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王宝强和刘德华的合作就是《天下无贼,》这都是15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宝强还只是一个刚出道的小演员,见到刘德华更是激动的下跪。这一次刘德华跟《唐人街探案3》剧组里的人一块吃饭,不禁让大家怀疑,很可能在《唐人街探案3》中,刘德华将会作为彩蛋出现!
陈思成自从转行当导演之后,拍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就备受大家关注,第1部和第2部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票房,第3部在宣布拍摄和上映的时候,粉丝们都特别期待,光王宝强和刘昊然就足以给这部电影的票房做保障了,如果再加上刘德华,相信这部电影势必会成为贺岁档竞争力最强的一部电影!
但是目前《唐人街探案3》方面和刘德华方面都没有说这件事情,可能是想给观众一个惊喜吧!
善恶两极,相生相立。
前几天就有朋友约我去看唐人街探案,原因是老炮儿、寻龙诀她都看完了,但这片名、海报以及陈思诚和王宝强的组合实在没能提起我的兴趣。昨天本也一心一意想去看评价不错的寻龙诀或者老炮儿,但又考虑陪妈妈去看喜剧似乎更合适,而且临时翻了翻豆瓣,评价也不差。于是抱着28块两张票,怎么看都不会亏的心情看了唐人街探案。
也许是因为对其期待值太低,直接导致唐人街探案逆袭爆表。我这人有个坏习惯,看完以后满意了都喜欢在网上四处翻各种影评找共鸣,有句评论印象深刻:陈思成的品味已经跟不上他的才华了。先抑后扬真是用得炉火纯青!自编自导一部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侦探推理类喜剧电影,故事情节复杂有层次,推理逻辑也无硬伤,不可不谓之才华横溢,陈思诚显然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导演,穿衣品味差了点可以理解。
整个电影围绕着失窃的金子以及***人凶手的主线开展,节奏紧凑而刺激,说得上环环相扣又步步惊喜。对于非专业人士的我们来说,这部电影至少给了我们一次极好的观影体验,这即足够。
既然称为喜剧,笑点必不可少,难得笑点多却又不尴尬。虽然有的笑点真俗,却不妨碍观众给面子,当然也包括笑点极低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里的枪战,本应刺激无比,却把背景音乐配成《往事只能回味》,时间和枪战动作被无限放慢,整个画面变得滑稽无比,这种营造的反差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整部电影情节中最喜欢的是最后的反转,想起女孩惊悚一笑仍让我心头发毛。电影因为这个反转也添加了不少深度。再纯真无邪的外表下也可能藏着最邪恶的灵魂,一直想着要作恶的人却也可能直觉地做善的事。电影在两处出现了那张对折后立起的纸,恰当地提出一个有点宗教意味的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其实无法绝对判断。有恶就有善,有善必有恶,善恶两极,相生相立。
最后回归演员本身:王宝强一直无感,本片中略显浮夸,至少让我有点出戏;佟丽娅不能更美,绝对的电影颜值当担;刘昊然演技还算hold住,年纪也小,推理的时候觉得好帅,感觉这孩子应该潜力无限,果然高智商神探加小鲜肉再加不算差的颜值就是圈粉。
我并不是专业写影评的,没有多少电影的专业知识,只是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供来年翻阅。期待纽约续集,创造中国的侦探IP电影系列。
唐人街探案2观后感这一部电影是关于一个侦探的电影非常的好笑和恐怖。
有一个侦探叫秦风唐仁是这个人的搭档,秦风在全世界的排行里面是第二第一名是Q 凶手是一个人***了两个人便取了心脏和肾这两个器官。他们两个人一个想要真像一个想要五百万。
一共有两队伍找这个凶手一个队是秦风和唐仁。另一个队是陆国富和他的手下们。哪一个先把凶手带到老爷子面前。谁就能拿到500万块钱他们俩找到了凶手可别人说凶手通常是用左手写字,左手喝水。他们找到了凶手跟正常人一样,都用右手。所以他们断定这个人不是凶手。他们经历了许多的困难,根据侦探秦风推理,下一次探案就在这个地方。
而且所有的信息跟医院里的一个医生,完全一样。那个医生就是凶手医生想要集五个人的器官,这五个人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然后炼成丹药,成为神。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解决问题。
刚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我只觉得是个无厘头搞笑电影,没想到却有意外的惊喜。影片在开始之前就放了周易系辞中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謂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我刚开始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才发现这正好照应了电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首先,导演兼编剧的陈思诚非常努力并且有诚意地做好这部电影,喜剧的包装外壳加上悬疑烧脑的探案过程,让人眼前一亮,在泛滥成灾的国产烂片中终于有了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在这里,导演陈思诚功不可没,的确他是有才华有努力的演员,现在更是一个合格的编剧和导演。
