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身在他乡的我成了一名老师。一天,我决定回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乡看看。于是,我和朋友小静登上了飞船,一个小时后,飞船已盘旋在家乡的上空了。
“杨晨,起来了,到了”小静在我耳边轻声的说。我如梦初醒,马上往窗外看。呀!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家乡吗?一排排杨柳耸立在我眼前,杨柳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欢快的奔跑着。
飞船着陆后,我一路小跑奔向村庄,在路上遇上了一位老人家,我就问:“老人家,这条小河以前不是很有名气的臭水沟吗?”老人家笑呵呵地说:“孩子,你回来了,这里的变化可大了,几年前,环保部门带来了一群科学家对这条小河进行了治理,这河水香甜,可提供人们的日常用水。”“哦!”我恍然大悟!
告别老爷爷,我又奔向居民区,这又让我惊呆了。一栋栋别墅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我面前,干净而漂亮,居民区显得华丽。记忆里这是一排排陈旧的瓦房,而像在变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开始走家串户了,杨家爷爷,张家奶奶见了我都说“:呦!又长高了。”
我跨进家门,妈妈和奶奶正在做饭,太阳能灶上正在煮着我喜欢吃的红烧肉,爸爸正在指挥机器人清扫地板。爷爷笑呵呵地看着机器人收割麦子。多么和谐的一幕啊!
二十年后的家乡多么好啊!
外婆家在美丽的五莲山脚下,那里的田园风光可美啦,清澈的小溪,五颜六色的小花,连绵起伏的青山,还有一望无际的麦田……。
来到河边,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鱼儿在水中嬉戏;树上的小鸟不时地在唱着歌;美丽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粉红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芬芳扑鼻。
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泛着绿油油的光,每一片麦叶都经过大自然的仔细挑选,它们的颜色都一模一样,远远望去,像是一张绿油油的地毯。翠绿的瓜藤攀上棚架,浓密的绿叶间,点缀着一朵朵妖嫩的小黄花,美丽而高傲。漫步在乡村路上,享受着空旷的阳光,感受着乡村独有的田园气息,有点令人陶醉。
我爱这美丽的田园风光!
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淡淡地回想起家乡的风光,总有一种思绪,让你静静地品味家乡的气息。
回想家乡的山,让你品味泥土的芬芳;回想起家乡的水,让你感受水的清凉;回想家乡的人,让你沉醉乡情的悠长。我的家乡在丁寨,后有青山,前有曲江。青山位于丁寨魏家堡的后方。这里树木种类繁多,百草丰茂。各种小动物随处可见,也不乏一些有危险的动物。但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地盘,互不相侵,十分和谐。下雨的时候,青山神气撩人,周身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若隐若现,显得很神秘。在清晨太阳初升时刻,你也许能看到小松鼠优美的舞姿。青山丰富的木材资源为周边的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家乡人们的绿色银行。
我爱青山的青翠,爱他的四季常绿,爱他的无私奉献。
曲江蜿蜒于丁寨,连接着甲马池与丁寨的水源。夏天。河边的杨柳已青翠成荫。鱼儿在树下水中嬉戏,鸭子在树下休息。忽然扑通一声,鱼儿被吓跑了,鸭子嘎嘎地叫着,拍着水花走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小孩子光着身子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清凉呢!冬天到了,光秃秃的柳树孤零零无精打采地站在两岸,河里的鱼儿似乎也被冻着了,蜷缩在石头缝里不敢出来,偶尔有几处寒鸦戏水,也为这平静的河面添一点生气。
我爱曲江清澈见底,爱她的蜿蜒曲折,爱她的小桥流水。
我爱家乡好风光。不管是青山的巍峨挺拔,还是曲江的曲折多姿;不管是晴天的天高云淡,还是雨天的云雾缭绕;不管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物,还是勤劳朴实的土苗儿女。我的家,我的乐土。
二十年前的家乡是美丽的,富饶的,那么今天的家乡又是什么样的呢?
十六岁我考上了一个北京的大学,所以毕业后暂时住在哪里,又过了十多年,我才回到我的家乡——天津。
二十年前的天津是个繁华的大城市,那里车水马龙,街道上灯红酒绿,让人眼花缭乱,可还是比不上现在的天津。现在的天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上的建筑全是由玻璃和蓝色瓷砖搭建而成的,道路两旁全是会发光的植物,天空也变得蓝蓝的,这都是净化机器人的功劳,它可以大量的吸入灰尘,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能源继续使用。这种机器人,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人人都有一台。若拿它和二十年前比,那现在的环境可是太好了。
我盼着急切的心情回到了我的家,随着一阵奇妙的交响乐,家人们跑出来欢迎我,并向我一一介绍家里的物品:思想潜入器,水床,变形书架……之后,我把毕业证书郑重地交给他们,他们不禁激动地与我拥抱在一起。我坐到书桌旁,打开家人为我准备的云计算机。它是一种新产品,打开电脑,它会射出溶光红外线,扫描是不是自己的主人。若不是,溶光就会把那个人烧成粉末。扫描过后,我的计算机打开了,我输入:同学共同会话,它就与我同学的电脑连接,并切入头像。“小张在吗?”“是你呀,我正在修复我的管家机器人呢!”“慧思,你在干什么?”我好奇地问。“我在发明金色羽翼,它可以让人飞翔……”原来他们都在为人类进步而努力啊!我也要开动起来,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家乡,我永远不会忘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