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主体的主动点赞举动(寒暄社交)以及违背主体意志的点赞举动(道德绑架)是我们分析点赞这一虚拟性社交行为的两个层面。换句话讲,本文将点赞放在现代化社交网络中,通过人际关系重建以及道德绑架两个维度对寒暄性社交进行理解。
其一,是社交关系维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人际关系重整的方式的思考(信息化、虚拟化的交往是否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的社会转型期,不可逆的现代化进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这导致中国社会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人际关系模式,需要一些新的形式去满足人们对关系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种主动对于现代化要求的适应。
其二,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的道德话语、实践分析。需求引导行为目的,并决定行动方向,通过点赞来达到的人际关系重构是一种需求,而对道德绑架带来的反抗以及主观性屈服也是需求的一种表现。这表面上是一种社会变迁(转型背景下)人们价值观、个体主义张扬中对道德绑架的控诉,实质上“浅尝辄止”的人际关系(表面意义上的弱关系)在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中是重要的,寒暄性社交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而点赞从单纯道德上讲可能是令人恼火的,但通过各种诱因的全面考量,我们会更好理解事件发生的合理性,或者会成为其效益的获利者。
其三,研究群体的选择及研究方法的使用。之前我们提到要对事项研究框定一个范畴,从而制造一个可以讨论的平台,我们也不断看到过多的特例对本次研究主题的挑战,那么道德绑架是否真的过于沉重其实是一个时间(历史)范畴及其适用性的过程,在研究中不能以一概全、也不能以某类边缘群体的状态来否定问题本身的存在,过多地限定是否还具有原本的研究价值以及具体方法的选择成为我们下一步讨论所在。
她,是一位严慈相济的管理者。每个课间,她耐心地准时督促“小红帽”到岗执勤,“今天是谁执勤啊?请快速到岗!”,她在班里来回张望着,有时还微微踮起脚尖,俯瞰和纠正每个细节;偶然遇到追跑哄闹的同学,她严厉教导、教育,不管是本班学生还是他班学生,她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负责。每当大队委送来标有”优秀中队”字样的红旗时,我们整个班级都倍感自豪,脑海里浮现的只是她认真管理的一幕幕景象,没有她的严格管理,哪来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她,是一位幽默风趣的教学者。每节语文课,她为了提高我们的关注度,时不时就抖个“包袱”,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让我们不知不觉掌握的知识;她从不直接告诉我们答案,鼓励我们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思考问题;每节公开课的预习,她都带着我们仔细研究每一个问题,给我们讲解其中的`典故,希望我们能在课堂上自信满满,回答问题一鸣惊人。我们的成绩在年级中稳步上升,没有她的的悉心教导,哪来的一次次进步!
她,是一位关爱学生的“亲”长辈。每当看到我们被一张张数学试卷“包围”,压力山大的时候,她总会来到我们身边为大家缓解情绪;每当有同学成绩不理想或者与同学有点矛盾,她总会单独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让他们学会在低谷中不放弃,在为人处事上更大度。我们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棒,没有她的耐心鼓励,哪来的一步步长进!
这样一位严慈相济的管理者,让我们的班级工作井然有序;这样一位幽默风趣的教学者,让我们对语文学习有了无限的兴趣;这样一位关爱学生的“亲”长辈,让我们在校亦有家的温暖,如此一位良师益友,我怎能不为她点赞!
