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叫《远远的村庄》,像是写给大人看的‘小人儿书’,书里除了温暖幽默的文字,还有作者亲手绘制的插画,展现了一段高尚又纯真的童年乡村生活,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远远的村庄》,感觉很短,又感觉很长,因为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小时候、自己的村庄。逢着那些熟悉的片段时,会心一笑;逢着意外的片段时,哈哈大笑。
这本被细节填满的书,沉下心来,慢慢进入,会被书中像珍珠般圆润的文字和笨拙又真诚的插图打动 ,不由的笑,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想起了一些又傻又天真的事。春天抓小蝌蚪养着,却怎么也看不到它们长成青蛙,夏天拿着长棍搅合了一堆蜘蛛网,漫山遍野地黏蜘蛛,秋天则欢悦地去摘红柿子,冬天傍晚窖了红薯,与小伙伴们相约晚饭过后来挖,于是匆匆吃了饭,第一个来到地里挖熟了的红薯。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只是支离破碎的一些,但每一件事都记忆犹新。在乡村田野里,在稻谷熟了一茬又一茬后,我们踩着泥泞的田埂,渐渐长大。
作者说: “ 我希望我即使走不动了说不出话了眼神不好了还能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还能惊叹雨点落在瓦片上,还能听到春天花开的声音,感觉到冬天雪花的温柔,还可以被 “ 像在墙上钉钉子 ”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震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但愿长大的我们仍能有一颗童心。
《遥远的村庄》是讲在刘 亮程的“村庄”里。那里人花共笑,人虫共眠,人畜共居。读刘亮程的村庄。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来路”。“我自哪里来?”这个永恒的命题在这里可以找到部分的答案。我们都来自村庄,来自那个遥远的村庄。因此,当我们融入城市回眸早已逃离的村庄,我们会发现,我们已失去了许多,比如本色、自然、静观、默想、独处、从容、达观、感喟……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印迹。我们还能拾回吗?
这本书让我们去思考,让我们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思维,发现以前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遭到动摇,她唤醒了一个体内的另一个生命——刘叔叔的文字实有闷棍之效。
物欲之心、功利之情,在这个被唤作刘二的笔下顷刻被扫荡干净。所以阅读的时候,便只剩下了遗世独立的清幽与一种踏实的归属感。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从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出发,抵达一个仅有“一个人的村庄”,那将有多远。
据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从“现有的文化体”就如每一座现大化的大都市,都是现代文明合力的结晶。作为“文化体”,我们身上至少具有这样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认识最好贵的身命体,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因此,“万物”与“我”的关系是“我”主宰“万物”,“万物”为“我”所用。这个思想终究还是会有改变的。“遥远的村庄”所呈现的阔大、舒展、自在的天地,对所有生命关注、关切、关怀甚至热爱的情怀,以及无视一切无生命为有生命的包容、宽容甚至感激的胸襟,让我们有了一面映照的镜子,有了一面反思的“壁墙”。
在洪水中逃生的`人,又回到了那个小村庄,看见村庄里什么都没了,在眼前的只是一片裸露的土地.一个人说:“都是你们把树砍了。”又一个人说:“那你没砍吗?”他们吵了起来,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吵有什么用,又帮助不了小村庄,你们应该种多点树,不然,下次洪水来了,那怎么办。”
他们开始种树了,咦!石头怎么那么多呢?原来是洪水把沙子冲走了,可是这些石头太重,所以留了下来。一个女孩说:“我们可以用石头盖房子,那房子不就更结实。”
他们开始盖房子了,不久石头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美丽的房子,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
他们又开始种树了,种树可真累,他们种了一棵又一棵……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增加,裸露的土地不断减少,空气变得更新鲜了;不过没有柴怎么做饭呢?那些人可聪明了,他们用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和树枝当柴来做饭,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清晨,淡淡的阳光在天上显得比较美丽,空气笼罩着刚睡醒的村庄。
自己一人走在已绿树成荫的山上,忘记世界,忘记自我。听着林俊杰的《江南》。仿佛自己身处那美丽的仙境,山中的一条小溪。
渐渐的太阳从东边升起,阳光颜色变深。村庄渐渐的让这光所照醒。村民做饭的烟又再次笼罩了这一清醒的村庄。那孩童们的笑声再次呈现出在这乡间。村名吃完早饭,即开着自家小车,去自己的麦田里去丰收了。
就像周杰伦说的吧,我们遇到困难不能哭,萤火虫会带着我们解决困难。这村庄的夜晚是最美的,夏天萤火虫漫天飞舞;蛐蛐的'声音就想肖邦在弹奏;令人们在炎热的夜晚能听着琴声睡觉。
村庄历史比较悠久,传说我们这村的一颗很大的槐树就过一个八路军。树的底部有一个很大的窟窿可躲进四人,当初正是这窟窿让一八路军躲进了去。躲过了一劫,活了下来。从此我们村的名字就叫槐树底。
这就是我笔下的村庄。美,美的无法形容。闭上眼,享受着那肖邦的琴声。( 文章
我的奶奶家住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的景色一年四季都很迷人。
春天,这里大地复苏,万物苏醒给大地披上了绿色的衣裳,门前小河里的水慢慢的流淌着,一群群小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上长着许多杨柳树。
夏天,大树上的叶都很茂盛,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绿色的云朵。树上不时的传来知了欢快的歌声,小朋友也聚在一起,在小河里游泳,好玩极了!
