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叶落飘零,凄凄惨惨,迷迷漫漫,无数个春夏秋冬,记载着我们同窗好友的美好回忆。
繁盛的六月,回忆的六月,憧憬的六月,它让我们忘不了母校的孕育,忘不了恩师的教诲,忘不了同学的抚慰,忘不了,忘不了一切的一切。
花开六月,它让我们留恋起慈祥的母校,是它用充足的智慧和历年的,培育了我们,她是我们长大的乐园,它用强壮的骨骼勾勒了智慧的结晶,让一个个天使般的精灵发挥自己的潜能,环境往往影响着成长。母校沙中多年来之所以培育愈来愈多的人才,离不开它的勤劳,它的奉献,它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让血的脉搏源远流长。从儿时到懂事,我一直视母校为我的“精神家园”,它不仅传授我们无尽的知识,更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更懂得怎样立足社会,奉献社会。
严谨的恩师对我们的教诲更是汪洋一片,他们不用严厉的惩罚,呵斥的教育,而是用耐心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爱的教育下成长,无论曾经恩师对我们怎样的教育与磨难,我们都心知肚明——“严师出高徒”。我们今天的付出是为明天的辉煌打基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论历经怎样的沧桑岁月,他们永远是我们歌颂的红烛。
在漆黑的夜晚,沉浸在一种失意的氛围中,你曾想过没有,极端的巅峰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攀登它,则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是他们,为我们坚定了攀登的阶梯,它既没有那样单调,也没有如此的乏味,他们用殷勤的双手让我们踏进了成功的大门。
两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他们的存在是渺小的,但力量却是伟大的。失意的劝慰,困难的鼓励,喜悦的警告,无缘无悔今生有缘能相遇,回忆过去的美好,留恋过去的痛苦,共同的分担,共同的喜悦,让我们成为共患难的知己。
无论历经怎样的磨难,不要忘记花开六月的回忆。在一个白色的季节我们相遇,分离却在一个繁茂的季节,它代表着幸运还是美好,共同的六月,花开的六月,充满希望的六月,下一个六月再见!
下午,就周末了,也是端午的假期,三天,准备依旧回家乡村庄的老家去过端午。
而和一个亲戚在先前也约定,如果天气晴好,还想翻越秦岭,去西安转转,只是,看了预报,大概天气不好,要下雨了,下雨了,出去到处湿漉漉的的,终归是没有意思,这约定,怕难以成行了。不过,也好,就安心的在家乡村庄的小院里,在雨中,感受村庄的幽静,或者看人打牌,或者和人聊天,或者和人喝酒,也是别有情趣的事情。
因为下雨,不但不能和亲戚实现约定,而这个端午,过的怕也就与以前过的端午有所不 同。
记忆里,每逢端午,天气总是很好的。天碧蓝,碧蓝的,村庄四周的群,绿的旺盛,村庄里的树木,叶子也茂盛,碧绿,果树的叶子间,藏着青涩的果实。田地里的玉米,长的绿油油的,河边的水草,也油绿,油绿的,野柳,拖长了柳丝,长着细长的柳叶,给人轻柔的感觉。芦苇,也茂密,碧绿,像绿色的墙夹持着河流,河水清澈,在绿色中,哗哗的欢快流淌,河里,有鸭子在嬉戏,水中,有鱼儿,在悠然的游着。村庄在绿色的掩映中,在河水的映衬下,充满了幽韵。
早晨起来,村庄的人就忙碌着,去扯了艾蒿,和菖蒲回来,插在了门楣上,窗棂上,村庄里,就蔓延着节日的气氛。
再忙,节日里,村庄里的人,都会闲下来,这天是不用干活的,要过端午。
早晨,随便的做了饭吃了,就忙着准备过端午的饭菜。
那乡间的路上,就行走着女人,背着孩子,挎着包儿,那是在端午的节日里,回娘家的人。
阳光撒满了村庄的时候,群山就绿的充满了生机,泛着绿色的光芒,村庄也就在节日的气氛里,富有田园的气息,充满了韵致。
女人在家里忙着准备饭菜,男人就和关系好的人,下河去弄鱼了。
有的人,是钓鱼,有的人有铁椎砸石头震鱼,有的把那河流旁的小支流堵了,让水干枯捉鱼。还有把手伸进石头洞里去摸鱼,还有给跨篮里装了青草,放在石洞前,用棍子捅石洞,鱼儿就进了有水草的篮子里捉鱼。还有的找了山坡上,一种树木长的叶子,那叶子很是苦涩,把叶子捣乱了,推进河里,鱼儿河了叶子的汁水,就发闷,泛白了,人们趟水捉鱼。那时毒鱼儿的农药,还没有放开了买,能买到的,都是有权力有钱有势的人,把那种药水倒一点儿在河里,河里的鱼儿,就纷纷泛白,用这样的方法,捉鱼容易,捉的也多。为了过端午,家乡村庄的人,真的是用尽了各种的办法捉鱼。
也许,捉鱼并不是目的,而是在这样阳光明媚,温暖,河水也温热的时节里,在河里边趟水,边捉鱼,捉了鱼儿回来过端午,桌子上就有了一道鲜美的菜,也享受了趟水的乐趣,仿佛回到儿时,无忧无虑的时代,那温热清澈的河水,也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和尘世里, 落在身体上,内心里的浊气。
鱼捉回来了,在小河边,就坐满了各家的人,在边剖鱼儿,边说着话,说捉鱼的乐趣,也说各自家里怎样过端午,河边,就充满了端午的热闹气氛。
家乡的河里,有麻鱼,有红尾巴泥鳅。体型都不大,麻鱼因为背上是麻的,因此得名,家乡人就这样叫,麻鱼做成了汤,味道鲜美,肉质细腻。做了面鱼儿吃,焦脆,喷香。泥鳅细长,尾巴是红色的,也因此得名,家乡人这样叫它。红尾巴泥鳅,做了汤,味道也鲜美,肉质细腻,而炸了面鱼儿吃,肉质细腻,嚼起来更劲道。而两种鱼,如果晒干了,麻鱼儿脆,红尾巴泥鳅劲道,有嚼头。
