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饭之后,我们一家三口人常常是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闲谈一会儿。可是今天的晚饭之后却……唉!
吃完饭了,爸爸把手中的碗往桌子上重重一掼,铁青着脸坐在那儿。妈妈深深叹了口气,轻轻放下手中的碗,忧虑地看着我。我不知所措地端着碗,把头深深埋下,只是偶尔抬起来,惊恐地瞄一眼爸爸和妈妈。
三个人都沉默着,谁都不说话。
沉默,令人难堪的沉默。
终于,爸爸开口了:“我们也不想多说你,可你自己,太不争气了。”
“陆超呀,我和你爸这辈子就这么样了,一家人的希望可全都寄托在你身上呀!可你……太让我们失望了。”妈妈的话虽不重,但却字字敲在了我的心上。
“你平时还是所谓的优等生,这次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这难道仅仅是一次失误吗?”爸爸紧绷着脸,厉声喝道。说完,把那张只得了65分的数学试卷在我面前一摊。
我的心,被父母的话打动了,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这次考试的情景又浮现在我面前......
“嗨,这么简单!”卷子一发下来,我就怪叫起来。同桌好心劝我认真写,别讲话。我却大大咧咧地说:“怎么啦,这题呀,我不用几分钟就能写完!”
不一会儿,那张被匆匆“画”完的卷子,就从我的课上“飞”到了老师的桌上。我冲同桌做了个鬼脸,得意地昂起头,蹦出教室......
“行了,快去写作业吧。”妈妈勉强露出笑容对我说。
我从回忆中惊醒,心中充满了懊悔。我拎起书包,走进里屋。
我再也忍不住了,作业本上,洒下我一滴一滴的热泪......
看看队伍中第一个男人,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前方,仿佛这地方天经地义就是他上车的位置,心安理得地站在这里。
第二位男士身穿一件军衣,头上戴着军帽,若无其事地把手放进口袋里,闭着眼睛等待上车,其实,他是羞于见人了。
队伍里的第三个人个子矮小,戴着一顶帽子,穿着一件厚实的大衣,嘴巴向上翘,眼睛上架着一幅眼镜,眼睛同样闭着,也许他也怕别人看见他吧。
第四个人为了不让别人看见自己,居然戴了一个口罩,看上去文质彬彬,估计是一个医生,医生不是很有文化吗?怎么如今也变成了文盲?那些字他也是视若不见!
还有……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拥有许多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美德已经渐渐流逝。像这样的人,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
一天,我坐公汽时,看见一个人在车上吃包子,车上的人闻到这股气息,纷纷皱起眉头,捂住口鼻。可这位食客依然吃得津津有味!他也不看看,车厢里到处都贴着“无饮食车厢”几个大字。
以后,奉劝大家在自身不是“文盲”的情况下,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人,不要做一个假文盲。
《失火之后》这篇作文语言生动,文章有理有据,说服力强,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尾点题,不失为一篇佳作。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看了第一句忍不住接着往下读。交代失火原因以及救火时的危险时,加入人物行为,生活中的画面跃然纸上,并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相结合的手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然后引出居民的议论,最后得出“我”的思考,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结尾部分正是作者要表达的,即写作此文的宗旨,换言之,中心思想。一个中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看似平常,却最奇特,这便是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该文采用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很有特点,虽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形象,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这是很难得的'。在描写火势时,“火焰足足有半层楼高,那气势,就算是火红的太阳也要逊色几分”;在叙述失火后的景象时,“原来白色的墙已经变成了一片漆黑,像是被刷了油漆似的”,类似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该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结构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加上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人过目不忘。本文题目“失火之后”,但在叙述“失火”的事情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失火的过程,后面的结尾简练,只用了一个很小的自然段。其实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前面进行了充分的铺垫,结尾的点题才能水到渠成,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很自然,让读者信服,且毫无造作之感。如果能把失火后人们灭火时的细节描写出来(不仅仅是“一桶接一桶的水往火上浇去”,把失火造成的损失着重叙述一下(不仅仅是电瓶车烧毁,把墙壁熏黑,则更有说服力,更能震撼人,作品就会显得更有思想深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