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一日游作文(故宫一日游作文800)

雍和宫一日游作文(故宫一日游作文800)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10-21 18:34:02
雍和宫一日游作文(故宫一日游作文800)

雍和宫一日游作文【一】

今天是山东研学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孔子的诞生地——曲阜。

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孔庙。孔庙之前,是高高的城墙,城墙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壁立万仞”。穿过城墙,有三条路通往孔庙,相传中间的路是皇帝的通道,左右两边分别供武将和文官出入。我们兴致勃勃地踏着皇帝曾经走过的道路,进入庙中。孔子封圣后,历代皇帝纷纷翻修孔庙,一为尊孔,二为教化。圣人的故地,多少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导游发给我们每人一块祈福牌,在圣人曾经盘桓过的地方,或许真会灵验也未可知。

参观完孔庙,我们来到了孔府。导师给我们讲解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孔府八大老物件。八大老物件背后都有生动的典故和深邃的含义。比如搓衣板原不是给惧内的男子来跪的,而是给犯了错误的女性来使用。五柏抱槐,则更加神奇,一棵柏树被雷劈成五棵柏树,不久不知是被鸟衔来的,还是被大风吹来,五棵柏树之中又长出一棵槐树。柏树与槐树同根,五柏抱槐不分彼此,但柏树和槐树的秉性互不滋扰,互相包容,和谐共处。

这让我不由想到——连植物都可以互相包容,和谐共处。为什么我们人与人之间却不能友好相处呢?植物尚知包容之理,况我今之学子乎?

走出孔府,天色已然暗淡,而圣人的字字箴言却照亮了我心中的路。

雍和宫一日游作文【二】

“我的家乡位于汉水之滨,它依山傍水,域内山川秀美。著名大诗人王维曾留下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千古名句,它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交汇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它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当然,它也有着另外的名字,如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等雅称。

今天上午,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游襄阳”,我们坐上了公交车,来到了古城墙下,我一抬头,便看见了那古色古香的古城墙,随后,我们又随着古城墙旁的小径,游览了清澈见底的护城河,热闹非凡的临汉门等几个景点。

最后,我们来到了仲宣楼旁,在之前,爸爸就告诉过我:仲宣楼,又称王粲楼,是为了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的,因王粲字仲宣而故名,在楼前还立有王粲的石雕像,仲宣楼为双层重檐结构,无论从哪个角度观望,都让我感到气势雄伟。

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仲宣楼楼顶,微风轻轻的吹拂在我的脸上,好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真惬意。徐风习习,也让人心中感觉格外畅快。柔和的清风吹来,我仰望天空,风儿携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儿在蔚蓝的天空中旋转,好似在自由自在的旅行,我望着这风景怡人的仲宣楼,心中感慨万千:它的庄严肃穆感染着我,它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承载着人们对诗人的敬仰。虽然它没有长城的雄伟壮观,没有秦兵马俑的气势恢宏,但它有着自己的清新与美丽。它与护城河交相辉映,护城河清风拂柳,碧波荡漾,仲宣楼高大雄伟,古朴典雅,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十里青山半入城,一碧江水穿城过。”这里的山就是岘山,城,就是襄阳城。仲宣楼就好似璀璨夺目的明珠为古城增添着光彩。襄阳假日行,家乡一日行,历史伴我行,欢迎您来旅行!

雍和宫一日游作文【三】

4月4日是清明节,我们聊城晚报小记者举行了一次活动。就是去济南,先摘草莓,然后参观“济南动物园”。

老师通知六点半集合,我们五点半就起来了。来到集合地点,嗬,参加活动的人可真不少,整整坐了三辆大客车。“出发喽!”汽车启动的时候,我激动地喊。在路上,虽然汽车开的很快,可我还是觉得它慢吞吞的。终于到了摘草莓的地方。地里有很多大棚,我们进到一个大棚里开始摘草莓。妈妈说让我找红的摘,一会儿我就摘了不少。弟弟可喜欢吃草莓了,他一边摘一边吃,甚至掉到地上的都赶快捡起来吃掉,我看着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爸爸还给我们照了很多照片。

摘完草莓,我们就去了动物园。可能因为放假的原因,动物园里人山人海。我们先后看了猴子、棕熊、蟒蛇、鳄鱼、大熊猫、大象、河马、长颈鹿、老虎、狮子等几十种动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熊猫馆的简介上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的滥捕滥***,大熊猫从开始的分布范围很广,到现在只存活于很小的一部分地区。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划出专门的保护区来保护大熊猫。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增加到了3000多头。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上经常播放的一个公益广告: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由于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江豚比大熊猫还稀少,只有1000余头。让我们快停下破坏环境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吧!这样我们的后代才有机会看到这些稀有的物种。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话: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下午3点我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心里想: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