影片以一宗黄金盗窃案和与其相关的凶***案展开,在主角唐仁和秦风的调查下,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影片是正宗的本格推理,故事也借鉴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影片的推理过程也运用了著名的记忆宫殿等推理方法,推理环环相扣,论证严谨。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小女孩的一个问题,如何把一张纸立起来?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纸对折竖直放置就可以了,然而我却一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其实影片里两次出现的立起来的折纸,正是导演对善恶两面的一种隐喻表达。善和恶好像看起来是相对立的,但其实它们又是共存的关系。在这种矛盾下,人性其实也是复杂的。
每个人对电影的解读不同,这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一部好的电影,是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的。
一、介绍
听说吴景超先生,还是从中国社会学史中了解到的,不过虽然专业学习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却一直没有拜读这位中国早期社会学家的著作。无事在图书馆闲逛,发现一本《唐人街——共生与同化》,抽出来仔细一看,作者竟然就是 吴景超。
后记中有载,这本书原是吴老1928年8月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用英语写作的博士论文。1985年,袁方教授赴美,通过白威廉教授协助取得复印本,经过北大社会学系委托潘乃穆、筑生、郁林进行翻译。1988年是吴景超先生逝世20周年,该书在1991年出版时,特将费孝通和雷洁琼在纪念吴景超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作为序1、序2。在序2中,有几句话比较有意思:社会主义只有实现的可能,并没有实现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阶级消灭是不可能的,阶级是不可能消灭的。各取所需是一种乌托邦,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些话让雷洁琼印象十分深刻。当然,至于正确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书引用原载于《群言》1988年第11期全慰天的一篇文章作为附录,题目就是《为求民富国强贡献一生》。书中也多次提到吴的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想在图书馆找到的可能性不大,不知道网上会不会有电子版的。
二、回到书的正文
一共十七章,从发现美洲到移民浪潮、从经济危机到种族冲突、从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到帮会及帮会矛盾、从家庭内部的文化冲突到后代的同化问题。共生与同化,将一个完整立体的异国华人社会展现在读者面前,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有关于外国移民的纪录片,比如凤凰卫视的电视纪录片《唐人街》,还有湖南经视的《寻找他乡的日子》。现在的感受与当时当然有了很大的不同,毕竟纪录片要更多的是描述层面,而作为一本社科文献,理论的层面要更大一些,在大量描述后的分析阐述,更能引起一些关注与思考。在这里值得指出来的是,书中大量的引用了当地的历史文献,这也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了解,当时面对移民浪潮的外国人,是怎样看待那时的中国人的。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而中国人最早到达美国的时间,有人说是1820年,还有人说是1788年,甚至是1746年。飘洋过海去美国,现在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甚至是一件比较向往的事情,不过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行为是很不容易的,而这样的说法,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中国人似乎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究其原因的话,我想一方面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化缺乏探索冒险精神不无关系,他们大多不会相信有那样的未知世界,而即使有,生活在那样的未知世界的,也只是红头发、绿眼睛的野蛮人,北戎、南蛮、东夷~~~这些也就成为中原民族对外族的蔑称。
这些歧视,让那些早期来到中国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们十分尴尬,当然也发了不少牢***。有些精明的外国人,便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俗语说,要么改变他们,要么加入他们。这便是最好的一个概括了。一方面,他们极力向人们介绍西方的文化,并带来大量的精密科学仪器,企图向人们证明他们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献宝便成了最佳的途径之一。这些精明的外国人已经知道,只要让百姓称之为天子的这个人接受了,皇宫里的大臣和天下的百姓反对的声音就会大大减少,而看惯了奇珍异宝的中国皇帝,看到这些在今天看来最普通不过的东西时,也竟然是爱不释手,潜心研究,也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吧。而另一方面,这些外国人中,也有些潜心研究中国的文化,穿汉服、说汉话、在中国为官甚至死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他们成为最早的汉学家和中国通, 他们的努力不懈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