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参观地质博物馆的作文范文)

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参观地质博物馆的作文范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11-15 04:25:29
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参观地质博物馆的作文范文)

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一】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台湾旅游。第一天就游览了位于台湾基隆市的野柳风景区。

下了车,走了一段路,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奇怪的地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野柳的风景竟是如此千奇百怪的样子,我眼前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四周全是稀奇古怪的样子,更让我吃惊的是一个个小小的石头在漩涡里转呀转,越转越大,就能形成如此罕见的壶穴地形。一个个壶穴,拔地而起。大的有一个浴缸这么大,小的只有一颗弹珠那么小,高的比我还高,矮的只到我的脚踝。每个都有石头从壶穴中间一层一层向外旋转的痕迹,壶穴的表面上还有一个一个凹进去的孔,大部分孔中还残留着浪花打上来的海水。壶穴有的是咖啡色的,有的是土黄色的,也有的是黑黄相间的。远远望去,一个个壶穴好似一朵朵浪花,波涛起伏,真令人称奇!

远处就是大海了,海浪时不时拍打到岩石倾泻而下,将石坡冲刷得光滑极了。站在石坡的上方,远眺壮丽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回头又是大大小小的壶穴地形。美,太美了!野柳风景区还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其中最有名的有“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冰淇琳石”……真是鬼斧神工啊!再往第三区走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一只大鸡腿,仿佛飘着诱人的香味,让人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这是地球上的景观吗?好像在科幻片里才能看见如此壮美的奇观呀!看着这神奇壶穴地形,我不禁有些惊讶,这奇特的风景是怎么形成的呢?妈妈告诉我这是由于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影响,形成的罕见地形。原来是这样,大自然真神奇!

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二】

今天,我和奶奶在三爸,三妈的带领下参观了三峡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向我诉说着他们辉煌的历史,让我收获颇多。

三峡博物馆坐落在渝中区人民大礼堂的正对面的小山坡上。站在人民广场上,向三峡博物馆望去,一个弯弯的月牙形建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恰似三峡大坝锁住了长江的滚滚洪流。我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哇!好气派啊!”人民广场与三峡博物馆之间,是一坡缓缓的台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博物馆的底层大厅。

三峡博物馆一共有四层,每层都有两个展厅,每个展厅展示的物品都不一样,各具特色,但又紧紧围绕“三峡”这个主题,从三峡的自然景观到风俗民情,从三峡的远古历史到库区城乡历史的变迁,从三峡工程的规划、建设到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破解百万移民的世纪难题,看得令人震撼、令人自豪!

三峡博物馆底层大厅宽敞明亮,我迫不及待的跨进了三峡博物馆,我和三爸,三妈,奶奶从左边走进了“壮丽的三峡”展厅,壮丽的三峡主要介绍了翟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大峡谷。三峡以它的雄伟神秘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了一幅三峡风景大油画,画面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展厅中展出的物品很多,可给我的印象最深的还是纤夫拉纤的雕塑了,那活生生的塑像让我深刻的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三峡纤夫的艰难生活。其次就是三峡工程的缩微模型,不到三峡大坝,你也能感受到那撼人心魄的气势。

之后我们在上午11点还到电影厅观看了约20分钟的环幕电影,从全方位了解了三峡的地形地貌、自然人文景观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随后还参观了二楼,三楼,四楼的展厅,不来三峡博物馆,我还不知道我就住在这样一个令人自豪的神奇的土地上。几个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三峡博物馆,但她却增添了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美丽的地质博物馆作文【三】

暑假里,我去了野柳地质公园,野柳地质公园座落在台湾的台北市,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边上。

一走进野柳地质公园,导游就向我们介绍了地质公园里的女王石、猩猩石、烛台石、仙女鞋、河马石…… 我最喜欢的还是女王石、烛台石、河马石。

沿着小路往里走,你会看到一个女人的侧面头像,对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女王石,这块石头像极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远看女王长得楚楚动人,特别是那又细又长的脖子,可导游说那不是天然的,而是游人个个都会摸一下她的脖子,是被摸出来的。可是近看女王石就不那么像了,女王石的脸上有好多个陷进去的`小圆点,那是天然风化成的。接着我们跟着导游去参观河马石。

到了海岸边,导游伯伯指着一块巨石对我说:“小朋友,你看这是什么?”顺着导游伯伯的旗子看过去,哇!一只河马露出了半个脑袋,嘴巴大大的,耳朵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这河马长得太传神了。

最后,我们去看了烛台石。烛台石就在海边,先是一个圆柱体在下面,上面顶着圆形的东西,就像燃烧后的蜡烛,导游伯伯告诉我们,只有在台湾野柳才有烛台石。

我喜欢野柳地质公园,这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奇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