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展览,是柳州博物馆与湖北随州博物馆推出的重量级展览,包括103件周王朝的青铜器精品,其中21套件国宝级文物。随州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重要的考古发现就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当属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的发现,此后又发现了规模仅次于曾侯乙墓的擂鼓墩二号墓。这套完好的36件编钟,就是在擂古墩二号墓出土的。
随州华夏博物馆馆长 胡久洲/这个编钟的出土 通过测试它的音 它有曾侯乙编钟上面有缺少的一部分音 所以它们俩 有互通的 有弥补的 我们称它为一百零一件 号称“姊妹钟” 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 它们两个编钟的出土 改写了世界的音乐史 弥补了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音乐这方面的技术
而这件菱形勾连云纹墩,是随州华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不光器形精美,还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扣在一起像个鸡蛋,能够储藏食物,打开后则变成了两件盛放食物的器具。
随州华夏博物馆馆长 胡久洲/因为我们中国出土的敦非常多 起码达到几千上万个 但是有这么漂亮 漂亮是指它的器形 纹饰清晰 纹饰也很复杂 没有超过这一件的 这一件是所有铜敦里面 艺术价值最高的 也称为我们镇馆之宝 所以我们很多用它做封面。
这件曾侯乙尊盘,更是价值连城了,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中国出土文物中少有的集艺术、科学、历史价值于一身的文物,尊盘上缠绕了成千上万的小龙,玲珑剔透,是中国青铜器制造工艺最复杂的一个典范,有着鬼斧神工之妙,证实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随州华夏博物馆馆长 胡久洲/这尊盘 曾侯乙墓里面出土的墓件 中国唯一的一件 *这个里面是以尊 它可以分离的 它两部分组成 它可以单独拿出来 一个放在里面 尊 里面盛放酒 盘 夏天到了 我要喝这个冰镇酒啊 可以放冰 冬天我要用它加温啊 可以放炭火*那现在这个最复杂的 最高科技的 飞机的发动机 里面有很多弯曲的东西 你直接制造是很难的 那我们就用失蜡法来进行制造 你看在我们两千多年前 我们古人已经用失蜡法在制造这种器物了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可以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汉水流域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实属难得,展览将持续到3月27号,感兴趣的市民,可不要错过了。
柳州博物馆馆长 程州/国宝级文物的分量非常重 因为这个展览是柳州博物馆在近十年中引进的最高规格的展览 我们是想让柳州的老百姓足不出户 就能看到中原的精品
正月初一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坐车前往柳州龙潭公园游玩。
到了公园门口,我们看到了四个金黄色的大字——龙潭公园。一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小马拉车的雕像。小马张着嘴巴,好像在跟大家说:“新年好,新年好!”公园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旗子,广播里还放着优美的新年歌曲。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公园里欢快地蹦蹦跳跳,大人们有说有笑。到处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
我们沿着公园的林间小道往前走,道路两旁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听外婆说,传说这里的树都是自然形成的,自从盘古开天地那时起,就已经在那里了。这个传说是真的吗?我不停地摸摸这棵树,抱抱那棵树,心里满是好奇。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风雨桥。风雨桥是集阁、桥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建筑,散落在侗族村寨之中。龙潭公园风雨桥全长102米,七墩六孔,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是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的程阳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桥。风雨桥横跨在清清的河面上,真是一座精美而独特的桥!
不知不觉,就走遍了整个公园,我被龙潭公园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宜人的自然环境深深地陶醉了。
我去过许多的公园,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潭公园,那里的景色十分的优美,在那里,你会看到苍翠欲滴的柳树,波光潋滟的龙潭湖,古色古香的小桥,自由自在的小鸭子。
春姑娘提着她那优美的裙摆降临了人间,我走进龙潭公园,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那柳树的柳枝静静地垂着,多么像女孩的小辫子,一阵风吹来,那柳枝不停地摆动着,就像小姑娘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每条柳枝上,都开始萌发了嫩绿的小叶子,看起来很美,柳枝上还有许多小鸟,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是在为迎接春天的来临,开了的一场盛大的演唱会。
那美丽的龙潭湖也已经解冻,那湖水清澈见底,那水底的石头的能一一数出来,傍晚的夕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就像着了火一样红。那湖面上总会有许多的小鸭子,它们有在吃食,有的在用嘴梳理自己的羽毛,有的就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我捡起一块小石子,向那不动的小鸭子扔过去,它吓得一下子飞了起来,那速度就像一颗子弹一样射了出去,真有趣!在湖的中央还有一座小桥,那桥是由灰色石板砌成,小桥弯弯的,呈半圆形,与映衬在水面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圆形,好像一轮美丽的圆月,许多人从上面经过,有的在看景,有的在散步,有的还在上面玩耍,看起来都很快乐。
夕阳西下,我恋恋不舍地要离开龙潭公园了,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要珍藏在心底!
