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月饼、赏月、喝菊花茶……
中秋节一大早,大街上就有卖月饼的。月饼小贩们笑嘻嘻地揽着生意,有的嚷嚷:“哎,大爷,买俺的呗。”“啥呀,俺的月饼新鲜又便宜……”,另一个反驳道。一派节日的热闹气氛。
我见妈妈还不买月饼,急了:“妈妈,为什么还不买?”妈妈神秘一笑:“宝贝,我们自己做月饼好吗?”“哇塞,好耶!”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毕竟自己做的月饼更香嘛!
下午,爸爸买来了做月饼的馅料,哈哈,有黄黍子面,有各种馅料,还有可可粉……呵,五花八门呐!
妈妈洗净手,开始活黄面,爸爸在一边研究月饼的制作方法,我在旁边帮“倒忙”,哇,这么多的馅料啊,草莓的,凤梨的,桔子的……五颜六色,既诱人又好看,还发出一种果香,“滴答!”,哦,抱歉,我流口水了……见爸妈各忙各的,没人注意我,我便“偷”了一小块儿苹果馅料溜到阳台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呸!什么味道?甜不甜苦不苦的!我仓惶逃到卫生间,使劲漱口。
转眼间三个小时过去了,爸妈也烤好了香喷喷的月饼。
晚上,我们一边赏着明月,一边品尝蔡家秘制月饼。月宫中的嫦娥也被我家的月饼吸引了,化成一缕桂花香伴随着清风来到我家窗前……
今天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参加了一个做中秋月饼的比赛,很开心,很想赶紧做看看。
做月饼比赛开始了,我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放了几样东西:几个大大的圆球,分别是豆沙蛋黄馅、水蜜桃馅、莲蓉馅,还有三个小小的面团和一些模具。师傅说:“先拿好这个小小的,圆圆的东西,这是面皮,把它揉的圆圆的,再压扁,接着包上陷,放到模具里用力一按,就好了。”我当时觉得太容易了,不跟包饺子很像吗?我开始包豆沙月饼了,我把面皮搓圆,然后压压压,压得又扁又薄,忽然皮破了,粘到手上了;第二次,我在手上涂了一层面粉,结果皮还是弄破了;第三次,我小心翼翼地把面皮压扁,然后把豆沙馅放在上面,却只能包住大半个,我没办法了,只能把面皮一点点地扯过去,结果还是有些地方没包到,我就想了法子,把馅按进去,再用面皮合上,总算包好了,放进模具里一按,呀,底下有点面皮出来了!我急忙停止按,然后慢慢取出,糟糕!连模具都取出来了,怎么办?我小小心心地把模具拿掉,总算完好无损。第一个月饼做成功拉!
第二个,我有了经验,包起了莲蓉月饼。莲蓉的颜色和面皮太像了,弄得我一会儿把莲蓉馅当面皮,一会儿又将面皮当莲蓉馅。好在面皮和莲蓉馅总有些区别,我修修补补,好不容易面皮上看不到莲蓉馅了。我放到模具里使劲一压,莲蓉月饼就掉了出来,这个看起来比较漂亮了,简直跟商场里的一模一样。
第三次,我包的是水蜜桃月饼,我做得极为认真,慢慢地包,有半点缝隙都不罢休。终于,包得美完无缺了,可是我在压的时候,出现了意外:老妈忽然大叫,说:“别按的太用力,小心又压出来!”结果我没怎么使劲按,结果拿出来的是一个胖墩墩的月饼。师傅看看我的月饼说:“莲蓉做得很好,豆沙也不错,就是蜜桃差了点。”我后悔死了,都是怪妈妈乱叫。
后来,月饼考熟了,老师叫我们认自己的月饼。我一眼认出了我的月饼,谁叫我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肥胖子”月饼呢?肯定是这一排,我说,结果师傅说:“对了!”我很高兴。最后师傅给我们23个参赛者做的月饼评奖,评出了做的最好的是8号参赛者,她做得最快最好,老师说她得这个奖是名至实归。
吃着自己做的中秋月饼,感觉真的很好!这次的做中秋月饼比赛真的很有趣,希望明年还举办这样的比赛,明年我还来参加!
