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爸爸提着堆五艳六色的东西回到家,兴致勃勃地说了一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晚饭吧”。在一旁的妈妈连连叫好。而我一蹦三尺高,从爸爸手中抢过袋子,风一般跑进厨房。“首先,我们要把菜洗一洗,才行哦。”妈妈学着美食家的口气说。接着演示给我看。我也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准备洗菜了。当我还没有把手放到水里,就传来爸爸的声音:“不行、不行,不洗手怎么行呢?”。我像一只听话的小猫咪一样,乖乖去洗了手。然后继续洗菜。还没有洗一分钟,妈妈又开始唠叨“怎么可以这样洗菜呢?你看看,菜都被你洗成什么样子了”“哦”我听话地照着妈妈的去做。“等等等等!菜都洗到池外面去了”爸爸又在说。我叹了口气,重新洗起菜来。“你呀,你呀,池子外面都是水,这是在洗菜还是在学游泳呀”。老妈的话总是说不完。我不耐烦地大叫一声。“老爸老妈,你们有完没完呀!”他们好似没听见一样,像收音机一样继续唠叨。我的老天,我内心崩馈了,我的耳朵都快吵炸了,可笑的是,都快30分钟了,我连一根菜都没有洗干净。“算了算了,还是我来洗吧”妈妈说。太好了,终于解放了,我就像一只小狗摆脱绳子一般兴奋,趴在沙发上笑过不停,简直无法来描述当时的情形。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爸爸妈妈为我做饭做菜不容易,我也要学着做菜。
前两天我读了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教材《百合花开》中的一至四课,其中对《西湖的绿》这篇文章最为喜爱。
通过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上尤为细致,他从西湖的各种各样的绿到观鱼港的另一种绿,每一种绿都写得那样细腻,那样生动,如有的绿的发黑有的绿的发蓝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只是一个绿字,竟也写出了因绿而使各景点呈现出的`的不同气势,仿佛让我们也融身到了那些绿中,也徜徉在西湖的美景之中。
我从没有去过西湖,但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到自己好像也到西湖游了一趟,亲眼看到了西湖的绿。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最大的原因就是作者的文章写得美仑美奂,精辟的用词,优美的句子,文章还运用了比喻、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不难看出,作者将自己对杭州西湖的喜爱真正融入到了文章之中。
读了这么美的文章,再联想到平时自己写,即使观察到了事物的各个方面,在写时也只是三两句话就完事,即使知道有些好词、好句在文章中能用上,但也不会灵活运用,不象在《西湖的绿》中,作者就引用了我们上学期所学的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我目前在写作文中最欠缺的。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想,在今后写作文时我也应该把心沉下来,用心观察事物,学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即便已是金秋,即便温暖不再,溱湖的绿依然没有多少消减的样子,依然翠绿如新,恍若盛夏时的那片浓绿,热烈而兴盛。耳边还能听到残夏余留的蝉音,莫不是这蝉误将满目的盛绿当作了绵延的盛夏?即便气温骤降,也要满怀一腔热情唱响一林翠绿。
沿着水面上的木板一路向前,水中隐约浮现出一片绿影。四下望去,除了远处一丛突兀而渐渐泛黄的芦苇外,应该没什么东西可倒映在水中呈现那般的墨绿,真是奇哉!不知谁喊了一声:“水里有鱼!”我忙跑到水边,定睛一看,可不是,水中几尾几近透明的`约有一寸来长的小鱼正悠闲自得地在水中窜来窜去,怕是我的动作惊动了它们,它们忽地一摆尾消失了。我揉了揉眼睛,鱼儿确实没了,水中依旧一片墨绿。临近岸边,一条小船无声飘过,荡开了一圈墨绿的涟漪,水下的墨绿俨然活了!细细一看,那本不知游窜到哪儿的鱼儿一下子从墨绿后游出来,那墨绿则懒洋洋地晃着,现出了它的原形,那是一大片沉寂在水底的水草。
