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智慧的源泉,是精神的食粮。书,让人们向更高的境界发展。生活,是我一本充满无尽智慧的书。
瓦特是生活给予灵感,发明了蒸汽机;贝尔是生活赐予智慧,发明了电话;贝多芬是生活迸发激情,谱写出一篇篇动人的乐章;达·芬奇是是生活留下沉思,绘出一张张动人的画卷……生活如一本实用的书,给予我许多启发。
那日,阴雨连绵,我留在教室里订墙上的画,其他同学早已回家了,也许现在正不亦乐乎地看着电视呢。我一想到这,就将手中的大头钉狠狠地往墙上一敲,看着那钉在墙上的画,我不禁叹了口气。
就在不经意低头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只小蚂蚁。我大生疑惑:教室里哪来的这东西?也许是被哪个馋鬼掉下的饼干屑引来。我不禁觉得好笑:外面食物多得是,怎么爬到这来呢?不知不觉间,图已定好,我将剩下的大头钉随手一扔,便背起书包,朝回家的路走去。
快到家时,我感到脚上有些刺痛,抬起脚一看:呀!鞋上“钉”了几个大头钉。我不禁一愣,脚上越发越觉得疼痛起来。我不禁懊悔不已,恨自己不专心订图,恨自己将大头钉随手一扔便扬长而去……生活与我开了个玩笑,在这个玩笑中,我明白了干什么都要专心致志,考虑周全。
还有一次,我发现家里的台灯时亮时暗,便大生疑惑。问别人,都说不知道。正当我要放弃时,突然想到:是不是接触的缘故?等我拆下台灯灯泡再安上后,灯果然亮了。生活又告诉我要大胆创新。
生活给予我快乐,给予我知识,在生活中,我明白了许多,生活,你真是我的一本书。
生活亦诗,简洁诗意;生活亦歌,优雅美好;生活亦画,丰富多彩;生活亦字,充满灵魂。
生活好比一杯咖啡。刚尝时,舌头告诉你它很苦;当你细细地去品尝时,心告诉你它很甜。生活就像是一杯咖啡,从苦中慢慢地尝到了甜头。孩提时,母亲就对我极其严厉,总是想方设法让我去接受生活的考验,培养我独立自主的能力。那时,我恨透了母亲,为什么要让我受这等罪。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我习惯了如此生活,也渐渐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这也是为我以后的成长生活,步入社会打下基础。生活的确好比一杯咖啡,需要你用心去慢慢地品尝。
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甜、酸、苦、辣、麻皆可入席。这甜意味着成功,酸、苦、辣、麻则意味着失败、挫折、错误与过失。人的一生中,不可能都品尝着甜。当你一帆风贮存器的时候,切勿得间,切勿大意,短暂的胜利可能蕴藏险滩。当你悲观沮丧的时候,切勿自暴自弃,碰壁之后还有很多机会。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切勿钻牛角尖,后面还有接踵而至的许多考验,许多挫折等待着你。生活好比一桌宴席,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人,总要学会面对离别,哪怕天涯海角,阴阳两隔之别。人生重体验,甜、酸、苦、辣、麻,味味皆有!
生活好比一杯水。加一勺糖,甜美可口;加一勺盐,咸来无味;加一勺醋,酸口且酸气扑鼻;加一勺辣椒,辣得令人咂舌;加一勺咖啡,苦中带甜且醇香丝滑。一杯纯净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有百般滋味尽在其中。
我远方的朋友,今天我向你介绍一本书——《小故事大道理》,希望你能喜欢。
那么我向你介绍一下书的内容。那是一本有300多篇故事的书,书前写道:人生就象一局棋,每一步都要想清楚,其实人生还不如一局棋,因为没有人失败了可以重新开始,所以,我们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如果一步走不好就很难弥补自己的失误。
我在书中读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船上航行,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暴雨,那人害怕极了,急忙乞求上帝把他变成鱼,上帝把他变成了小鱼。这时一只鲨鱼游来了,他有乞求上帝把他变成鲨鱼,这时一条捕鲸船驶过来,他见了又乞求上帝把他变成人。上帝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了,并把他变成了人。他又回到了船上,心想这下好了,没事了。突然,一个大浪把他卷走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心想:生存争战无处不在,上帝也有苦恼,要把握住现在,吸取以前的教训,用优势弥补缺点,成长为生活的强者。还有不要象文中那个人一样只会乞求别人。
经过我这么一说,你喜欢这本书吗?
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读书,但凡看得见且识字的人不就会读吗?中国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在家长的殷切教导下读起了书。读书,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
作为爱读书之人,我看过的书也算不少。我的书橱里有各种类型的书,人物传记类的,童话类的,长篇小说类的等等。但简单来说便是两类,读完的和未读完的。我个人喜欢的读书方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但是共同点就是我不爱勾勾画画。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说实话,最初,我是抱着玩笑和好奇的心态读这本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许多。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我这种做法在作者眼中无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
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每读一遍都有新发现,有些在第一次读时觉得枯燥乏味的书,在第二遍读时也显现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谓收获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许多可看的书。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换句话说,我读书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追随喜爱的作家,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
而对于阅读的态度,则是主动。读书是与作者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他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地去拿起一本书,才开启了你与作者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
今天的阅读内容为主题阅读、阅读与心智的成长两个板块。
阅读的第四个阶段:主题阅读。其实主题阅读挺像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截取相关性的东西来完成整个阅读过程。
主题阅读也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需要针对研究的主题,
二为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大致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骤为:检视阅读所有书籍,并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章节。
第二步骤为:根据主题创立一套中性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形成共识。
第三步骤为:根据主题建立一个中性的主旨,并就此主旨列出相关问题,并在书籍中寻求解答。
第四步骤为:界定主要议题及次要议题,然后将作者对各个议题的不同意见
第五步骤为: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并将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清楚的界定出来。
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词汇表达作者的意见,但形成议题的观点时尽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设限,更为客观。
在阅读与心智成长这一块,作者强调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任何书任何文章都读,你必须有所拣选,对你所读的书要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超过你的能力才行,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心智其实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而主动的阅读,思考对于心智就是一种运用,虽然社交媒体发展迅猛,我们看似动动手指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并不是来自于我们,往往会看过就忘了,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成长。
所以,今天起开始阅读吧,拿起你手边的书,去主动阅读,取主动思考,去让每一本书带领你迈向更好的自己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