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左思其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王夫之: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
刘大杰:在两晋偏重形式主义的年代里,只有左思一人,独标异帜,出现于当时的诗坛,实有卓尔不群的气概。他现存的作品虽不多,但大都富于讽谕寄托,具有建安、正始的风骨和传统。
一个人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书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左思写出《三都赋》让洛阳出现纸贵的现象,与他之前勤奋读书,积累下扎实的文学知识,以及收集了大量民情资料,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写出美文、精品书,就得以左思为学习的.榜样。另外,洛阳纸贵的现象也说明写好文章的作用之大,无法估量,不仅能给予大众以精神食粮,还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一劳动节三天假期。终于可以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行了!我们坐高铁两个多小时,然后换了公交车就来到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在高高的山上,上面有许多佛像。其中最高的佛像那么高,最矮的佛像只有一根手指头那么高,就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连在一起,整个龙门石窟一共有2万多尊。
我见到了最高的佛像:卢那舍大佛,他的手和脚被破坏掉了,可大佛的脸部很完整,他的神态慈祥,栩栩如生,仿佛慈悲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们再来说说其他的佛像吧,在卢那舍大佛的左边,有一块像塔一样的石头,石头里有许多小佛像,虽然他们是雕刻而成的,可是非常非常生动。有好多也被盗走或者破坏了。
看完龙门石窟,我们还品尝了洛阳有名的水席。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之所以称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菜品果真非常丰富!大家吃的非常饱。
就这样洛阳一天的行程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能和大家一起旅游心里很开心。爸爸妈妈也从对洛阳的介绍了解了历史,这就是我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
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想知道洛阳人以前怎么生活的,就向爸爸、爷爷请教。
爸爸说:那时候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黑色、蓝色和白色衣服的人。衣服的式样,大家基本一样。男男女女穿同样的衣服,有时看背影根本分不清男女。家里小孩多的时候,衣服就是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然后老三、老四继续捡旧衣穿,大人很少为小孩重新做新衣服。为此,我们家还闹了个笑话,据说我的姑姑小的时候都是捡爸爸的衣服穿,有一次,姑姑走丢了,全家人四处寻找,明明是个小姑娘,可捡到的人家却说捡了一个小男孩,好笑吗?
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的衣着,早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的旧格调,人们的衣服变得丰富多彩,穿衣已由过去单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向发展。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穿同样衣服的人。
爷爷讲:以前的人很少吃肉,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一点好吃的,平常米面吃的多一些,每顿饭做菜很少,饭菜花样很少。爷爷讲了个他们那时候一日三餐的笑话,说:“早上吃窝窝头,中午吃狼带帽、晚上换个样改吃没底蒸馍。”我好奇的问:““狼带帽”和“没底蒸馍”是什么东西,好吃吗?”爷爷笑着解开了谜底,原来都是窝窝头!一日三餐吃一样的东西。现在,餐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越来越丰富。一天不吃肉,我就感觉浑身没劲。嗨,真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洛阳人的变化真大呀!生活在幸福的现代社会,我为自己每天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而高兴,为每天可以吃不同的美食而欢呼。今日的幸福是由你们长辈辛勤劳动得来的,感谢你们爷爷、奶奶、爸爸、明妈妈!我会努力学知识、长本领,把洛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在洛阳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阳桥。古桥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而新桥是用水泥和钢筋造成的,架在江上,犹如彩虹卧波,十分壮观。新桥比古桥更牢固,虽未经千年沧桑,但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江河的冲刷,仍毫发无损,正因为有了这座桥我们洛阳的经济才会日益繁荣。
我总认为城市高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环境嘈杂。但自从我亲眼目睹了壮观的洛阳桥,摸过呐老的榕树,赏过它呐朴的风格建筑……才证实万安桥这个令人向往的名字并不虚假,是那么真切与实在。
当我站在桥头,才知道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的真正意思。洛阳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海上石桥。它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保存有当年好履长波,跨江海,势若飞虹的雄资,仍然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
桥头有一棵老榕树。它枝叶郁郁葱葱,像一个帐篷。这棵榕树万古长青,榕树下有它悉心呵护的石碑,记载着有关洛阳桥的历史文化。
洛阳江四周都是高低无律的民间住宅,古朴就从它们之间流露出来。炊烟袅袅,缓缓流入云际,给人安祥的感觉。小屋黑白两面色,简单而又分明,小巧精致的窗子各房顶虽陈旧、简陋,但还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小屋一座挨着一座,一间靠着一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屋顶两檐微微翘起,那层层叠叠的墨黑色砖瓦连绵不断,时起时伏,远远望去,不正是像一条乌龙盘旋在上吗?
