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书”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印象。对于一个记忆还十分朦胧的儿童来说,看书的近义词不是读书,而是翻书。那时的我多么渴望能像父母那样陶醉于书海呀!但那对于才刚认识几个字的我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
上了小学,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他十分重视阅读书籍,便每天都要求我们看书,并将其作为一项作业来布置。那时,在老师的要求下,我开始阅读书籍并沉醉于一些现在看似幼稚的拼音书籍。而我也不甚能懂,也只是囫囵吞枣地随意翻翻,读一些有趣的故事罢了。
到了高年级,我的理解力增强了,学到的知识也变多了。虽然能看懂各领域的书籍,但随之而来的.困扰是,读书时间越来越少了。只是在周末的空闲时间里,在下午,在阳光暖融融地照下来时,泡上一杯咖啡,找到一本好书,在窗台前惬意地翻着书,宁静而祥和地度过这个有书陪伴的完美下午。书籍让我远离主干道上的车水马龙,远离远处发出僵硬金属声音的摇滚乐队,远离城市的喧嚣。直到夜幕降临,我仍陶醉于那诗一般的意境。
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是书让我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是书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是书为我补充新知识,让我心灵澄明。
让我们在书籍的陪伴下做精神的富翁,知识的巨人吧!
蓦然回首,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样,刚开学那天,我无意中选那个位置发生过的事情,让我一生受益。
开学了,老师第一节课就说鲍义斐是我们班的班长,他这么好,他那么好,听着我耳朵都长毛了,当老师说鲍义斐,站起来的时候,我身旁那“庞大”的身影,一下子站了起来,我心中默想:“啊。他。他。就是鲍义斐,鲍义斐是我同桌。”我无法相信。那一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安眠。
到了第二天,我才敢和他直视“嗯,高大的个,身材不胖,像外国人,脾气也不错嘛。”不到一节课,我就和他“打成一片”了,他上课虽然不是很认真,有的时候他还会说点小话,不过,还是比我认真吧!等到同一节课,同一时间,同一位老师考的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呆了,我错了五个,他全对了,唉。这就是差别吧,他看了一眼我的卷子,转过身来,语重心长的给我讲每一道题。我的心微微一震,心想:“鲁俊彦啊鲁俊彦,同一位老师,同一个思想,你为什么比他差那么多呢,难道你就比他还笨吗?你一定要加油哇!”这一天又在他给我讲英语错题中的一分一秒中慢慢逝去。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次,是我的作文写的好的时候,叫我上台去读,我略带一些羞涩和恐慌,谁知,他,给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掌声,我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刚讲完的时候,他,又给了我一次掌声,我的羞涩在他的掌声中惊慌的逃跑了。
在我和你相处的30天中,你是否还记着当我因咽炎发烧的时候,你一遍又一遍的问候我,你是否还知道我上课走神儿的时候,你提醒我,要好好听讲。你是否还记得我被老师误会,你来帮我解围。虽然,与你相处就有短短的30天,不过,我还是要对你说:“谢谢同桌的你”!!!
其实,在此以前,我很讨厌同桌。
我读了九年的书,和不同的人同桌过,但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让我恨他,可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让我记住,让我感谢他。
我的同桌是很平凡的那种,留着乖学生的平头,穿着乖学生的衣服,就连说话也是标准的乖学生那种。他从不标新立异,也不会想着大出风头,他很少说话,就算偶尔说一句,也是那种细声蚊腔的,你不注意听,还真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作为同桌的我,也照样听不清。
而我是班上出了名的,是一天不说话就能逼死人的那种。老师把我们调为一桌,也还真是煞费了苦心,可苦了我呀!
每每上课,他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眼睛死死的盯着黑板和课本,生怕漏掉什么。上课他不说话我倒还能理解,可老师让同桌讨论,他竟然自顾自的翻书,班上其他同桌讨论得沸沸扬扬,我们这桌却冷冷清清。由此,我对他产生了一些偏见。
课间,他也不爱走动,就坐在座位上,始终是不是看着书就是做着作业,从不参与我们海阔天空的谈论。和他一桌,我郁闷呀!而且,他从不和我在英语课上作为搭档起来演讲对话,这让我更讨厌他了。
可让我恨他的原因是:那天晚上测验数学,时间快结束了,可我还有一个填空题不会做,慌忙之中我就问了他,他开始不理我,我以为他没听到,又问了第二遍,他说:“你中考去问谁啊!”我本来就是自尊心特别强的人,被他这一说,我噌一下站起来交了卷,同时在心里嘀咕,你不讲就算了,拿中考来压我,于是,我就更恨他了。
下晚自习后,他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了满满的字:“其实你并笨,你可以把学习提起来的,不要对中考存有侥幸心理,现在应该脚踏实地的学,对你的将来会有好处的,我不给你讲,是不想害你,哪怕到中考只有一天,我们都不要放弃……”满满的一张纸,又是他的一贯作风,全都是些大道理,可这次,我并不那么讨厌了,反而狠狠的哭了一场,为我的愚昧无知而哭。
原来我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同桌。我似乎也在跟着他改变,上课时,也能挺直腰背,课间,不再打闹了,偶尔安静的看一本书,也不再一整天喋喋不休的讲一些废话了,同学们说我“淑女”了,可我最大的收获是,不管做什么,我都能脚踏实地的去做,而且绝不放弃,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我的同桌。
或许我们会一直这样同桌到毕业,但在这离别之即,我要说一声:谢谢你,同桌!
