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唐城是为了给著名的.导演陈凯歌拍一部电影才建成的,我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可真正到了后,才感觉唐城气势很雄伟,叹为观止。
一到城门口,就看到两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站在门口,就像在站岗一样。城里的建筑还真是特别,有气势宏伟的皇宫;有高大的拱桥;还有宽广的御花园。
首先,我们来到了那座高大的白拱桥前,从侧面远远地看去,拱桥好似一条弯弯的彩虹挂在天上,低头一看,拱桥倒映在水里,它和桥上的拱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椭圆,放眼望去,远处的树木和房屋都像是镶在这里面一样。走上拱桥,顿时感觉一切景物尽收眼底,微风浮在脸上,轻轻的,柔柔的,真像在给我挠痒痒呢。
接着,我们走过拱桥,来到了皇宫。从外面看,皇宫红砖绿瓦的,从里面看,皇宫的每一个墙上都有壁画,五颜六色的样子真好看!门外还有两个神仙,他们一个抱着脚,一个看着手表,哈哈,是在提醒人们有时间观念吗?这两个雕像栩栩如生,就连神态都刻画得仔仔细细。
最后,我们来到了皇上的御花园,那里可真是一个仙境啊:有山,有水,有花,有湖,它们构成了一幅自然的风景画。你看,山是那么的高,湖水是那么清澈,花儿是那么艳丽,这种境界真叫人心情舒畅!
如果你没来过,就来看看吧,定能让你心情舒畅,烦恼跑光。
通过训练、学习
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酸甜
苦辣
永远
留在内心
海底最深处
满心欢喜,带着几分期待,从妈眯手中接过行李,来不及握紧,就跑远了……
终于来到盼望已久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新”的气息,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
谁知,进入基地的第一课便是“体能拓展”,“走地下迷宫”这一环节很是刺激,里面漆黑一片,待我们武装完毕,刚进去便转了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凭双手摸着墙壁,不一会儿,不知是谁尖叫一声,撞到头了,大家都跟在后面,弯下身来匍匐前进,还好我们一队人齐心协力找到出口,迎接我们的'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同学的微笑。
吃饭应该是一天中最悠哉的时刻吧,可是还要在食堂外有秩序地排好队,嘴里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终于走进食堂了,刹那间,篮球场地大小的食堂像炸开了的马蜂窝,“闭上你们说话的嘴!”教管大声叫道,食堂又恢复了平静。
晚上,迎接我们的是一次小型军训,一声声“稍息、立正”,威严中透露着严厉,一句句“一二一、向右看齐”在耳畔回荡不已,甚而至于,回响在梦中枕际,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军姿,“目视前方,身体稍向前倾……”教官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站军姿的要领,终于就要站够十分钟了,“十七班有人说话呢啊!再加两分钟!”
“十七班再加一分钟!
……
“好,原地休息一分钟!”