(一)社交关系网络状态下的点赞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主要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这里我们主要涉及两类关系网络,即以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为主体的强关系网络,以及以早期的百度贴吧、豆瓣为主体的弱关系网络。
具体分析点赞在强/弱关系社区中的价值观原则是:在强关系社区里,点赞更多是在“用户有互动需求但表达需求不强(表现为没什么话说,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下使用,其作用是“互动交流”而不是“信息认同”(这里要区别于“有互动需求且表达需求也强烈”的评论功能,本文主要讨论“点赞功能”);但是在弱关系社区中,我们更在意的是信息,是因为某个兴趣或者某个爱好点赞方才会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对人感兴趣才会对其信息感兴趣。例如,不熟悉的两个人,由于信息方有意义才互相关注,在此基础上,只有存在表达需求时才会有互动需求,如果点赞作为互动交流机制出现的话必然是失败的。
(二)点赞重建人际关系
曾经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关系社会的特征十分突出,那时人们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即实体空间)实现的',而现代互联网的出现,对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具有巨大影响,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即虚拟社交网络)。互联网正在重新塑造中国文化,并逐步造成了“个体主义”盛行的局面(作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西式的、“失范”的结构,极大地扩展了个体的交往范围和交往空间,而互动也具有平等和自由的特征)。中国社会自古源于家族、宗族社会,属于“整体本位社会”(以费孝通研究的“差序格局”为例),而互惠的信念是传统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信任状态,而这种信任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互惠在日常道德实践中的内涵往往要更加丰富,其中不仅仅是利益的交换,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传统研究中,互惠不仅作为一种义务,其交换双方关系并不完全对等,而且与社会关系网络是动态互动的。
(三)点赞构成现代寒暄社交
寒暄社交就是以寒暄语为基础,在不同的媒介中表现出有各自特点的现象,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交形式化(缺少实质性交流)、社交肤浅化(炫耀心理与攀比)、社交广而不深(社交媒体上的寒暄文化,看起来是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实际上却在逐渐毁灭人性的温情,造成社交广而不深的尴尬局面)等。寒暄社交作为一种维系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在特定群体研究中不可或缺,即使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其有了新的发展和特征,还是不能丢失它的本性,即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融洽,更好地完成互动。为了更好地理解寒暄社交,我们以伴随点赞现象新兴的点赞之交群体(既包含强关系社区也包含弱关系社区)为例,认定点赞对于弱人脉的维系效益。
(四)c赞成为新形式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由“道德”和“绑架”两个词构成,两者相互修饰和限制。一般来讲,道德是社会情境下对秩序的认可,与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有所重叠,框定可为不可为。“道德”来修饰绑架,表示绑架带有道德特性,含有善恶评价和软约束的特点;“绑架”来修饰道德,表示道德带有强迫性和要挟性的双重特点。综上,道德绑架即普通民众利用大众的道德观通过舆论、评论等形式胁迫个人或众人履行一定行为或终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sumaritan等。
但一般意义上将社会人或法律作为道德绑架主体的研究并不归为本文,道德绑架发生的可能性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因而西方现代文化理念(变迁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道德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进而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一旦适应便会依赖它。强弱关系实际都存在,而点赞与否又是否只是一种个人的意愿,而其意愿背后的均衡因素又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在这种层面上,会呈现更深层次上的“点赞狂魔”以及“求赞”行为。
都说“自信的女孩最美丽”,只要跟她打过交道的`人,就一定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她的自信,班级里一旦有什么活动,她一定是最踊跃的参与者。今年的拔河比赛,无论如何她都要参加,一直说“我相信我参加比赛,班级一定能赢”。当然,人们认为她会拖后腿的,但既然她想参加,只能让她尽力了。到了“战场”,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丝毫没有为班级拖后腿,最终班级赢得了比赛,她的手红了一整天。她的自信,并不是她的空想,因为她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倾尽全力做好。
这就是我的同桌,是我有史以来印象最深的同桌,我要为她的爱心、她的嗓音和自信果断点赞!
落叶是秋天最美丽的舞者,随风而起,漫天飞舞,飘飘洒洒,自由自在。天空是舞台,大地是观众,看,多么奇妙而壮观的.舞蹈啊!落叶在离开枝头的瞬间,就开始谱写深秋的旋律,把这秋天的绝唱演绎得无比精彩。想一想,在这充满凛冽与寒冷的时候,有谁敢把自己置于如此境地,还依然有着坦然与乐观的情怀?
落叶充满了悲剧色彩,是悲情的角色,它是生命的毁灭,是诀别的葬送,是无奈的飘零,是沉重的叹息。落叶是时间在树上留下的痕迹,是岁月的巨轮碾出的凋零,是季节走过时留下的印记,是大自然更迭时对大地母亲的回报。当每片残叶,寂寞孤独地躺在荒芜的草地上、干涸的沟渠边、贫瘠的山岭旁,总有一棵棵断残的老树屹立在它的身旁。这些老树,站在夕阳下,向高耸的天空伸出颤抖的枝丫,好像在表达着什么、申诉着什么、哭泣着什么。曾经的新绿、鲜花、浓荫、硕果,都随着叶子的陨落而踪迹全无。
落叶是时间的见证者与忠实的记录者,让季节从嫩绿到枯黄写成一部只有春夏秋冬的历史。不可否认,没有落叶,也就无所谓鲜花与浓荫,无所谓成长和衰老,无所谓果实与收获,无所谓得到与失去。是落叶促进了生命的进化,造就了进化之真、进化之善、进化之美。
落叶是一种归宿,也是一种开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愿贪恋枝头,因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工作,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落叶把脱离大树的美,转化成了归附大地的美。再过一段时间,它会化做肥沃的泥土,完全融入大地母亲,一任新叶吸取它的点点滴滴,从而开始生命的再现与复苏,把生命持久而永恒地延续下去。
经得起风霜考验,从不选择逃避,尽管最终只能投入死神的怀抱。终其一生,总为他人,即使有时命中注定浪迹天涯。为了花儿更美,悄然退隐为春泥,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落叶!