不过,家乡人除非端午前一些日子就捉的有鱼儿,晾晒干了,可以吃干鱼儿。端午现弄的鱼儿,就只有做汤,或者面鱼儿了。在河边,热闹中剖完了鱼,就各自端着各自的鱼儿,回各自的家里做菜,过端午了。
每每在家乡过端午,在晴好的天气里,我也总是享受和家乡人,在小河里,用了各种方法捉鱼儿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儿时,也让河水的清澈,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尘世落在身心里的浊气。
午后的.时候,各家的菜就先后做好了,村庄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节日的气氛。
各家回娘家的女子,带回来的孩子,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也感受着端午的气氛,在场院里蹦跳,乐呵,无忧无虑中,一样的高兴。
菜做好了,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上吃饭。小孩子,也上了桌子,总是先迫不及待的吃,吃一阵子,大人在喝酒,他们却吃不了,依旧去场院上蹦跳,玩泥巴,抓石子,做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者沉醉在所做的事情里,静默着,或者哈哈笑着。
屋里的人,依旧沉醉在节日里,放开了喝酒。不过,喝酒前,喝了雄黄酒,把雄黄酒给眼睛上也抹了一点。说这样可以辟邪,一年里人总是有好运气,文字也不会进眼睛。孩子不能喝酒,但是,给孩子的眼睛上,也摸了雄黄酒。
饭在吃菜,喝酒,说话中进行着,说的是关于生活的话语,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各自家里的日子,在诉说间,有了了解,更增加了亲情。
就这样边吃边喝边聊,气氛一直达到了高潮后,就逐渐结束了,各自的家里,端午节,就在这样喜庆,热闹里过了。路比较远的女子,会在娘家歇一夜,路近的,就说家里有事,门没有人看,就背着孩子回去了。那挎着的包儿里的东西,送给了娘家,而走的时候,母亲又给装了许多的东西,包儿依旧沉甸甸的的,在这些东西里,寄托着浓浓的亲情。
人们就聚集在场院里说话,说捉鱼的事情,说过端午喝酒的事情,村庄里就格外的热闹,蔓延着端午的气氛。直到暮色里,兴尽了,各自散去,端午,就成了美好的记忆了,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家乡村庄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只知道端午的节日,是前辈就过的,这样流传下来的,人们只享受这节日里的喜庆,快乐,而没有去考证,也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诗人,是为了屈原。
不过,这并不妨碍家乡人在端午节日里的快乐。而家乡人朴素里去河里捉鱼儿,虽然没有想到屈原,却无形中与屈原有关,避免那投江而死的屈原,不被鱼儿吃掉。让诗人的,和诗人,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就这样想着。只是,面对这个端午,如果下雨,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再有了,那过往的晴好的端午,就是心里,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了。
校园里的记忆,很散乱,很平淡;有快乐,也有悲伤。平淡中透着幸福,透着忧伤。
闭上眼睛,依昔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情景:校园里梧桐树绿色的树叶,在微风中哗哗作响,空气中充盈着植物特有的清新味道。教学楼上一群稚气的孩子正在庆祝这期末的结束,那份轻松的心情似乎很久没有过了,从她们嘴角那颇深的弧度,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此刻的她们真的很快乐。纸飞机在操场上不断的盘旋,承载着她们的快乐,她们的梦想。
那是我小学生涯最后一天的记忆,那时的我们是在欢笑声中度过的,殊不知等待我们的是分离的命运。
步入新的校园,走进新的班级,微笑里掺杂了太多的无奈和忧伤。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渐渐冲淡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和当初那坚不可摧的情感。以往亲热的打招呼,全被见面时的神情一笔带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却坚决不让它们流下来。你们也许忘了从前我们在操场上冲刺的时光;在田野里捉小蝌蚪时小心翼翼的情景;看见我难过,不安安慰我时的轻声细语。
那么多的回忆,忘了?真的忘了。如失忆般再也想不起来了。为什么我们在也回不去了?我想一堵墙已明白的将我们划分干净。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的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