二十一世纪的洛阳和那个古朴的洛阳真是天壤之别。
在洛阳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阳桥。古桥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而新桥是用水泥和钢筋造成的,架在江上,犹如彩虹卧波,十分壮观。新桥比古桥更牢固,虽未经千年沧桑,但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江河的冲刷,仍毫发无损,正因为有了这座桥我们洛阳的经济才会日益繁荣。
洛阳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一幢幢高楼,广厦拔地而起,商业区繁华似锦。宽阔的道路两旁,满眼绿色,像一条条别在道路腰间的绿色绸带。看,洛阳城多么会打扮自己:高楼大厦为衫,绿化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路边开着各色的小花,招来五彩的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行人身上,真是人间才数月,洛阳已千年。
不说别的,说说我周围的吧。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器,还有各式各款的家具,新房连片,摩托车、小轿车成群,服饰多样华丽,更难得的是村里(陈坝村)读书免费,人们的文化水平、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这些都是改革政策好,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效。
看着人们脸上甜甜的微笑,我知道他们在幸福地享受着生活。是啊,只要洛阳人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一定可以把洛阳建设地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靓丽!
我相信有这一天!
假期到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久违的笑脸。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踏上开往洛阳的火车,开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洛阳之旅。
一下火车,就直奔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佛教圣地白马寺。据说这是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而修建的庙宇,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我都是从书中和网上了解白马寺的辉煌历史,今天从袅袅的青烟和不绝的香客中,亲身感受到了白马寺的香火鼎盛,的确是名不虚传!
从白马寺出来往南走,经过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这里真是佛像的世界,大大小小的佛龛数不胜数。最小的只有拇指盖那么大,而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有十七米那么高,光耳朵就要一米九长,只有抬起头,你才能看到大佛的全貌。我想这么雄伟壮观的大佛,恐怕只有龙门石窟才有吧。阳光照耀在大佛上,大佛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她微笑着,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牡丹是洛阳市的市花,洛阳也被称为牡丹之都,而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洛阳各个公园都在举办牡丹盛会。吃过了洛阳最著名的水席,我们便来到了洛阳最大的综合公园——王城公园,看牡丹花展。一走进牡丹园区,一大片牡丹花进入我的眼帘,我立刻被这五颜六色的牡丹吸引住了,白的似雪,绿的似玉,红的似火,黄的似金,更神奇的是还有红白相间的双色花。一阵微风吹来,牡丹花翩翩起舞,好像睡美人从甜蜜的梦乡中醒来般朦胧。看着看着,我仿佛也被这牡丹仙子所迷住了,也变成了一朵牡丹花,和她们一起快乐地舞蹈,一起唱歌,一起游戏。过了许久,妈妈来问我的感想,我才从憧憬中醒来。我对妈妈说:“这牡丹花真的如书中所赞的那样,是国色天香,那沁人心脾的芳香,那雍容华贵的姿态,真不愧‘百花之王’的称号!”
欣赏完美丽的牡丹花,我们便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牡丹再见,洛阳再见!”
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想知道洛阳人以前怎么生活的,就向爸爸、爷爷请教。
爸爸说:那时候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黑色、蓝色和白色衣服的人。衣服的式样,大家基本一样。男男女女穿同样的衣服,有时看背影根本分不清男女。家里小孩多的时候,衣服就是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然后老三、老四继续捡旧衣穿,大人很少为小孩重新做新衣服。为此,我们家还闹了个笑话,据说我的姑姑小的时候都是捡爸爸的衣服穿,有一次,姑姑走丢了,全家人四处寻找,明明是个小姑娘,可捡到的人家却说捡了一个小男孩,好笑吗?
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的衣着,早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的旧格调,人们的衣服变得丰富多彩,穿衣已由过去单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向发展。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穿同样衣服的人。
爷爷讲:以前的人很少吃肉,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一点好吃的,平常米面吃的多一些,每顿饭做菜很少,饭菜花样很少。爷爷讲了个他们那时候一日三餐的笑话,说:“早上吃窝窝头,中午吃狼带帽、晚上换个样改吃没底蒸馍。”我好奇的问:““狼带帽”和“没底蒸馍”是什么东西,好吃吗?”爷爷笑着解开了谜底,原来都是窝窝头!一日三餐吃一样的东西。现在,餐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越来越丰富。一天不吃肉,我就感觉浑身没劲。嗨,真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洛阳人的变化真大呀!生活在幸福的现代社会,我为自己每天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而高兴,为每天可以吃不同的美食而欢呼。今日的幸福是由你们长辈辛勤劳动得来的,感谢你们爷爷、奶奶、爸爸、明妈妈!我会努力学知识、长本领,把洛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