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星期六的一天,我在家里打电脑,正玩得津津有味,突然想上厕所,就急匆匆地跑向洗手间,结果只听“啪”的一声,茶几上那漂亮、精致的金鱼缸一下子摔在了地上、碎了。望着地上的玻璃和活蹦乱跳的金鱼,我吓得不知所措……
怎么办呢?我在家里急得团团转,于是我想了很多办法给自己解围
方法一:就是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再去买一个新的鱼缸和几条新的金鱼,放回原处,好像没有发生一样。然而我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也不知道在那里有这么漂亮的金鱼卖,所以这个办法不行。
方法二:就是等妈妈回来,我就诚实地告诉妈妈,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可是心里想,这么贵重的'鱼缸被我打碎了,肯定会被妈妈大骂一顿,或许还会被狠狠地打一顿,一想到妈妈生气的样子,心里就害怕,看来这个方法也不行。
方法三:就是出去将小姨家的弟弟找来,我就出去,假装这事跟我和没关系,这个黑锅让弟弟去背,我想这个办法行得通。
我就出去找弟弟回来,吩咐他在家里玩,然后我就出去了。
我快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了,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让我非常地吃惊。
弟弟对妈妈说:“姨妈,对不起,我把鱼缸打碎了”,妈妈说:“不怕,你诚实地承认错误,勇气可嘉,只要认错就好”。说完,妈妈还安慰了弟弟,给他几元钱叫他上街买东西。听到他们的对话,我感到又惊讶又好奇,便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弟弟做了错事,你就可以原谅,而我不行呢?”,妈妈回答:“因为他诚实,敢于承认错误,我们为人做事最基本的就是讲诚信,如果你不诚实,就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听完妈妈说的话,我惭愧不已,自叹不如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子。我想不明白的是弟弟为什么会那样回答?后来我悄悄地问弟弟,为什么要说是你打碎了鱼缸,弟弟告诉我:哥哥,我是担心姨妈打你。
这件事一直保存在我记忆中,每当我拾起记忆的贝壳,慢慢回味往事,那一幕幕又仿佛出现在我眼前,那一句句话又回荡在耳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又留下了一个教训深刻的足迹,告别谎言,敢说真话。
不知多少年前,几年前的事?几年级的事?我已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却刻骨铭心。春节,人们像往常一样到亲戚家拜年,而我也不例外。我和爸妈他们去了我舅舅家,他家有一个小孩比我小一岁,我们很和的来。我们到了,我像往常一样去找他玩,我看到他披着斗笠,带着墨镜,手拿着枪,在地上滚动,每一次滚动就一发,子弹犹如一把锋利的刀一样,直穿杯子,那样子酷死了。我马上叫停他,我向他要枪玩了一会,我便深深的`爱上它了。
然而,不知是老天的安排,还是真的那么巧,当时他去洗澡了,他那深爱的枪就在那,我心动了。我想占为己有,说做就做,我立马动身,却蹑手蹑脚地把枪紧握在手中,把它放入我的背包中,我即害怕又高兴的打开了房门,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舅舅就站在外面,他会不会看到了?会不会打我?会不会告诉我爸妈,而这时一阵沉重的声音响起:“你干嘛了”,我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那严厉的眼神,我不回答,他再次说:“老实说”,我吓哭了,豆大的泪水肆无忌惮地流了下了。但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他说:“你要喜欢那枪,舅舅可以买给你,但这支枪不能给你,快放回去”。我跑了出去,当我冷静下来准备接受惩罚的时候,而家中像往常一样。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我却发现我的背包中有一把崭新的枪。
有些时候,说真话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笑一笑都过了。眯一下眼,那一天已经过了。它已经是我的简历。
20xx年05月11日,我参加了建国大学举办的汉语演讲比赛。那一天刚好也是母亲节,所以我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本来都打算好了,想把奖金送给妈妈当成母亲节礼物,遗憾的是我挑战失败了。
当时在公布得奖者的时候,我自己已经心有数了。最小最小的奢望我能得第三名,如果第三名不是我,那就没有了。名额都公布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我松了一口气,好像什么压力都没有了。当时我也没有哭,本来以为我一定会大哭一场,既然没有我的名字诶。只是……觉得很对不起妈妈,在那么美好的节日却让她失望了,当时我痛恨自己!