秋天,稻谷哥哥金灿灿的,风一吹翻起了金黄的波浪;玉米弟弟笑弯了腰;苹果妹妹露出了她那娇嫩的脸颊……,到处是一片收获的喜悦。
冬天,雪花飞舞,小朋友们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小河结冰了,小朋友在上面玩耍、有的溜冰、有的做游戏,一片欢歌笑语的。
怎么样?这就是奶奶的美丽小村庄。
在一个平凡、宁静的小镇里,人们和和美美,那儿就是我可爱的故乡。
每当晨光熹微的时候,人们都早早的起来了,在滨河路边徘徊,呼吸着新鲜空气。老人们、姑娘们在这儿练太极、舞剑、跑早操,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好不热闹。当阳光一点一滴地洒向大地时,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走进美丽校园,从校园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晶莹的露珠在草尖儿上滚来滚去,好像也听的津津有味呢!
太阳徐徐上升,霞光四射,这时,滨河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大多都在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里,商贩们扯着嗓字吆喝着,想多招来一些顾客买自己的货物。消费者呢,左逛逛右瞧瞧,提着个菜篮子在市场里穿梭着。在这一片热闹非凡的吆喝声中,还夹杂着顾客们爽朗的笑声。
傍晚,落日像喝醉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到了河的那一边。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这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家乡的黄昏是恬静的,路边的花草都在晚风中安静的睡着了;家乡的黄昏又是热闹的,在河边洗衣服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些老婆婆还在这里练腰鼓,“咚打咚,咚打咚”,清晰悦耳的腰鼓声划破了夕阳的宁静。
太阳落下了山,夜幕来临,月亮高高地悬挂在深蓝的空中,星星眨巴着眼睛看着人们。每当这时,滨河路上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给美丽的滨河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彩衣,使它显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外公的家在安吉大王山,每逢节日、放假,我们都回去住一段时间。每次去的时候,我都是兴致勃勃。
来到了外公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外公家那富有风趣的、用泥瓦搭成的房子,白墙黑瓦。之后又瞧见门前宽敞舒适的院子,必不可少的蔬果种植地占了很大一块地方。一派十足的山村田园风光。
外公家是在半山腰偏上一点的位置,这里住着不少的农民,所以从这里向山的方向看看,满山遍野都是分割清晰的田地。农民们是从这田地里体现他们的辛勤:一块块的田地,清爽而柔美。因而绿、黄,这两种颜色盖遍了山坡。那一块块的田地,有着许多的果实,有些是掉瓜,有些是蔬菜、还有些是水果。可真够丰富!到了秋天,果实一个个饱满、结实了,这里的农民们也在不停地采摘果实,既忙碌有开心。
如果有条件,那么,鸡鸭就是必需的牲畜了。它们可不像城里的动物,成天关在笼子里,过着孤独的生活。它们整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从一大早开始,就是一群“野鸡鸭”了。四处闲逛是它们的主要的悠闲称呼,母亲会带领孩子们一会儿到竹林中觅食,一会儿到小溪边嬉戏,一会儿到自家中舒服的睡上一觉,一会儿还会到别家去串串门。而大雄鸡却目中无人,它踏着方步傲慢地走在竹林中,就好似一个竹林检察员。当然,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它们会逃走,因为它们成天在这么悠闲的过日子,根本也就没有逃走的念头了。
牲畜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可农民们却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也当过一回农民。
从清晨开始,首先要给菜园里的'蔬果施肥,然后再拿一些成熟的蔬菜,做一顿简易早餐。吃完早餐后,就开始正式农活了。背起锄头,拿好篮子,我们上山挖笋、采茶。上山的任务完成后,又是采蚕豆、青菜、丝瓜、萝卜、葫芦,别有番感受,既累又乐。毕竟,自家种的东西丰收了,就是开心!
忙完了一上午,也饿了。我还不停催促着:“我真饿,可以开饭了吗?”终于,一盘盘地道的农家菜端上了餐桌。我们吃得特别香。
一晃眼,中午过去了,下午来了。大家休息在院子里,聊聊天,喝喝茶,又是几小时过去了。然后去别人家排拜访拜访,聊会儿天,晚上也到了。接着做饭、烧菜,晚饭又端上了桌子。
吃晚饭,我们又坐在外面,欣赏着城里欣赏不到的风景,呼吸着乡下特有的新鲜空气,真是无比舒适!我们意识到自己舒服的模样,都不禁笑了。
是啊,山村风光,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