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秋水》是《庄子》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全文从河伯与海神若之间的对话开始,以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上的故事结尾,中间又杂以孔子和公孙龙的故事,貌似没有支点的和主题,延续了庄子一贯的风格。但是,看完全文后却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因为庄子在其中埋藏了一条隐秘而连绵的线索——那就是庄子希望告诉我们的处世态度。
近来,学业开始繁忙起来,难免由心底升起些许急躁,其实静下心来,回头看看却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免有些沮丧,于此就倍添了对于庄周的羡慕。在他看来,世间万物或大或小,都因为命运的限制而不能看清自己,就像河伯一样。人属毫末,只需安于自然天“道”就好。譬如海神说“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又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有时人生的迷雾“只缘身在此山中”,参悟了大道,就不再迷惘了,孔子在匡的游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最后,庄子与惠施的故事放在这里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对于庄周来说,河流比之沧海、人比之万物、天下比之天地,都是毫末,对于天下的争夺和名望的博取更是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在以有限的智慧去追求对他们本身来说过于大的东西。如此,我也了解了我的繁忙与疲敝,只是我追求的窥度了而已,要适度,要控制膨胀的***才行啊。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庄子所说容易让人想起“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看来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了……
今天,我们来到少陵公园。
天气非常冷,起了大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竹子,竹子郁郁葱葱的。走了走我们看见了龙爪槐,龙爪槐的树枝弯弯曲曲的,好像龙的爪子,小树叶已经变黄了,真是又可怕又好玩呀!我也看见柏树和水杉,我知道了水杉别名叫“水沙”。
我们又来到秋水湖,秋水湖边有一个亭子,湖水里有一个水车,水车边有几块大石头,有的像小狗。秋水湖外,围着柳树、银杏和大叶女贞,柳树弯着腰好像在给我鞠躬,大叶女贞的树干很细。还有乌桕、朴树、马褂木。马褂木的科目是“栏科”,叶子光秃秃的。
少陵台边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也看见杜甫九首诗,少陵台里矗立着一位诗人和诗人写的诗,我写的时候还听见有人唱歌。
我们也去了古城墙,古城墙很高大约20米左右,它是灰色的,站在高处看树都变小了,从另一边看都是楼房。
我今天看的少陵公园和以前的都不一样,具有冬天独特的风格!
少陵公园坐落在兖州的西北角,哪里风景优美,景色秀丽,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进入公园的大门,我们首先看见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种着许多芬芳迷人的杜鹃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似雪,每一朵都散发着醉人的香气,沁人心脾!
转过花坛,我们来到了小树林,这里常年葱绿,每一棵树都高耸入云,你若站在里面,能感觉到一丝丝凉风吹着脸颊,凉飕飕的!仔细一听,似乎还能听见轻微的风声。
走出小树林,又到了小草坪,翠绿的草坪上长着一朵朵微小的野花,有红的、粉的、黄的……把草地点缀的更加漂亮了。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石像静静的立在草坪上,许多孩子围着他们叫啊、笑啊,合影留念。石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可见雕刻师傅的技艺很精湛!
绕过小草坪,我们来到了荷花池,真是应了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这里的荷花香气扑鼻,争奇斗艳。荷叶又圆又绿,像撑起的一把把小伞。微风一吹满池的荷叶、荷花都在动,像一幅立体的画,真美!
此外少陵公园还有高高的少陵台,吸引孩子们的动物园,仿古的园林,垂柳照影的小湖,一处处的健身场所……都让人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这就是美丽的少陵公园,一个风景优美、景色秀丽的好地方!我喜欢这,你呢?