有人说,落叶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使命;有人说,落叶的意义在于孕育了春天;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本身的色彩;也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无私奉献的一生。其实,落叶的美丽在于过去,在于现在,更在于将来!
春天的奏乐响起那是花儿睁开朦胧睡眼呢喃的声音?那是草儿正在伸展腰肢轻声欢唱?看啊,有一个身影也在哼着歌曲,那是谁?噢,环卫工人啊!真是一幅无声胜有声美丽画面。在这个社会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很多人,也欣赏过很多美丽的画,却很少停下我们的脚步去了解,去感受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劳作,默默地为社会生活的稳定进行而劳作,他们就是我为之点赞的人——环卫工人。
这时我的思绪仿佛在飘荡,脑海里的画面一幅一幅的往后退,退到那个陌生却令我难以忘怀的炎炎夏日。
那是才刚刚放暑假,我正享受着家里面空调给予我的畅意,大口大口吃着手里面的大红西瓜。“女儿,去外婆家一趟帮我拿腌肉。”不料到这时候我妈妈大嗓门却打破我暂时的乐趣,即使心中有千万个声音在叫着“不愿意”,可是谁叫我是这位“大嗓门”的女儿呢?于是我只好顶着炎炎烈日上街了。走了一段路的我已经大汗淋漓,心里想念着家里的空调与西瓜的时候在朦胧的阳光照耀下,有这么一个橙色的身影在我前方出现。带着好奇我往前走了几步,哦,原来是环卫工人啊!那一刻,我脸上感到一顿热,却也分不清是炎热还是自愧。原来,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恪尽职守,有这么一群人不会为这炎热而抱怨。心中,为环卫工人点赞。
无论花开花落,无论寒冷炎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四季如何更迭,他们仍在坚守岗位,他们即使身穿朴素却头戴光环,即使默默无声却胜有声。让我们一起为他们,为环卫工人点赞吧!
道路之所以如此干净,天空之所以如此蔚蓝,地球之所以如此美丽,那都与环卫工人付出了他们辛勤的汗水与力量,牺牲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环卫工人们让我们的世界多了一些“洁白”,少了一些“五彩缤纷”。
环卫工人之所以值得人们赞颂,那是因为他们让世界更加美丽。在夏天,他们在狠心的太阳下面,用他们那粗糙且充满皱纹的手,握着扫把,身上汗流浃背的扫着人们随意丢弃在道路上面的垃圾。太阳将他们的皮肤晒得乌黑。我们可曾想到就因为我们的随手一丢就给他人造成了多么大的麻烦。在冬天,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袄用他们那已经冻得发抖的手扫着地面上的垃圾。他们的工资并不多,但是他们干着比别人更苦,更累,并且人人都嫌弃的工作。但他们却坚持了下来,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可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人不仅不爱护环境而且因为觉得他们没能力而看不起他们。有一个新闻是这样报道的:一个大妈在一个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因为那个健身器材下有一片枯树叶,所以有一个环卫工人要去将它扫进垃圾桶中,可是当她准备将那片枯树叶扫出来时,那个大妈却大发雷霆对着环卫工人大骂一通,并且不让她扫那片掉在地上的枯树叶,说是打扰了她锻炼。而环卫工人却坚持要将那片枯树叶扫出来,那个大妈就抢过了环卫工人的扫把,对着环卫工人一阵暴打,而环卫工人只是防守并没有反击。到最后还是周围的`群众把那个大妈拉开了,可是环卫工人的手背上的骨头却折了,不仅如此,那个大妈还拨打了报警电话污蔑环卫工人打了她。当这个新闻出来时,我看见许多网友在评论区中对那个大妈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同时我也为那个大妈的行为感到愤怒。
这则新闻反映出了当今中国的国民素质偏低。有些人不爱护环境,发子孙财断子孙路的行为。当然也有像环卫工人一样爱护环境为环保做出了贡献的人,他们身上的优秀品德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
环卫工人是“地球卫士”,而不是某些道德修养不高的人眼中只是捡垃圾的。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不置可否的是他们的确为美化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他们的职业是神圣的,是值得让人为他们点赞的。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而那些破坏环境,不爱护环境的人是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