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漫步在伊水两岸,细细品读龙门那沧桑的味道。龙门二十品、香山寺、奉先寺一颗颗华夏文明的明星高悬在龙门石窟这星盘之上,分外耀眼。
漫步江边,循着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随着那一座座巧夺天工的雕塑,终是见到了那令人神往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盘坐在莲花台之上,头顶一片佛光环绕,仿若七彩祥云,面相庄严,似嗔非嗔,似笑非笑,就是那般平和,又隐约能看出一丝慈祥,全身环绕着一股王者之气,说是依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成的,也算是有依有据。大佛的头顶上的发髻呈波纹状,似一层一层的小波浪垒成的,层次分明,阳光照耀下,隐约之间还能看见丝丝秀发在舞动;头顶一圈一圈的发髻又似一颗一颗的星辰,光彩照人。
人们注视着大佛,大佛也俯视着人们。
大佛那古井不波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情感,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味,似大彻大悟后的解脱,又如赤子之心的'无谓。看着那双眼,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仿佛明白了什么。
那眸子是永恒的空灵。
走出奉先寺,我依旧不舍地回首瞻仰那世人敬仰的大佛,那眼神,似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田。我淡淡一笑,拂尘而去。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而这次惊艳的回眸,却换来了一丝感悟。遇事不用故作冷静,也不用太过焦虑,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足矣。
夕阳隐去,放舟伊水,碧波荡漾着孤舟,我的心也如这小舟一般,摇曳,摇曳。
今天,我去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3年)开始建造,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余年,有佛像10万多尊。
我们沿着东山来到一座小型石窟面前,石窟约高7米,中间盘坐着一尊佛像,那佛两手相对,念念有词,正义的神情仿佛看穿了世间万恶,使人不由得反思自己。再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面孔光滑、圆润,古人是如何把那坚硬的石头打磨如此?
于是我带着问题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山脚下,拾阶而上,一尊佛像就缓缓呈现在我眼前,我立刻被她恢弘的气势震撼了,她慈祥的`面孔让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仿佛在对我微笑。主佛旁边伫立着两尊谦虚好学的弟子,经过了1300多年风雨的洗礼,一位弟子已经被风化的模糊了面孔,接着有两尊心慈貌美的菩萨相对而立,紧接着是两尊手托宝塔的天王,正义凛然的望着众人,后面是两尊勇猛而强壮的超越凡人的力士,最后,是两尊长满尖牙,脖带巨铃的狮子,怒睁着石碗大小的眼睛。 我心里疑惑地想:像山高的佛像,古人是利用什么工具将它雕刻出来的呢?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远望就像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地方,爸爸担任起我们的“导游”。
我们首先去了禹王池,池子里有很多大金鱼,还有一个两米高的小瀑布,真好看。
走了一段路,来到了潜溪寺,爸爸说潜溪寺是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据我观察,这个大窟高、宽大概九米多,深进七米。主佛阿米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衣纹斜垂座前,整个姿态给我一种静穆慈祥的感觉。
接着来到了宾阳三洞,爸爸说宾阳三洞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先说奉先寺,他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群雕。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释迦牟尼的佛像,高约17米,头高约4米,二朵长达2米。释迦牟尼的眼睛被雕刻的炯炯有神,这座大雕像,旁边还有好多没有婴儿手掌大的小佛像,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
万佛洞,顾名思义,洞里面有上万个雕刻出来的佛,有的佛高达十几米有的则只有两厘米高,真是千奇百怪。
古人的智慧令我佩服,激励我前行。
龙门石窟,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它坐落在洛阳市洛龙区的右侧大道旁,很是宏伟。
首先步入万佛洞,只见石壁上处处凿满了石洞,一个挨一个,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乍一看,还真像一个个漂亮的马蜂窝!马蜂窝内部是做工精巧、惟妙惟肖的一尊尊的佛像。它们有的盘膝正坐,双手合十,眼睛微装船,似乎刚刚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现在正闭目养神,好好休息。有时双膝半跪,恳诚祈祷,有的坐姿微斜,凝神谛听老师的教导。千姿百态,个性鲜明。而且万佛洞的佛像有大有小,小到一个指甲盖,大到一栋半座楼房那么大,但古人的意志与耐心让我敬佩。
出了万佛洞往里走,就是奉先寺。奉先寺里是面目慈祥的卢舍那大佛。它比万佛洞最大的佛像还要高出一头,它的做工比前面任何一座都要精雕细刻。其实呢,原本唐高宗是为了纪念自己父亲而雕的石像,但是有一天,唐高宗在看武则天化妆时心里突然一高兴,就把全部工程改成了武则天。
在武则天的两侧分别站着两位弟子和两位菩萨,分别是弟子阿难、弟子迦叶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至于再往外的两位勇武干练的武士,我就记的不是那么清楚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那里实地考察一下。
之后,我们还去了宾阳三洞,守护罗汉堂与香山寺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只有上述的两个,希望大家也能来这里参观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