莫言短篇小说《秋水》叙述的是我爷爷***死三个人之后带着我奶奶私奔到高密不毛之地,成为开辟高密第一人。原始的高密东北乡四目皆是涝洼地,我爷爷和我奶奶结庐在一个低矮的小土山——其实也就是一个相对涝洼地来说的一个小高地——开始农耕岁月。他们双宿双栖,播种的五谷生机盎然,堪堪待熟;而他们的爱情之果,也即将瓜熟蒂落——我父亲在浴火中诞生,在这里他们实现了爱情的幸福、喜悦,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以“哪怕能在一起过一天”彼此乐观地激励着,因为他们在一起已经度过了不知多少个理想中幸福的每一天了。
小说以展示“我爷爷”开拓洪荒之地的艰辛历程为题材,讴歌生命的力量。我爷爷、我奶奶笃实、善良、顽强、勇敢。人物开解生动鲜活,故事情节跌宕曲折,充满超强的阅读冲击力。在叙事中,作者以秋季暴雨引发洪水为线索,描写了生命与自然的较量。肆虐的洪水把我爷爷奶奶围困在小土山上,而此时“我奶奶”恰在此时临产,要生下“我父亲”,几条生命汲汲可危,生命在耐力和恐惧中坚守。随着情节的展开,小土山上,先后又出现了三个不速之客,在生命考验中,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不一样恩怨情愁,有的涅槃,有的随着岁月的洪流消逝。
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挖掘,是小说必须完成的目标。这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以气势磅礴、粗犷震撼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性格展示搭建壮观的平台。
莫言从来都是毫不吝啬雄浑的笔墨去渲染环境。《秋水》亦是这样,整篇集中笔墨,调动了一切手段展示暴雨过后,洪水暴涨的场面,烘托蛮荒粗犷的原始物象,来展示蛮荒时代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态。通揽全文,给人的'感觉,小说真正令人震撼的独非人物,而是环境,是波涛滚滚的洪水,与一般小说的环境描写不同,作者笔下的洪水,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单纯烘托,而是矛盾冲突中的一极,与人物有着相同的地位,是冲突中的一个“形象”,正因为此,小说才以“秋水”命名。
作者笔下的“秋水”,壮观辽阔、恐怖肆虐。洪水是发生在“方圆数十里,一片大涝洼,荒草没膝,水汪子相连”这样的环境里,在这片大涝洼发生洪水,其势必如一片大海浩瀚。
作者以其十分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粗犷质朴、丰富细腻、亦实亦虚的创作风格,通过娴熟变化的描写、大胆夸张与想象,构筑雄浑粗犷的画面,完美展示人物在自然环境奋争中的坚强意志。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先是用极尽朴实、几乎不讲究任何技法,豪不修饰的白描手法,来揭开画面。当暴雨来临之际,天“突然燠热起来,花花绿绿的云罩在大涝洼子上,云团像炸群的牲口一样胡乱窜,水洼子里映出一团团匆匆移动的暗影”。而正是这样看似简朴的语言,才更能够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暴雨来临之际大自然那种强悍恶劣、狼奔豕突的气势。而在暴雨“旬日不绝”之后,洪水袭来时,作者描写秋水先闻其声,“雨声断绝,大洼子里一阵阵沉重的风响……随着风响,无数的青蛙一齐呜叫起来,整个洼子都在哆嗦,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把蛙鸣声挤到中间来…”再状其形:“大洼子里积水成片,黄草绿草在水中疲劳地擎着头……黄色的浪涌如马头高,从四面扑过来,浪头一路响着,齐齐地触上了土山,洼子里顿时水深数米。青蛙好像全给灌死了;荒草没了顶,只有爷爷的高梁和玉米还没被淹没。又一会儿工夫,玉米和高梁也没了顶,八方望出去,满眼都是黄黄的水,再也见不到别的什么。”不予修饰,不吝铺陈,将声、形、色相继展现在读者眼前,构筑汹涌澎湃、惊心动魄的画面。而作者笔下,这种原始暴力,极尽肆虐与恐怖,完全可以无情吞噬一切脆弱的生命,是对“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无情考验。
在作者粗线条勾勒出宏大的场面之后,再次调动手法,拉近视角,并以三分写实,七分夸张的夸张手法,将眼前的画面与纵横的想象结合起来,更进一步描绘洪水带来的恐怖。“爷爷用抓钩拖上来一个死人:衣服缕缕片片地连着,露出胀鼓鼓的身体。死人挺直双腿,十个脚趾头用力张开,肚子已胀成气球状,脐眼深陷进去。再往下看,见死人右手握拳,左手歪扭,只余拇指和食指,其他三指齐根没了……”无法想像,这样一个近乎暴力的镜头,作者竟能够反其道而用之,当用简笔的几乎运用了工笔,可以说这幅残忍的画面,不惜用了300余字,简直细到牙缝,似乎完全是写实,这是其他作家笔下很难见到。然则我们读过莫言其它一些作品,一定明白这又是莫言介于魔幻与现实之间的一贯的想象。
