却取得了96分。试卷发下来后,我望着那鲜红的分数,不住地责怪自己。顿时,悔恨、埋怨、委屈等各种复杂的心情齐头并进,交织在我心头。就在我最失落、最无助的时候,吴老师出现在我面前。她亲切地对我说:“怎么啦?还在为这分数不开心吗?”我点了点头,吴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别灰心,这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人的一生要经历的磨难多着呢!如果你连面对这小小困难的勇气都没有,那你将来怎么在这困难重重的世界中生存呢?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抬起头来,不要被困难屈服,要勇往直前。你要时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听了吴老师的话,我心想:“老师说得对,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不应该向困难低头。”顿时,我重拾信心,燃起了希望之火。我信心十足地对吴老师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会更加努力的。”吴老师听了,微笑着点点头。
吴老师,我真感谢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的,因为你的鼓励,使我学会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报答老师和父母!
最近我阅读了《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鼓励和宽容》这篇文章,在文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鼓励和宽容读后感。“宽容学生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无言中让人感受到来自道德的约束。对孩子性格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用斥责和粗暴的态度去刺激他们,毕竟他们都还是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帮助。”文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最简单的讲,我读这篇文章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
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都应该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这样才能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就非常注重去宽容和赏识自己的学生。
我一贯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嫉“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我们老师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认识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特征,认可他们这一时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是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而是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少年天性,再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教育生涯中多一些宽容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