我是一个十分胆小的人,遇到什么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这一周,我与常胜将军赵琰哲成了同桌,我想,这一次有救了!可是事实上我错了,事情并非我想象得这么简单。
赵琰哲是一个热衷于钻研数学的人,所以思维极其敏捷。书上的题他几乎无师自通,而且质量相当高。大多数的时间他就在奥赛题的王国里自由徜徉。每当看到他钻研成功时满脸幸福的样子,我就开始蠢蠢欲动。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道题卡住了,就向他发出求助的信号,可他漫不经心地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说:“我也不会。”
“你不可能不会!”我瞪着他。
“亏你还是左手拿筷子,右脑怎么这么不发达?连这道题都不会,哀哉!”他的话语里流露出令人难以忍受的鄙夷。
“我这是大智若愚,劳驾一次,仅此而已。”我厚着脸皮央求着。
“再说一遍, 我不会!”他不耐烦地大吼一声。
面对着他的盛怒,我也恼羞成怒:“哼,走着瞧。”说完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瞟瞟同桌,他仍是一脸的平静。
没有了同桌的帮忙,我只能硬着头皮独立作战苦思冥想……“小明喝了咖啡的三分之一之后,加上了牛奶,这时又喝了全部的五分之一,再加满牛奶……。”“喝了三分之一,又加满,咦?这样一来,喝的咖啡不就是……”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柳暗花明的生机!于是,循着已知条件,认真地分析,思路居然在我的层层深入中趋于明朗……哦,一时间我明白了,解题除了从问题入手之外,还应当结合生活实践去思考。数学,生活中的学问!我的心头掠过从未有过的温暖。
“胜利的感觉怎么样?”同桌莞尔一笑。不知为什么,此刻我觉得他的笑脸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纯真。
“只可体会,无以形容。”我沉浸在幸福的包容之中。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自己迎难而上,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甘甜。
感谢同桌的一声声“不知道”,他让我明白了“求友不如求手”的生活态度,我会牢牢恪守这个宗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播洒汗水,知难而上,收获辉煌。
读书的滋味?书,也有滋味吗?那么,酸,甜,苦,辣……究竟哪一种,才是读书的滋味?
读书是酸的?看着书中鲜活的人或欢喜、或悲伤地生活着,我也不禁想,若能穿越到那书中去,我又该如何?羡慕诸葛亮“前后知晓三百年”的神机妙算,羡慕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惬意豪迈,羡慕关公“单刀赴会”的勇敢大胆……也会嫉妒地想,若我也能有这般智慧的头脑、洒脱的心境、超人的胆魄,那该多好?若我遇上这些,会如何?大概,我做到他们那般的冷静智慧。读书,酸,夹杂着敬佩。
读书是甜的?很美好的结局,大家最后都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公主和王子的童话故事——不管过程如何挫折,结局总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美好的结局,总是令人向往。即使主角不是自己,想象着书中的人们幸福地生活,也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小时候总喜欢在睡前读上那么一个美丽的故事,仿佛这样,就连梦境都是美好而甜蜜的。读书,甜,令人心醉。
读书是苦的?合上眼前的书,我脸上还挂着淡淡的泪痕。为什么,一定要这般结局呢?为什么,主角一定要在打倒坏人后死去?“HappyEnd”不好吗?眼泪滴落至书页,仿佛就连那洁白的纸张,也沾染上了一丝苦意。落泪之后,仍不禁思考,这般描写,是否能更加体现出主题,更加能体现出某些精神?读书,苦,却回味无穷。
读书是辣的?书本身就是一只只辣椒,即使你回味无穷,又让你羞愧地意识自己的错误所在。如读完了《赤免之死》,我才知道诚信的重要。看完《母爱如山》我才知道平时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会让父母如此伤心……书是全世界最好、最受欢迎的“大辣椒”。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我说:“读书有四味,如酸味,甜味,苦味,辣味。”
人间百味,读书百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