似乎《秋水》的描写过于血腥,使人作呕。但我们不得不惊叹的是,作者在环境描写的笔法运用上,总是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在你血脉喷张的时候,轻轻巧拨琴弦,将读者从飞逸出去的空间,又拉回到他营造的思想氛围中来。巧妙地在环境描写中变换手法,多次从粗犷到细腻,从平实到韵律地变化节奏。如前面用粗犷平实的手法描述暴雨来临之前的浑厚场面之后,紧接着就转到富于韵律的文字:“整个涝洼子都被雨泡涨了,罗罗索索雨声,犹犹豫豫白雾,昼夜不绝不散”。再如洪水暴涨之后,“暮色渐渐上来,暮色如烟,缓缓去笼罩水世界,水鸟齐着噪,一批批在小山上降落……浅黄的月色怯怯地上满了棚,染着我爷爷青青的头皮,染着我奶奶白白的身体。蟋蟀正在棚草上伏着,把翅膀摩得嚓嚓响。四处水声喧哗,像疯马群,如野狗帮,似马非马,似水非水,远了,近了,稀了,密了,变化无穷……月光中亮出满山野鸟,白得有些耀眼。山上生着一些毛栗子树,东一棵西一棵,不像人工所为,树不大,尚未到结果的年龄,白天已见到叶子上落满了秋色,月下不见树叶,恍惚间觉得树上挂满了异果,枝枝杈杈都弯曲下坠,把叶子摇得寒率响,细看才知树上也全是大鸟。”作者环境描写紧紧扣住故事情节,人物的内心活动,瞬间在语言风格上发生了180℃大转弯,刚才还是野马游缰,这会儿就如琴如吟,如琢如磨,实在让人兴叹不已。
正是这种灵巧的文字,在雄浑辽阔的撞击中,彰显了生命的力量,彰显了人性的伟大,让人们于字里行间中生发出对大自然深切的敬畏。
杜甫有着担荷天下的仁爱精神,一生不自保,却在努力地一洗苍生忧。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甚至将仁爱之心推及到人以外的生物和宇宙中间的生命,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这需要何其博大的胸怀呀!
杜甫是伟大的,为我们流下了1400多首诗歌,让我们的文化世界始终有一个值得骄傲的精神码头,甚至于在世界,他也是文化创造的巨星,有无与伦比的高大和美丽!
整整一个下午,我把全部的身心放在杜甫的诗歌意境里阅读杜甫,想象诗人在少陵塬畔的十多年的清苦生活,借了东家求西家,谒了王公拜大臣,只为求生只为实现理想,然而那个时代没有给诗人太多的机会。
感叹的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内,我一直逗留在杜公祠里,在离开前始终没有看见第二个拜谒者,只有祠内热情的讲解员和给腊梅树打药的几个花工,看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也很忙!好在杨虎城将军的陵园在塬下,蒙古将军伦公仁(待考证)的陵墓在塬上,旁边还有一个牛头禅寺,文臣武将们待在一起静听佛音缭绕,诗人在黄泉路上应该不寂寞了。
走入杜公祠的39级台阶走得匆忙,离开时的39级台阶却走得格外沉重,遥看夕阳映照下的樊川,送一首《吟杜公》聊慰心怀:公泊乱世中,沥血吟俗世;受尽万般苦,只为泣鬼神。
我准备继续前行时,阳光穿过云层,透过薄雾,照射在我路过的落叶上。可能是我的到来,也可能是阳光的温暖,树上的鸟儿突然醒来,长鸣一声,便向南方飞去,打破了这份宁静。随后,十几只鸟儿也相继醒来,互相和鸣,迅速飞去,我也向南方望去。南方的薄雾已完全消散,阳光全然洒在枫树上,洒在枫叶上,折射出一大片一大片的红晕。此时我已知道,秋天来了。
我继续前行,观赏这大自然的炫丽多彩。忽然,一阵叮咚声传入耳,我向音源处观望,点点金光洒在地面上,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我向前快步走去,竟是一条隐藏在树林里的溪流。溪水不断冲击着碎石,激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落叶在水中飘荡着,仿佛一叶扁舟,时而承载着蚂蚁蜗牛,向远方行去。还有一小团卷起小石子沙粒旋涡在溪流中头也不停地转着,与四周火红的枫树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把手伸入水中,夏天的炎热在一刹那间灰飞烟灭,随之而来的是秋天的清爽。石子与沙粒不断滑过指间与掌心,冲击掉手上的泥土,十分舒适。水中几条鱼儿欢快地游着,有时在水底潜游,有时跃出水面,给这幅美景添了几分生机。
我捧起水来仔细观察,水中十分清澄,没有任何杂质,这与黄果树瀑布的水有的一拼,我又捧起来洗洗脸。这与家中的自来水全然不同,伴随着几丝花儿与泥土的清香,使我感受到了秋天大自然的气息。
这时,我对秋天的认识便不单单只有落叶与收获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