有时越想赢反而它离我越远,越不想让别人失望反而越不能做好,物极必反真的存在生活中。压力就是一种很可怕的心理病,有了它事情都不能按照原来的规划执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消灭它!
当我真心为别人鼓掌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长大了。高中的时候习惯了听别人给我鼓掌,这次为别人鼓掌,我既没有嫉妒也没有自卑。总不能永远当主角,换了角色来平衡生活的彩色。
我只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对汉语的热爱!这次比赛输了,但我没有气馁。因为我知道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外面有很多人比我厉害比我强,比赛就是各拼本事。不用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找到了自己的特殊就用心去浇它,让它绽放,成为从未凋谢的花儿!
很惭愧,我是在去年培德学院开出家长的事儿最热的时候知道的钱志龙校长,当时还挺为他义愤填膺的。说实话,吃瓜群众的信息量根本不足以做出理性判断,打动我的是更早之前看过的他的演讲中的一句话,让我觉得,这样的人,至少是真心地在做教育。
那段话是这样的:“……我们是独立学校,独立二字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独立于社会正确或不正确的.普世价值观和与之对应的测评体系,独立于政府英明或不英明的教育政策法规,独立于家长的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和诉求。独立学校能生存下来并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敢于坚持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
《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里也提到了这段话,原来是引自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老校长的发言,这也确实是一个以做真正的教育为己任的资深教育者能说出的话,值得镌刻案头的那种。
回到这本书,内容很简单,讲得是作者在美国的一所三语学校做校长的经历,事无巨细的讲述了很多美国小学的日常,孩子,教师,家长,教学,制度,都是来自一线的,很多小的细节都很有趣,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对这份工作投入的爱与热情。
亮点也是槽点的部分,是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碎碎念,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为人师”,非常真实的细节和思考,夹带着大量的“人生道理”,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果只是想随手一读,可以试试,但如果想要认真学习,干货量稍显不足。
最早的一本日记是用一本作文簿记的,从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开始写的。开篇记述是到沙村普通高中报到的事。因第一次乘班车出门,受不了那股汽油味,晕车得厉害,二十多公里山区公路的车程,让我把肚子里黄水吐得出来了。下车后,还在蹲马路旁干呕了好久,才勉强直起身来,继续挑起铺盖和五十斤大米,跟着其他同学一道步行三公里才来到学校。幸好当时的班主任老师人好心细,一见我脸蜡黄蜡黄的'样子,就让我先在他房间床上躺下来休息。直到下午我醒来后,才发现老师已帮我把大米交到学校,替我开了餐;宿舍也安排好了,替我选好了床位、领了床板,铺好了床,放好了铺盖卷,就等我自己到学校财务处交下费用就报好了名。这篇日记就是吃完晚饭后寄宿生呆在教室自习时,用刚发作文簿写的。写完了报名之后,还有一大段的文字,表示虽然没考上重点高中,但不能气馁,相信事在人为,我只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就能来报答父母和老师的恩情。看来那时真的很有志气,也很有劲。
