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缺什么》也是一本用心来倾听与叙说的书,作者细细倾听着学生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家长的声音、社会中关心教育人的声音,倾听他们的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倾听他们对教育的殷殷期盼。简而言之,缺失有六:一缺乏爱,二缺乏服务意识,三缺乏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四缺乏理想和激情,五缺乏创造,六缺乏健康和关怀,从不同层面进行追问与思考,颇受启发。的确,教育生活世界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心人去关注,读了《中国教师缺什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本人进行了再思考。缺乏理想和激情,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孩子长得漂亮些,有的孩子长得难看些;有的孩子比较聪明,有的孩子比较愚钝等。如果教师不能正视这些差异,不能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待,那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平等以及服务意识,更是“空中楼阁”。
在《围城》中曾经有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先吃最好的人认为他的每一颗葡萄越来越差,第二种人认为它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它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所以不快乐,第二种人刚好与之相反,同样不快乐。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为什么不开心呢?这其实就是生活态度的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老教师谈到,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毕业后反而跟老师很亲,常到学校来看望母校老师,在街上遇到也很热情,尊敬老师;而那些成绩优异,曾被一度器重的部分学生却“人间蒸发”了。
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自信的心。
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沙,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用了未来。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承认学生的未完成状态。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地对待人生,你会活得更加快乐、豁达。正如魏书生说的:“埋怨环境不好,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是我们方法太少。”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生活的“阴”,是苦涩的,象征着挫折,苦难。那一次,我就遭遇了巨大的挫折,那是一个雨夜,我满怀信心在家中等妈妈带来我的“好消息”,这时妈妈回来了,我满怀信心的迎上去,却换来了妈妈的指责和无声的眼泪,我竟然考了倒数第三名!这时,窗外电闪雷鸣,狂风怒号,我脸上的喜悦和期待被这一个晴天霹雳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沮丧和深深的自责,事情过了好久好久,我才重拾信心。
生活的“晴”,是甘甜的',象征快乐,幸福,虽然有时它很短暂。那一次,我姥爷得了癌症,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全家无一不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开始默默地为姥爷准备后事,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时,姥爷的病情开始渐渐好转,最后竟然可以谈笑风生了。虽然姥爷最终被病魔夺取了生命,但这已经很值得开心了,不是吗?
生活的“圆”,是热闹的,象征着团圆,当全家人坐在一起话家常,看月亮那是我认为最幸福的事了。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不正是生活的“圆”吗?
生活的“缺”,是哀肃的,象征着离别,当有人因为车祸,疾病,意外或者其他原因永远离开了家里人,他们也许会哭泣,也许会悲哀,但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正如一句话所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构成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生活,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虽然我们不能够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要不停向前!要开心快乐每一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我缺的正是时间。有些时候,稍微动动脑子思考思考问题,回过头来,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和朋友嘻嘻哈哈打闹一番,天边那晴朗的云空早已变成乌云散漫的‘‘黑窟窿’’。时间又在不停的流逝,它总是毫不留情的消磨你的时光。
在学校里我总是想着时间过得快点啊,快点啊。可是时间就是这么调皮,你越想它快,它反而越慢。你不去注意它的时候,就在你尽情的.挥洒青春的汗水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些时间都去哪了?时间走过而回忆的长廊也变的好远好远,细数着门前散落的枝叶,倾听着窗外朦胧的雨声,随意的从地上捡起一片落叶,那枯黄布满斑点的叶片,透入出沧桑,高高的树上,那些嫩绿的,深深浅浅的叶子上,似乎就是它的过去,它的曾经也是如此。
每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时间总是走的很快,我却时间但时间不缺我,好想让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停着停着,停到我不在贪念它的时候再走,但这是不可能的,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金难买寸光阴。’’短短的几个字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我无力挽回,触摸不到的你,无法拥在臂弯里。
你逐渐变得透明,无法被看清,你要走我不会留,强留的不会撑太久,都怨时间太残忍。
缺缺缺,时间你走那么快干嘛,浪费时间就是最大的过失,只能够自己去把握去珍惜。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以前在小时候,我也养过兔子,虽然只陪我走过几个月的时间但我不会忘记它。
但是后来它死了,一动不动的躺在笼子里,红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拼命挣扎着想要出去。曾经多么的细心照料,万万没想到换来的却是逃跑的`结果,我始终搞不明白。
我也从来没有感到内疚。我只知道,原来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看着兔子那无辜的眼神,我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用激动的声音大声喊叫妈妈下来。
她下来看到这一幕,也很惊讶的说:这兔子怎么死了,明天把它扔了吧!