告别墨绿,穿过比人高的芦苇,又是一处水光粼粼,只是水中少了墨绿,多了清澈。水光晃动,一枝枝傲立的残荷倒映水中,分外显眼,“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也就是这个样儿的吧,荷叶虽然已半黄半绿,但那挺立的茎依然透着不屈的绿,是那最圣洁的颜色——对生命的珍爱,对繁华的留恋,对严寒的抗逆!人生本当如此,区区挫折岂可就此断绝那份前进的勇气。荷花虽败,傲骨犹存,绿意仍在,因此那一塘颓败的荷枝竟也那般令人赏心悦目起来。
漫步溱湖,入目皆绿,浅绿、翠绿、墨绿,皆是欲去还恋的生命之色。
躁热的温度像抽出的细丝缠络了空气的每一个角落。土地上蒸腾起一簇草木的腥香味。湖水显得饱满。余溢而出的湖水满过了岸边囤积的石头,又缓缓滑落,在石头上留下一层淡淡的隐匿的光泽。
湖面像隔了层模糊的水气,氤氲弥漫的湿度紧紧粘在浅滩的水草上。水草在逼仄的湾沟里任凭湖水推动。在铅色沉重的云朵上,阳光兀自穿越了天空悠长的曲谱,把光一点点揉进湖水。湖面上的金光闪耀。圆圆的水纹延伸开来,“叮咚”,水珠在水草尖上下落,草野蹦跳起来,水珠特有的.清脆响声,迷恋着耳廓久久不肯散去,响起朦胧的回声,“叮咚”,“叮咚”,“叮咚”……没有落雷般的轰鸣,只有轻快的跳动的节奏。
湖水的绿由深及浅往周围扩散。墨绿,翠绿,葱绿。澄澈,恬淡,绮美。雨后天清,湖面落花返香。碎的一片,一瓣,随波逐流,煞是陶醉,迷人芬芳。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解已哲暑假里,我阅读了中国当代作家宗璞的散文《西湖的绿》,这篇文章十分优美,写出了西湖的很多种“绿”:绿得幽、绿得野、绿得闲……都写出了绿的性格。“幽”透出黄龙洞绿得幽静和深沉;“野”则写出了屏风山绿得十分惹眼,有一种张扬的感觉;而“闲”则刻画出九溪十八涧绿得十分清新、清清爽爽、让人看了心里十分舒坦。作者这几个词用得太妙了!“心旷神怡”和“这一片绿色的影中”又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形容青苔,作者用了“绿茸茸”、“鲜嫩”二词。
“绿茸茸”让人觉得充满生气、“鲜嫩”则刻画出青苔的水灵、娇小、可爱。用词相当精炼传神。形容水珠在荷叶上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作者用“翩然起舞”而不是“翩翩起舞”,在我看来,“然”这个字表达了伸展双臂即将要起舞,让人有一种想象的空间,十分恰当。
这篇散文十分精炼却也十分注重细节描写,把绿色写得很灵动,而且“千姿百态”,用词精妙而准确,语句优美又富有诗意,而且把景色描写得很细致。例如作者描写青苔的形状,“如耕牛,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描写得相当到位,这也说明作者观察得十分仔细和认真。
《西湖的绿》整篇文章写得都是景,从那些优美准确的字词中,能出作者认真的观察、细心的思考。真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这篇美文也激起了我心中对西湖美景的神往: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什么时候我能与这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来一次亲密接触呢?也许,就在这个绿色的夏天……
随机我们一家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捕鼠活动,最后我们锁定了三个老鼠出没的'地方:大阳台、小阳台以及外公外婆卧室的床底。
一个月后,我放学了,正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突然听到外公一喊:“快来啊!老鼠在床底下。”我赶紧跑过去,看见外婆已经拿来了扫把,我把床底下的东西搬出来,再接过扫把,在床底下拼命地扫啊扫,外婆也拿来了另一个扫把,也在床底下扫啊扫。过了一会儿,外公说:“别扫了!老鼠会”吸“的。”我思考良久,不得其解。“吸”是什么东西?后来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吸”是指老鼠扶着在床底上,牢牢固定住。
从那以后,爸爸买来了强力粘鼠板抵抗老鼠,并把它放在阳台上。日复一日,我等得快要不耐烦了。终于,在一天我放学后,外婆笑眯眯地说要给我一个惊喜,让我先猜。我猜了很多,全部都不对,最后我只好让外婆来揭晓答案。外婆让我去阳台,去了那里就知道了。我半信半疑地走到阳台,一眼就看到了粘鼠板上的一只老鼠,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打量老鼠。之后粘鼠板又粘了一只老鼠,不过,我还是忧心忡忡,担心老鼠的再次出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