日记中最让我感到既苦涩又温暖的是,我多次记录了关于高中生活中关于行和吃的事情。虽离家二十多公里,作为农村寄宿生,我们不能每周每月回家,即使有事(如回家背米、拿衣服、拿钱交费等)必须要回家,既为了省车费,也为了能顺利回家,要么一伙人走山路,要么就一起扒钨矿的货车,因为当时经过我们学校所在的乡镇的班车,每天就一个往返,且我们学校放假时,县城的学校也放假,车子到了此地,未必会停,有时停了也上不了客。扒钨矿的货车,碰到难说话的司机,我们就惨了,看到我们扒上去了,要么车子走了一下、中途赶我们下来;要么到了要下车的地方,叫他也不停,让我们自己跳车,结果有时姿势和技巧没把握好,会摔的个鼻青脸肿的;当然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们也常碰到好心的司机,就会停下车来让我们上,并告诉我们扶稳坐好,到站了就会停下车让我们慢慢下来。到高三时,我们回家就会借一些年轻老师的自行车用。至于吃的方面,学校食堂分那点饭根本不够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高中生,常常添不饱肚子。那时同学家里普遍比较穷,每家给的伙食钱很少,更别谈零花钱。为了省钱,先是大家就着家里带来的萝卜干、豆腐乳之类的干菜下饭,吃完了就几个人合起伙打一份菜来分着吃,有时打起菜来时甚至先到窗口看一看,有没有认识的师母套点近乎,多打点,哪怕多舀点菜汤也高兴。即使是这样省着,还常出现有的同学用着、用着就没钱卖菜吃的现象。那时,我们最羡慕邻班一个来自钨矿的女孩,虽然她读书很差,但每天都可以用一元钱到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上二两半桂花桃酥,边走边吃,馋得大家流口水,于是送给人家一外号“二两半”。最悲哀的一件事是,我们班一个学习特好的同学没钱买菜吃,中午跑到学校食堂偷了碗猪油和一瓶酱油,想用来拌饭吃,被学校工友逮个现行,结果这同学觉得没面子,尽管老师百般挽留,他还是毅然卷铺盖回家了。而我那时最盼望的是父亲替我送米和钱来学校的日子,他除了给我带来物质上短时的富足,还会捎来一盆妈妈炖好的汤肉,让我大饱口福,至今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最让我觉得很英雄、很骄傲的一篇日记是记的我们班为学校搞勤工俭学的事情。高二那年的十一月十四日,我们班四十八人,带上铺盖草席、南瓜冬瓜和萝卜干、大米和油盐,步行来到了离学校二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几近废弃的校办林场,开展为期一周的采摘木梓(注:木梓籽可以用来压榨成木梓油,是一种上好的食用油)劳动教育活动。当天中午学校出发,山路忒难走,走到目的地就天黑了。那林场仅有一栋早已无人居住的土打垒房,一间堂屋外加两个厢房,其中一个厢房还是个厨房。一到屋里,大家放下行李后,五位女同学赶紧下厨做饭,男同学则到老表家要了些稻草铺在两间屋子地上打好地铺,又接着把各自背的米集中到两个新的蛇皮袋里,以便腾出袋子用来采摘和搬运木梓。半响功夫,女生做的饭也好了,尽管半生不熟的,但大家就着一盏煤油灯和一轮清冷的明月依然吃得个精光。饭后大家就到屋后的小溪里洗了一下脸和脚,男的在堂屋,女的在厢房,便倒头便睡了。接下来的几天,女生在留屋里做饭,男同学全部上山采摘木梓。因木梓树太高,加上山又多年没砍放山,木梓树边上的灌木茅草比我们小个子人都高,我们走进去,人都看不见,更不要说去寻摘木梓,于是,为了安全起见,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当作搬运工,负责将同学们采摘的木梓从山上运回四里开外的驻地,返回时则送饭菜、和工具上山去。那时的我们真很听话,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和手被荆刺划开了口子、肩膀被磨破了皮,但我们一周下来,居然采了四、五万斤湿木梓,放在堂屋里,高高地堆着,足足占了堂屋一半空间。回来的时候,我们真的有点像当年溃败的打仗队伍,每个男生不但身上又脏又破,而且还背着自己黑乎乎的被子,肩上还驮着三十斤湿木梓,疲惫不堪,走走停停,队伍拉得好长好长。那天我们是早晨天亮从林场出发走到了下午二点多,最后一个同学才回到了学校,虽然哭着回来,但三十斤湿木梓还是背回来了。看到这里,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经常替学校干一些诸如到农场插秧、割稻、送粪,为学校建房运砖挑沙之类的体力活,但我们没哪个人说过不字,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班级的任务。于是我想,好在我们当年是农村娃,平时都要干农活,还能扛得住,要是换在现在,又有哪个学校敢这样做?又有几个学生能吃这样的苦,又有几个家长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这样的苦呢?
就这样一边看一边想,我如痴如醉地沉迷其中,就连女儿走到我身边也没察觉。如今看到这些文字,虽事隔二十余年,但仿佛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虽然这些日记本已经发黄,但它记载着我人生很多成长的故事,既有幸运的欢笑,也有困难中彷徨。在一行行青涩柔弱稚气的字里行间,透过业已开始淡化的字迹,更多地流露出一个农家男孩那种想走出大山、走出农村的渴望、记录着我为之不屈不饶的那一股闯劲和那一份付出的艰辛。于是,我决定把这些日记本带到城里的家来好好收藏,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和妻女一道来读一读,一起来回味着那一段青春往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