什么,扔了?你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吗?我用怀疑的目光对妈妈说。当然了,不然还能扔哪,妈妈不解的说。
我沉默了。第二天,兔子已经不在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笼子,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笼子,我把它藏了起来,不想再看到它。多年以后,我看到了那个笼子,我想把它填满,却又不想再失去,想再恢复从前,已经是不可能了。买兔子的念头也打消了。
现在,回想往事,我觉得我真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
我不能填满笼子,但我可以填满我所缺少的。
翻开目录看见赫然几个大字:
第一部分 缺乏爱
第二部分 缺乏服务意识
第三部分 缺乏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
第四部分 缺乏理想与激情
第五部分 缺乏创造
第六部分 缺乏健康与关怀
很早以前就有人把教师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我们在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早已没有了那种光辉感、自豪感,我们感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
作为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我看到我的同事们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在教书育人这个岗位上辛勤劳作着。他们很多人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他们跟进的脚步慢了一些。因为他们对当前的教育都有自己见解。尤其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中,他们步履显得蹒跚了,因为他们有了一些困惑和矛盾。素质教育如何推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不是不要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靠什么?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要摒弃的吗?……还有一些让中国教师头痛不已的问题是学生普遍厌学现象和社会一直在滋生的读书无用论。
谁说我们的教师缺少爱?我们爱每个孩子。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出来的时候,那些学困生始终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还能爱得起来吗?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嫌弃他们,经常抽空给他们补课,但是人的能力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就是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差些。可是我们的教育评价却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老师的.。导致教师对学困生产生厌弃情绪,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教师身上吗?
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为学生服务的。没有学生,教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应该是教师最直接的,也是教育终极的目的。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教育就是为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的。这一点教师们都有共识。现在教师最大的忧患是教育的无奈。我们的教师都知道社会对教师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给教师的权利太少。一则“班主任有教育学生的权利”的新闻在教育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只要是教师都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利,怎么只有班主任有这个“特权”呢?难道教育学生还要谁来批准吗?面对那些在新型教育下出现的“异类”,教师除了无奈还有一丝担忧“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担当重任吗?”
有人指责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是教师的惰性造成的。其实你可曾看见我们的教师是在怎样条件下上课的?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仅此而已。创新需要动手、动脑。可是一个六七十人的班级,你能让多少学生有动手、动嘴的机会?
当我们在一味追求教师的改变的同时,是否思考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改变,能够改变?是否所有的教师都需要改变?是否需要改变教师的所有,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教师形象?因此,我们在对教师提出种种要求之前,我们更应该理智地分析一下,教师到底缺少什么?需要改变什么?
冷静地看完《中国教师缺什么》,我心底满是辛酸。我觉得,现如今教师最缺少的是真正的理解和关爱。正如文章在第六部分所说“沉重不是教育的本质,憔悴也不是教师的本色。……教学不应是师生共难,教学应是相得益彰;管理不能只是检查与考核,管理应是平等和谐的交流与对话。那种只顾给教师下指标、压任务,只想把教师的自由空间挤占、挤占再挤占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赚取教师的‘今天’,预支教师的‘明天’,只能使教育的活力丧失,使教学的灵气泯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