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个别(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总到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①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牢记】总之,无数次的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动手种大蒜。我们先找来一个不用的塑料瓶,然后妈妈帮我剪去了上半部分,留下下面一半,接着我往下半部分里倒了一些水,最后只要把大蒜放进去就好了。看着刚种好的大蒜,我的心里就盼望着它快快长大。
第二天,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大蒜。我发现大蒜长出了一点点嫩绿的小芽儿,和铅笔尖一样大小。真奇怪呀!还有瓶子里的水少了许多。正在我纳闷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说:“水被大蒜的根吸走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不知不觉地已经过了三天。大蒜好像吃了兴奋剂似的,一个劲的向上长,顶上还开了一个小叉,从中间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
又过了好几天,在看到它的时候,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大蒜吗?就几天的时间,它居然和韭菜一样长,我感觉太神奇了。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大蒜已经长的很高了,妈妈告诉我它可以炒菜吃。
大蒜虽然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植物,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强,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下都可以生长。它坚强不屈的品质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半个月前,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大蒜,把蒜瓣一个一个扒开,用牙签把它们串成一排排的,再整整齐齐摆到装有水的盒子里。它们发出芽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好期待啊!
过了差不多一天,就长出了像胡须一样的根,可爱极了!我摸了摸根,感觉有点扎手。
第三天,绿色的小芽基本上萌出了。最高的已经窜出5厘米了,最矮的还不足1厘米,只是有一颗蒜仍然没发芽,好奇怪啊!妈妈说它的皮太厚了,得再使点劲,芽才能钻出来。我盼着它快点长出来。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蒜苗长高了多少。到了第八天,蒜苗已经长得很高了,看起来葱葱郁郁。大部分蒜苗都分了三个叉,我忍不住吃了一口,哇!好辣!
今天是第十四天了,蒜苗长得又高又壮。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根,已经很长很长了,相互缠绕在一起,看上去像厚厚的坐垫一般,白色的蒜瓣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晚上,爸爸用我种的蒜苗做了一道蒜苗煎鸡蛋,吃着我亲手种的蒜苗,格外的香。
通过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我发现蒜先长出根,再长芽。而且,根又密又长的蒜苗一定又高又壮;反之,根又稀又短的,一定又矮又细。
老师布置了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作业:“今天回家种蒜,写写你观察到的大蒜的生长过程。”于是,我一放学就狂奔回家,开始种蒜。
首先,我挑了一头又白又胖的大蒜,接着,妈妈又帮我用可乐瓶做了一个大蒜的“泳池”,我把蒜放到它的泳池里“游泳”。大功告成!我的大蒜会长大吗?我的大蒜会长成什么样子呢?我可真期待呀!
第二天,放学后,我一进家门就急匆匆地去看大蒜长大了没有。我惊喜地发现,大蒜底部长出了白白的根,就像一条条细线,密密麻麻。蒜苗冒出一个绿色的小脑袋,张望着四周。
第三天,蒜苗长得高了一些,一根根的簇拥在一起,就像微缩版的大葱。根也长得更茂盛了,仿佛很快就会占领整个游泳池。
第四天、第六天,我的蒜苗不断长高,简直是“疯长”!
第七天,小蒜苗终于长大可以吃了,我亲口品尝了还长在水里的生蒜苗,辣得我团团转。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生蒜苗跟熟蒜苗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后来爸爸还用蒜苗做了丸子汤,非常美味。
能吃到我亲手种的蒜苗,享受劳动的成果,心里可真高兴呀!
园子里有些地,已经被我用锄头翻了N遍了,原本不适合植物生长的黄土地已被我翻黑了,也有了些小昆虫,可是我总觉得少了点儿东西……对了!种植,我突然想种点儿植物。
我打算种大蒜,因为它容易存活。我"命令"妈妈拿来了发芽的大蒜头,剥去像纸一样的老皮,把连在一起的一瓣瓣的蒜仁扳开,因为有好多大蒜头,剥了好长时间,大蒜的气味刺得我直流眼泪。我边剥边想:“到时候,我用小花铲在地上画几条线,把蒜仁都沿着线插上去。”
终于剥光了,一共有五十九颗蒜仁。“实在太多了!”我自言自语。的确,光是剥蒜仁已耗费了我极多的时间,现在还要一颗一颗地种下去,还不累死我!
为了减少劳动量,如果把小蒜仁当一颗大蒜仁来种,显然是不可行的,我便把两颗小蒜仁当作一颗大的种,这样也使有限的土地够用了。后来我发现院子里的土质疏松,干脆把挖坑种蒜改成把蒜仁直接插在土里。不一会儿,我就把蒜仁全部种光了。
望着和谐的、宁静的、春意盎然的院子,我开心极了。
记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阳台上种大蒜头。
可是过了几天,三个蒜头一点也没变化没有长一点儿芽、没有长一片叶。我非常疑惑:是不是大蒜头坏了?于是我挖了一个大蒜头出来,为什么大蒜头有这么长的根呢,怎么还不长叶子呢?大蒜为什么先长根?而不是前长芽呢?应该从头到尾才对啊。难道是地球的吸引力把根吸出来,还是大蒜的生长出了问题,还是我迷惑不解。带着这些问题我又种了几天,准备种完后一起研究。
这时大蒜头已经越来越大了:从一开始的没有芽,到有一厘米的芽,到有好几厘米的叶子这对大蒜头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呀!妈妈说:大蒜先长根是因为要吸收营养,根长得多,营养吸收的成份就越多,营养多了,芽才会出现。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反复多遍,现在这个极其困难的问题终于可以逃脱我的脑海了。
前几天,妈妈从厨房里拿出几头已经发芽的'大蒜,然后找来一根细铁丝。我好奇地问妈妈要干什么。妈妈笑着回答说大蒜都发芽了,扔掉太可惜,她要把大蒜种起来。“种大蒜怎么还需要铁丝呢?我来给您帮忙吧!”我边自言自语地说,边拿起一头大蒜剥起皮来。
几头发芽的大蒜,眨眼就被我剥好了皮。这时,我看见妈妈把剥好皮的大蒜按照一定的方向一瓣一瓣地串在细铁丝上。“咦,大蒜怎么这样种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正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只见妈妈两手一扭,把串好的大蒜折成了一个圆圈圈,接着,她拿来一个圆形的浅瓷花盆,里面放了半盆清水,然后她把串成圈圈的大蒜慢慢放进花盆里,“奇怪,刚才还东倒西歪的大蒜,现在居然都手拉着手站成了一圈,嫩绿的小手都直直地向上举着。”这时,妈妈笑着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用铁丝把它们串起来了吧?”我使劲地点点头,原来种大蒜还有这么多学问啊。“当然喽,冬季水中种大蒜,不但可以做盆景,等大蒜苗长高了,还可以做菜呢,味道可鲜了。”妈妈边说边把大蒜搬到了阳台上。
“哈哈哈……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啊!”我笑着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