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才》这本书,用很平实的语言,讲了很多工作中如何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如何工作更有效率,如何正确的思考问题。和一般的外国翻译过来的书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使用的中文是母语,而且能确确实实看出来,所讲的东西正是他日常给员工培训的.内容,虽然未必特别系统,但,每一个独立的章节,所触及的一个问题,都相当有真知灼见的味道。
学生分好工后,就开始了行动——布置校园的一角。
请学生根据兴趣、条件等因素自行成立小队,自己取队名,然后选择一个小课题写好方案,让每位学生以一个学校小主人的身份,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学校,调查学校美化中尚有哪些不足,然后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照过程、结论、建议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自我完成《校园美化状况小课题研究记录表》。
局部映衬是指在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时,可在任何部分用自然环境映衬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文章的主旨、情感,从而让文章品格得到提升。使用局部映衬法,景物描写的文字并不求多,而求“精”而“得体”。某个地方可能只有一句景物描写,但就因这一句话,提升了这篇作文的整体质量。如一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亲》的作文,文章结尾写到“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作者描写山村茫茫的雾气,并以此暗示山村人们还未从梦中醒来,亦即还未丢掉封建陋俗,文章的主旨因此得到升华。
使用“局部映衬法”,需要注意的是须根据自己描写自然环境想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描写何种景物,并去寻找景物与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品格,可用和煦的春风映衬“温暖”“温馨”,用各种表现纯净美好的景物映衬人物的高尚品质……这一笔能使文章不仅停留在记叙层面,而有了一个精神的升华;如果要表现亲情主题,可用明媚的阳光象征与突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与温馨;如果要突出怀念主题,可适当描述秋景;如果要渲染紧张气氛,可以电闪雷鸣;如果要表现伤感,可以阴雨连绵……这个对应之处同学们可在平时进行优秀作文阅读的时候加以积累。
各小组就建议的具体内容、可行性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修改和完善了建议。班委会在汇总整理后,写了一份《布置校园建议书》直接交给了校长,得到了校长的赞许。
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我心中的校园”美术作品创作,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创作的构想。
纵观历史长河,回顾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有着先秦古典、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辉煌,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经典。谁也不能肯定哪段最好,也不能断定哪时最差,区别只在于,他们分处不同的时代,展现的是各自的`特点。以当下为例,有难以计数的网络作品,也有被多次翻印的文化精品,至于选择哪种阅读方式,喜欢哪种文学风格,利用哪种途径进行品鉴,全靠受众自己拿捏,全凭读者自身喜好,别人无权干涉,也无从左右。
有人认为,唐朝之后无好诗。那也许是过于沉醉于过去,过分沉迷于那种风格,而简单的忽视了更多的经典。讲远了似乎不切实际,可就近现代而言,民国就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四大国学大师,近代还有俞樾、孙诒让、杨守敬、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国学大师数十人,当代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云轩……等等,如果只会闲话、擅长吐槽之人自认为超过了他们,我是万万不信的,你自然也不会信了。
有人拿汶川大地震后的一首《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吐槽,认为艺术性太差,又批判针对“两学一做”、从严治党所写的诗,说是“被吓住了”,细细一想,甚是可笑。涉及民族大义、关乎党的兴衰之事,如果一味追求诗意环境,一味堆砌华丽辞藻,非要整得优美悠长,非要搞成你侬我侬,又成何体统。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不是说要追随古人,大兴复古之风;也不是说要彻底抛弃过去,搞大张旗鼓的改弦易帜,只有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结合时代特点、迎合时代潮流、饱含时代气息,才能让文学得以提升,让文化得以传承。
诚然,有经典就会有败笔,有精华就不缺糟粕,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网络受宠、信息爆炸的当下,涌现出了不少的文艺精品、文学巨著,但同时不乏头脑发热之徒东拼西凑而成,只为追求点击量、博人眼球的“残次品”;还不乏长篇大论而又毫无价值,甚至令人作呕的“伪文学”;更不乏毒害心灵、污染思想的“纯垃圾”。我们不能因为看了一篇与自己观点相去甚远,抑或质量稍有欠缺,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后,就彻底否认这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化,就失去对经典文化、先进思想的信念和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偏好唐诗,就把其他时期的精髓一棒子打死,一股脑抛弃;不能因为喜爱宋词,就弃其他文化如敝履,视其他精品为垃圾。只有把自己摆进去,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才能真正探寻其中的奥秘,才能真正读懂内在的含义。
时代推动文化进步,文化赋予时代新的内涵。总是以文人自居,总想和先贤并提,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我们讲要以批判精神对待新生事物、对待新的文化潮流,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当下,重燃复古之风,或是创造出一套全新的东西出来。只有国人多点文化自信,文人多点责任心,受者多点选择性,大家都以严肃、谨慎的态度去对待文化,都用心血和灵魂去浇灌文化,超越先贤、开创未来的美好文化愿景也才能顺利实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