5月15日,小朋友在“517电信日”到来之际,参加“童眼看电信通讯科技展”参观柳州邮电博物馆,了解从图符到烟火、从竹简到电报、从电话到电磁波......人类网络通信发展史的过程。
本次参观的柳州邮电博物馆位于东门城楼附近,建于1903年,是柳州最早的电报局办公场所所在地。里面有各类电话、发报台、通信设备、照片等129件藏品。这些藏品展示了从古到今100余年通信史的发展过程,是青少年进行通信科技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
柳州螺蛳粉是我们柳州地道小吃之一,我们柳州人都非常喜欢。
柳州粉味儿好,看相也好,晶莹的粉丝浸在黄褐色的汤里,一条条的静音粉丝伴着红色的花生米,绿色的葱花,土黄色的腐竹和泡过的酸笋,嫩绿的青菜洒落其间,真是令人垂延三尽,色味俱全啊!
螺蛳粉的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随手抓一抓洗净的粉丝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热汤里来回晃动,烫上一到两分钟,将烫熟的米粉与配菜放在碗里,加上热汤水,喜欢吃辣的客人可以浇勺红红的辣椒油,显得麻辣爽口,一碗色香俱全的柳州得到螺蛳粉就做好了。
吃螺蛳粉也挺有意思,吃粉丝时,我喜欢一根一根地吃,我吃到粉丝的“头”以后,“嘘”的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爽口啊!吃花生米,腐竹,酸笋和碧绿碧绿的葱花,我先用舌头舔一舔“粗”的味道,再细细的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有一天我去吃螺蛳粉时,由于吸粉丝过猛,汤水溅到我的脸上,溅的我满脸都是汤水弄得我狼狈不堪的样子。螺蛳粉的味道非常爽口的,我每一次去吃螺蛳粉都要加上一些卤蛋或者是鸭脚,吃起来真是不错,但是每到街日子,我们地螺蛳粉店里都有很多很多人,而且那里热闹非凡,我吃起来那个味道无比鲜美,香味诱人,香味锦长,从街头的一边到街尾的另一边都闻到淡淡的清香,柳州地道螺蛳粉很有味道,有空一定要来尝一尝哦!
吃了地道螺蛳粉让我回味无穷啊!