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练习“滚铁环”,小型军训结束之际,已是晚上临近九点,各班分组进行比赛,看哪队最先滚完铁环,在一阵阵欢呼声中,我们十七班光荣完成任务,另一队还剩下一个人没有滚完,我们一齐为她加油,终于也完成任务,最后,教官宣布十七班获胜,顿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扑面而来,这是对我们十七班的认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马上就要熄灯了,我们激动的心还没能平静下来,等到教官查完宿舍离开,小小宿舍中又热闹起来,“324(房间号)!宿舍长出来!”唉!隔壁的朋友们又被“抓”了。男生宿舍那边更热闹,据说我们班某个男生被逮到,结果被罚站,同宿舍的哥们儿轮流来替班罚站,折腾了好几次,教官居然没发现。
那些天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比如插花、编“中国结”,亲手制作飞机模型并试飞成功,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还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天的基地生活转眼结束了,大家对这个“第二校园”有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们却受益匪浅。在这儿,我们蜕去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外壳,体验着不同寻常的生活;在这儿,我们学会独立,深化了同学间的友情,整个大集体变得更有凝聚力了。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这,就是我们难忘的基地生活。
马上就要毕业了,回忆初中往事,总是那样回味无穷,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接下来在一起学习的几个月……
初三的兄弟姐妹们,加油!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东湖的大海阳光帆船基地。
在东湖上乘坐帆船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既好奇又期待。穿好橙色的救生衣就准备上船了,我先试探着把一只脚踏上船板,可是总站不稳,一踏上去就剧烈地摇晃,我害怕极了。但最后,我还是胆战心惊地上了船。今天的风儿真给力,它不慌不忙地吹了起来。别说,坐在船上的感觉可真好,恐惧的感觉一下子就消失了。那凉爽的风儿从我的脸上轻轻地拂过,舒服极了。
我们坐在船上环顾四周,东湖的美景一幅幅呈现在我眼前。抬起头,我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红艳艳的.太阳。低下头,我看到的是一汪碧水清波。仔细一看,湖面上竟然还有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小鱼儿点缀呢!我感觉自己好像飞上了天空,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翱翔……
这时,教练说:“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风区了!”果然,风明显变大了一点。教练让我们坐到船的另一边去,只有他一个人站在这边,方便操作帆船。突然,靠我们这边猛地往下一沉,感觉船都要翻了,可是船就是不翻,真是太刺激了!。我问道:“教练,为什么船不会翻呀?”“因为它下面有一个保持平衡的东西,叫做龙骨,相当于是不倒翁结构,想倒也倒不了啊!”教练说。
说着说着,就到了终点,我们依依不舍地与教练分别,却久久不愿意离开,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美景里面……
躺在菲律宾的海边,仰望着故乡所没有的星空,我不禁又想到刚刚读完的基地七部曲,心中又充满了对群星的敬畏和无限的遐想。
诞生于1947年的基地系列,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在其科技感方面必然对于当今的读者来说是有所欠缺的,但作者阿西莫夫给我们所描绘的“未来”却也不得不说是别具一格的。
不同于很多主流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的背景虽然也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但其主要的故事线却不在地球展开——直到第七部,所有的线索才最终引向这个共同的起源——而是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以超级钢铁行星“川坨”为核心的银河大舞台上展开。另外一点不同,则是在千千万万行星上的生物没有什么奇形怪状的所谓外星生物,而都是我们熟悉的面孔(这一点在后面还会提到)。
作为一篇被人公认为非常优异的文学作品,基地系列显然也没有只描绘令人炫目的新颖设定和元素,而是以科幻为表,实际上则探讨的还是人性的真谛与社会的构成。基地1—2部曲描绘了在银河系中统一的政权——银河帝国——崩溃后,保存了文明种子的第一基地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在心理史学(预测未来的数学学科)的指引下逐渐繁荣昌盛,突出了在一个政体中“科技”,“宗教”,“经济”等软实力的重要性,描绘了一个个传奇人物。第3部中,似乎绝对正确的未来预测却出现了偏差,一个在数学统计学上无法计算到的变数,有强大心灵控制能力的敌人,征服了第一基地,最终被第二基地的精神力量征服。
这部在情节上,让读者脱离了原有的“虽然形式很艰难,但这都是计划的一部分”的思维框架,让书中人物——也包括读者——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恰好证明了没有什么是决对恒定的,同时又在隐隐之中传递出了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将科幻作品升华了一个层次。第四,第五部则主要描述了在银河帝国末期,心理史学创造出的“谢顿计划”的来龙去脉,把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预言通过一个科幻的设定予以实现,同时又引出了背后的一切——神秘的机器人,被称为人类起源的地球等等。这两章则承上启下,又抛下无数个线索,让读者去自行思索。最后两部则描绘了整个宏大的银河系史诗的起源,同时又探究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解释了为何银河系有某种单一性——我们都起源于地球。七部曲总体来说环环相扣,每两三部后又大有升华,这也有部分源于作者写作的时间有些断层,将科幻上升到了探究人类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高度上,也对未来各种人类社会极端的情况作了可能的猜想,描绘了一幅简约却不简单的银河系史诗,的确值得一读。
不过本书在我看来也有一些缺憾,作者可能陷入了某种惯性思维,或者我们所谓的“套路”,每种极端下面必然影藏着另一种极端,热情招待背后总有冷枪暗箭,单一纯朴背后必有复杂动机,虽然可能想传达出一种物极必反或者人类虚伪表象的意图,但是却导致了某些情节可以超前地揣测出结果,让本书的魅力有所下降。
总而言之,本书十分值得一读,可以给人以深思。
那天中午,因为我们高兴过头了,立正的时候大家也非常调皮,所以才使教官们下了一道“死命令”,为了防止我们乱动,教官声明:“谁动一下加十分钟!”
