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清河空间共存文43篇,小集名字取得蛮好听。如《文化之旅》、《社会万象》、《无语泪流》等,一个小集像我们传递一种思想,情感的、生活感悟的、对社会现象思考的。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看清河的空间。那个十多年前与我相互讨论文学的男子的印象逐渐明晰起来。
感伤的清河。据清河自己说,《今夜,我想流泪》、《我的忧郁》等文章都有一份浓浓的悲伤。“那缺少生命幻想的枯涩土壤,怎随得了多年的寸断肝肠”、“在无比幸福的你的家里,脉脉的温情比之于我的清秋冷冷的相思更加温暖。”等句子,将一个敏感而多情的邻家大男孩完整地展露在我们面前,并非无病***,没有娇柔造作,这和清河平时走路慢吞吞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了解一个人不能光看表象,深入内心,发现的又能是另一方天地。清河的情感文章显得很深情,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我可以这样说,没有深厚的.感情断然写不出如此深情的文字。感伤的清河并非是想占有某个人的感情,而是用发自肺腑的,真诚的,不求回报的情感,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以此来安慰多情的魂灵。
深刻的清河。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清河的随笔。《桌子上放着一瓶二锅头》、《灯下漫笔》、《周末随笔》这几篇文章我至少看过三遍。在写国家级优秀教师唐映祥的两段话里,我是拍案叫好。他穷经皓首,苦心孤诣的吟哦,抵不过超级男声的一声尖叫。但他那么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哪怕一句并不得体的奉承,也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只是,没有人给他,他注定卑微地活着,活在别人的难以理解的痛苦与寂寞里。”“没有任何人会关注他,没有任何人会真正同情他,他所有的痛苦如同风过湖面,在别人心里波纹都不会留下一个。所以,他注定本能地活着,木讷地接受着别人的掌声。”因是我与清河都是教师出身的缘故,我非常能体恤清河写这段文字里内心的悲悯。博学多才的清河注定有他自己的思想,评余秋雨那话:“最后,说说我的观点,不希望余秋雨开博,也不希望他在凤凰卫视搞什么《秋雨时刻》,只希望他好好写书。”这话似乎赌气,却是一句天大的实话,我欣赏清河这种率性而为的坦诚。
纵观清河日志,总的感觉像是在萧瑟的秋天的树丛中漫步。不时有些暗红的、深黄的叶片从树枝上飘零,但那些叶片脉络清晰,色泽鲜亮,具有鲜活的生命,绝非是干枯的树叶。每看清河的文章,恍然与一个多情的智者对话,对话的时候,内心空灵,仿佛步入太虚幻境,回到万物原生态之初。在清河的文字里,我常常能找到与之共鸣的东西,在清河的文字里,我常常梳理自己、反省自己,因而能感受到“真我”的存在。
除了有些伤感之外,清河的文章是耐读的。而这感伤、深刻便是清河的风格。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的河像一条轻柔的飘带,从故乡的南北两岸间蜿蜒穿行;它又像一位来自远方的.采风者,记录下两岸秀美的青山和阡陌交错的原野。它是故乡那片土地的动脉,用沸腾的血液灌溉着原本贫脊的土地;它是联系家乡人民的纽带,上中下游的龙潭人因共亨一江水而构建了龙潭的和谐。
那是一条迷人而又热闹的河。河水真清澈呀!站在太阳下面往河里面看,河水是那样的晶莹剔透。由于河水是那么的清澈,我们站在岸上面就能够望见河里的游鱼。有一些鱼身体不大,可是眼睛却非常大,尾巴也很大,真可爱!它们在水中玩耍。一阵阵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波纹。那波纹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好象在一起做游戏。你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河。它是多么迷人,多么热闹啊!欢迎你们来游玩!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清河坊是一条步行街,有各种各样的店,一家挨着一家,造型都很像古代的建筑,和我们南京的.夫子庙一样。我们看到了有卖草药的中药店,卖牛皮糖、麦芽糖的小吃店,妈妈还特地带我买了一盒好吃的牛皮糖,我一下子吃了好几个,软软的,真好吃!当我们快走到尽头的时候,看到在路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金色弥勒佛,他身上有很多小人儿,个个只有手掌那么大,在他身上玩。我也摸着小人儿照相。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叫铜屋的屋子里参观。墙壁、台阶全部是用纯铜打造,屋里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陈列着各种铜制品,在一个房间里我还看到了一个皇帝的宝座,很惊喜,赶快坐上,摆出一副小皇帝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玩完铜屋,我们看到对面小山上有一座崭新的建筑物,走近一看,原来是杭州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我们就进去了。
博物馆里面有3层楼,每层都有三、四个展览厅。我们看了一间又一间,有陶瓷制品,雕刻品等等个个都是精品。我们来到一个房间里,看到好多古代的铜板、大洋,大洋上还有人的头像,铜板都放在一个个罐子里。我们在邮票馆里看到很多邮票,我点一张,大屏幕上就有它的资料,好玩极了……看完了博物馆,我想如果我家也有几件宝物的话,那该有多好呀!因为要坐高铁回家了,所以我们就赶去了火车站。杭州,再见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