倘若是登上马鞍山,眺望柳州,无论白天黑夜,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幅美丽的柳州画卷。
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桥显得愈发精神,柳江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它以自己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人以朴实无华的感觉。在桥上有精雕细琢的图案,有的是一面五星红旗,有的是党旗,有的是旭日东升的情景……二桥像一条龙卧在柳江上方,在这蓝天碧水中,它还在熟睡。三桥又称壶东大桥,它穿着现代化的服饰,走向新时代,在它宽敞平坦的桥面上,给予行人和车辆方便。四桥又叫壶西大桥,是一座拉索桥,单靠一个桥墩支撑着,我想它是这些桥中独立性最强的吧!从桥的.一端放眼望去,蓝天碧水之间,像出了一条彩虹。文惠桥虽然桥面只能单行车辆,但却是这五座大桥最为夺目的,它的除尘脱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何等美妙!它的飘飘欲仙给人以遐想的感觉,何等神奇!它的瑰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何等奇丽!它有四个桥墩,三个桥拱,像一座彩虹桥似的。
晚上,整个龙城便成了灯的海洋,星的世界,而这五座桥在柳江河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柳江桥上的两排柔和的光,保留着特定年代的古色韵味;二桥,三桥及四桥灯火通明,像是嵌上了珠宝似的,在夜里闪闪发亮;文惠桥则撒下了珠光宝气,把柳江河映红了,把桥的两端照亮了,成了龙城晚上的夜明珠。
数座大桥飞架,为柳州增添了气势和色彩,想当年,柳州无桥,人民盼望有桥,龙城人民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期待!如今,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推动柳州历史的进程,经济的发展不正是这座座大桥吗?文惠桥及红光桥的相继建成,将龙城的经济发展推向新高潮,体现龙城经济发展的新辉煌。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龙城将更繁荣,桂中明珠柳州将更美丽!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有着许多名胜的国家。它是一只雄据嵮峰的和平鸽,在广阔的土地上飞翔,哺育了种种奇迹:桂林漓江的清奇峭拔,贵州昆明的四季如春,西藏草原的一碧千里,云南银滩的浪漫激情,北京长城的蜿蜒奇曲。跟这些神异的风景比起来,我的家乡--柳州就巡色得多了,但它却有着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属于自己的美。
柳州,是一个美丽的龙城,是龙城子女的母亲!它有着一条宽大而又晶莹的玉带,玉带环绕着柳州,让身处龙城的子女感到安全。它是龙城子女的生存之源,是龙城子女的生活之泉,它便是与龙城柳州一同看护着这方土地的繁荣,守护龙城子女的柳江。柳江包围着美丽的龙城柳州,柳州正处于柳江的正中央,犹如母亲怀中的婴儿,慢慢的成长,龙城柳州在柳江的蕴育下茁壮的成长。柳江的身边不知何时增添了许多横跨柳江两岸,好似空中腾飞的巨龙,只为柳江而存,只为守护龙城的子女而飞。腾飞的巨龙亲切的被龙城的子女们称之为“飞虹”,有着飞虹在天,无视万物,永守龙城的含意!它的独特,它的美,无处不淋历尽致的体现在我们的眼眶中,我爱我的家乡。
“龙城”顾明思意,它是哺育一代代伟人的地方,亦是优秀的人才多所向往的地方。而在这其中有着一位爱民如子的伟人,他在这儿留下了历史的脚印,留下了他那颗爱民如子的心,他就是龙城家喻户晓的“柳柳州--柳宗元”。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广西游玩,一起去品尝了期盼已久的当地美食——柳州螺丝粉。来到螺蛳粉店门前,只见门前游人络绎不绝,里面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呢!
关于螺蛳粉,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呢!据说,螺蛳粉起源于唐代,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来到广西柳州任刺,由于心情不好、加上水土不服、不思饮食,身体欠缺,医生不知所措。时任府中大厨师的周万福也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到柳江边洗菜时随手捡回几个螺丝,刚精心只做好一碗螺蛳粉,柳宗元非常喜欢。从而柳州的螺蛳粉历时千年,旺销不衰,风靡全国。
刚刚坐下,服务员就笑盈盈地把一碗热腾腾的螺丝粉端了上来。还没有动筷子,香气就已经扑面而来,使我垂涎三尺。这一碗螺丝粉里的配菜还真不少呢!爽脆的酸豆角,滚圆的卤蛋,鲜嫩的生菜,饱满的黑木耳……这些配菜镶嵌在白花花的米粉中间,色彩丰富,甚是好看。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浓郁的螺丝汤了,喝一口,酸咸辣鲜交织在一起,真的是太爽了。我曾在书上看到,柳州螺丝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为了劳累了一天的劳动人民所准备的。吃上这一口螺丝粉,既解乏又开胃,还能填饱肚子,这不是一举三得吗?
我先吃上一口螺丝粉,再喝上一口螺丝粉,顿时,木耳的香脆,汤汁的浓郁,豆角的鲜爽在口中交融,碰撞,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可口的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在广西游玩时,我们还品尝了桂林米粉,凉拌米粉,金牌米粉,炒米粉。它们和螺丝粉一起走出了桂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我想它们能获得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好吃,还在于它那亲民的价格,贴近人们生活的食材和分量,以及在背后的人文情怀和那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