我一动不动地站着,头不敢东张西望,手也不敢动一动。
太阳越升越高,肚子里的东西调皮地上翻下滚,像在对我提出抗议,可此时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大字,那就是—————坚持!
为了让时间快点过去,我尽力让自己去想一些快乐的事情。终于时间到了,我终于可以动一下了。这时才发现双脚已经麻木,头上也有了豌豆大小的汗珠。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常常告诉我:“坚持是一种美德。”如果说以前我对这句话的`含意还有些模糊的话,那么今天,我相信我已经懂得了它真正的意义。
这30分钟,这含泪的30分钟,这艰难的30分钟,这锻炼意志的30分钟,我岂能忘怀?
《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尽管我只读了它的第一本,就已然成为了我心目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了。
这本书开始于一门很有意思的理论——心理史学。在书中,科技的发展,政治场上的变换,故事的叙述,无不是围绕着心理史学所展开的。而心理史学,则是哈里·谢顿通过多年的研究,创造出的用数学去计算出未来的走向的一门学科。然而《银河帝国·基地》的叙述节奏过快,动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间隔,一本书看下来,像快进的胶卷在播放基地的发展。要是其中能多加一些细节该多好啊!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银河帝国·基地》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银河帝国·基地》全书共讲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每次危机之间,都是一波三折,没有一般科幻作品的脸谱化,对每个人的性格塑造都接近完美。在如此宏大的世界观之下,依然能把每个人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很好,比如赛佛·哈定这位第一任端点星市长。小说并不是讲完了关于他的故事便把这个人"遗忘",而是赛佛·哈定的名言在文中被多次提及,这不失为这本书一个值得学习的优点。
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其实是其中对人文方面的思考。本书不止一次提到过在银河帝国覆灭后,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核工具最初是如何制造及使用的而产生大面积科技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挂钩的。就像现在很多银行使用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上层系统则会不断的更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可能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只要上层系统一崩溃,就会造成全盘的崩溃而束手无策的情形。
剧情的推进都建立在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对未来的预测之中,总觉得这种设定有些玄学的感觉,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上是也许可以做到的,但要考虑无限多的因素,它的计算量将是巨大的。
三次化解危机之法:势力均衡、科学化宗教的统治、自由贸易的“糖衣大炮”。特别是最后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令我思考良久,结合看的上一本书——《无政府时代的到来》,经济贸易的能力有时或许比权力更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强大的商贸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在政治领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堪比一个国家。
书中人物的政治角逐都让我影响深刻。基地立身于一个小小的行星,其力量与四大王国、银河边缘的其他势力以及其背后尚未灭亡的银河帝国相比,是微弱的,甚至是不值一提的。但基地的历代领袖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了危机。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足够吸引我再读一遍。
书中基地的敌人都是笃信军事力量强权人物,我觉得他们与基地***相比,都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对手略弱,读下来感觉化解谢顿危机没有“力挽狂澜”之感。
但它仍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不该贬低它,也不该神话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