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的一天,词人辛弃疾来到江西上饶农村,只见这里景色迷人,竹林青翠欲滴,树木枝干遒劲,郁郁苍苍。溪水声清脆悦耳。他在路上走着,不久就看见又低又小的茅屋。
这所茅屋紧靠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小草顺着风儿飘动着。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而美好。辛弃疾不由得停下脚步,心里感叹道:这里可真美呀!我也不由得醉了,为这安宁而醉,为这景象而醉。要是天下都有这帮安宁、和平该有多好啊!他抬起头,隐隐听见一对老夫妇的声音,走进茅屋一看,还真有一对老夫妇在聊天呢!他静听着,老爷爷捋着胡子,笑着说:"老伴呀!我们的儿子都懂事了,我们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老婆婆一边做着衣裳,一边开心的说:"可不是吗?一大清早,我们的大儿子就去河东边那块地除草了,难怪庄稼都非常好吃呢!我有一天说要养鸡,鸡拿回来了,正愁什么时候织鸡笼,二儿子知道了,你看,他就在那里编织着鸡笼了。小儿子呢,他虽然很调皮,但也很懂事了,他现在正在剥莲蓬给我们吃呀!我也要多做些衣裳,好让我们穿。”
辛弃疾顺着老婆婆的话看向他的儿子们,嗬!还真是这样。他走向前去,礼貌的说:“你们好,天已晚了,可否让我在这住宿一晚?”老夫妇答应了。这时,他词性大发,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除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确定改写的人称。
假如你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情景,该怎么来告诉别人呢?(通过讨论,明确可以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改写。)
2、想象经过,确定重点。
写这个故事时,想一想,作者在春天去游览,静静地欣赏美丽的景色。他仅仅只是看了一处吗?不是的。但他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地方和事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描写春天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要求学生想像作者观赏的经过,提示突出写好诗中的两个情景。)
3、练习改写。
学生用十多分钟的时间,自己动笔改写。
4、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把指导、表达、批改、评讲揉合在一起。不仅要评讲学生所选择的人称、文章重点、还要注意了基本的语言表达。)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为四季画出缤纷的色彩,为山河画出鲜活的生命,为景物风光画出独有的风姿。——题记
冬去春来,春姑娘带来了清新与活力,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嫩绿的山茱萸、粉红的桃花、淡蓝的夹竹桃等漂亮的小花都开放了。黄莺也翩翩起舞,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儿,让人们如痴如醉。河边碧绿的柳树条好像也陶醉其中,随风摇曳,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就像在提醒人们春天来了。报春使者小燕子飞来飞去,“唧唧”地叫着,忙着筑巢。
活泼可爱的孩童们放学后,争先恐后地跑回家,拿出风筝趁着东风放了起来。轻盈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兴致勃勃地跑着,跳着,喊着,玩得不亦乐乎,给春天增加了盎然生机。
诗人高鼎兴致勃勃地看着孩童们放风筝的样子,不由自主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宋代诗人辛弃疾在心情烦燥的时候,想来到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一个孤僻的小山村,在高高的山坡,一眼望去,一片绿色,小草绿茸茸的,像一大块绿毯。五彩缤纷的小花儿竞相开放,每一朵都笑得那么灿烂,柳叶轻轻地摇摆着,像在湖边洗头,荡漾出许多波纹。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清澈的小湖里有许多彩色的鱼,欢快地嬉戏着。远处,有一个风车随着风自由地摆动。
突然,辛弃疾看见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古色古香的茅房,一对白发夫妻开心地聊着天:“你说孩子他爹,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哇,孩子们都长大喽,山村空气又清新,山清水秀,真快乐!”“孩子他娘,山村的确是好,菜也新鲜,我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哦,对了,我们水没有了,让孩子们去打口清泉来吧!”
老婆婆从茅屋里走了出来,这时,大儿子在菜地里锄豆,只见他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脸上却挂着微笑,他心想:“一定要加油,让家里人吃上健康菜。”二儿子在织鸡笼,心灵手巧的他熟练地操作着,心想这个鸡笼我一定要编得漂亮。小儿子最可爱,卧在草坪上剥莲蓬,他一个小孔都不放过,心想:不知莲蓬甜不甜,甜的话给爹娘哥哥们尝尝吧!
老婆婆喊道“孩子们,你们谁去打口泉水来。”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去打水时玩下水。老婆婆笑着说,好吧,你们一起去吧,打了泉水后三兄弟开始游水嬉戏。
看到这里,辛弃疾诗兴大发,提笔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清平乐·村居》流传至今还是让世人难以忘怀。
农历二月的某一天,我漫步在村子里,村前村后,小草吐出了新芽,让大地一片翠绿,从旁边走过,都能闻到清香了。就连天上的黄莺也唱着歌,来为我助兴。
走在春风拂过的大堤上,高高的杨柳,枝条随风飘动,咦?柳树的长辫子怎么变成了绿色,走近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上出了星星点点的嫩叶。柳条有的已经落到了地上,还有的落进了水里,几条小鱼在柳枝旁吐着泡泡。到中午了,烈日炎炎,湖上开始飘起了水汽,越来越大。从大堤望向对岸,都已经看不清了,但是,雾中依然有点点嫩绿,如同天上的繁星,美丽极了,令人陶醉其中。
下午走在小路上,看见孩子们放学后,就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家,我想:难道他们家有急事?但是,孩子手上的东西告诉了我答案——孩子们要去放风筝!跟上去看看。
只见孩子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一个指挥的,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跟着前面的人跑,双手高举风筝过头顶。当指挥的人说“松手”的时候,后面的人放开手中的风筝,前面的人继续跑,这样一来,风筝便飞上了天空。这时候,许许多多的黄莺也一边唱歌,一边飞了过来,可能在和那风筝讨论着音乐会吧!
到了黄昏,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浓浓的灰烟,孩子们便收了风筝,一个个欢天喜地的跑回了家。
我坐在墙角,心里不由自主地想:这就是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吧!
(课本中的例文可以作为学生欣赏、比照的对象,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语言表达上与例文不相同,与同学不一致的地方。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改写的基本上,欣赏归纳古诗、改写古诗的一般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改写的能力。)
有一天,宋代大诗人辛弃疾去农村旅游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房上还长满了爬山虎。溪边还长了许多青青的草,草的里面插满了小花,显得格外美丽。突然又看到了一对老翁、老妇喝了点儿酒带着点微微的醉意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辛弃疾又观察外面看到了三个男孩。大儿子在小溪东边锄豆,中儿子正在织着鸡笼,织的还挺好。突然又看到了最讨人喜欢的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地上翘着腿儿剥莲蓬。“呵呵!”辛弃疾笑了,很是喜欢小儿子这样的一举一动。
这样幸福、和谐的大家庭怎能不能让辛弃疾向往和喜爱呢?
从而,辛弃疾编了一首词叫《清平乐·村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