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只有特色的月饼到学校,刚进教室我就感到有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而且夹着各种不同的香味。
上课了,小朋友纷纷摆上自己的月饼,有园的,有方的,有大的像月盘,小的像乒乓球,有哈密瓜味的,有凤梨味的……。老师让同学们撕开一点点包装袋,有的同学急着撕开很多,好像现在就要忍不住吃似地,有的同学口水直流,舌头还不时舔了舔嘴唇,露出一副馋相,好好笑哦。
我最喜欢我的月饼,它静静地躺在印着“心意连连”的盒子里,好像在默默地祝愿大家中秋节团团圆圆、心心相印。再仔细端详,它全身穿着棕色油亮的外衣,上面雕着迷宫一样的花纹,里面的馅是香芋蓉味的,咬上一口,有点像豆沙,甜甜的,但一点儿也不腻人,好吃极了。其他的小朋友有的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吞下去,有的细嚼慢咽,像是在品尝珍品,有的吃着吃着还眯起眼睛,好像陶醉在月饼的味道里了。
下课了,同学们仍然品着美味的月饼,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中秋节到了,月亮已经上好了妆,白净的脸上发出夺目的光彩。月亮从窗子里透进来,体态轻盈、曼妙的梦姑娘也飘进了我的房间……
“吃月饼了!吃月饼了!”妹妹高兴地又蹦又跳。爸爸从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取出一个圆圆的大月饼,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闪着油光,旁边一圈小花露出灿烂的笑脸。啊,这么大,足够我们全家吃饱了!于是,我和妹妹、妈妈、奶奶围在桌子边,由一家之主的爸爸主刀切月饼。只见爸爸用一把塑料刀把月饼切成5分,先给了我和妹妹两个馋嘴一份。
“哇,我的月饼是豆沙加蛋黄的!”“我的是豆沙加猪油!”我和妹妹几乎惊叫起来。奶奶、妈妈的月饼也切好了,大家开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咯噔”一声,妈妈惊喜的从嘴里吐出一枚闪闪发光的一元硬币。妹妹拍着手笑着说,硬币!硬币!表演节目!妈妈愣了一会,笑着说,我给你奶奶再切一块月饼,就算是‘表演’了。说完,妈妈认真的切了一大块给奶奶。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用她那假牙细细地“品味”着月饼。妹妹见了,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一绝一绝的吃,逗得全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我的笑醒了。如果一个圆圆的月饼能够换回全家的和睦圆满,我愿意花去自己所有积蓄去买一个月饼!
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只有特色的'月饼到学校,刚进教室我就感到有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而且夹着各种不同的香味。
上课了,小朋友纷纷摆上自己的月饼,有园的,有方的,有大的像月盘,小的像乒乓球,有哈密瓜味的,有凤梨味的……。老师让同学们撕开一点点包装袋,有的同学急着撕开很多,好像现在就要忍不住吃似地,有的同学口水直流,舌头还不时舔了舔嘴唇,露出一副馋相,好好笑哦。
我最喜欢我的月饼,它静静地躺在印着心意连连的盒子里,好像在默默地祝愿大家中秋节团团圆圆、心心相印。再仔细端详,它全身穿着棕色油亮的外衣,上面雕着迷宫一样的花纹,里面的馅是香芋蓉味的,咬上一口,有点像豆沙,甜甜的,但一点儿也不腻人,好吃极了。其他的小朋友有的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吞下去,有的细嚼慢咽,像是在品尝珍品,有的吃着吃着还眯起眼睛,好像陶醉在月饼的味道里了。
下课了,同学们仍然品着美味的月饼,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要说吃月饼,我最爱吃姥姥做的月饼了。每年中秋节,姥姥都会自制一些月饼,分给亲戚和邻居们吃,提前半个多月,姥姥就开始忙活了。
周日去姥姥家,正赶上姥姥准备做月饼。就见姥姥从冰箱中依次拿出花生米、核桃仁、松子仁等馅料。姥姥先把这些馅料放在一个容器里,用木棰轻轻捣碎,倒在一个小盆里,再把芝麻、葡萄干、果脯丁、红糖倒入,搅拌均匀,月饼馅料在姥姥灵巧的双手下像变魔术般很快就拌好了。接着,姥姥用食用油、鸡蛋,白糖来和面。姥姥用的月饼模具是鲤鱼形状的,听姥姥说,这个模具是姥爷亲手刻制的,它的年龄比妈妈还要大。
姥姥让我帮忙把面先搓成长条,再切成一个个的小圆柱体,然后把小圆柱体按扁备用。她拿起一个按扁的小圆柱体,擀成薄饼状,把月饼馅料填进去,捏住口,然后放入月饼模具,用力向下压,之后倒扣在案板上,一个鲤鱼形状的月饼就成型了!等全部制作完后,把它们放入烤箱中烤制,大约25分钟左右,满屋子就都飘着月饼的香味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一口,啊,外皮酥酥的,果仁脆脆的,甜中裹着芝麻的香味,好吃的无以伦比。
我告诉姥姥,用苹果、香蕉、猕猴桃调配上果酱,这样可以做成水果馅月饼,姥姥采纳了我这个建议,吃着外皮酥酥,内馅软软的水果馅月饼,姥姥直夸我聪明,有创意。
今天是个不同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一想到中秋节,就自然而然地想起甜甜香香的月饼。
月饼的形状有大圆.小圆.椭圆,甚至还有心形和五角心形,大圆的像月亮五角心的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月饼面上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或字,有的刻着迷宫,有的刻着蝴蝶花,有的刻着太阳花,有的刻着“豆沙”二字,表示这个月饼是豆沙味的,月饼表面是金黄色的,在光线的照耀下泛着油光,看了直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撕开月饼五花八门的包装纸,月饼的香味扑鼻而来,有的月饼里有豆沙,有的月饼里有蛋黄,有的是水果馅,还有的是莲蓉馅,我迫不及待抓起一个月饼,是草莓馅的,撕开包装纸,用刀一切开,馅紫红紫红的,一尝,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一看,妈妈吃的是莲蓉味的,爸爸吃的是豆沙味的,我们互相给对方喂着,别提多开心了。
这时,我抬头看见空中的月亮,我想:嫦蛾仙子和玉兔在桂树上荡着秋千(的时候),(也)品尝着我们家乡的.月饼吧!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