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都是高楼大厦,可是农村里可不一样,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走进农村风光。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农民伯伯在农田里插苗的插苗,播种的播种,耘田的耘田,忙的不亦乐乎。
夏天,夏日炎炎,酷热难耐。不过你可以去摘梅子,俗称野草莓,你必须摘有刺的才能吃。如果你去田里的话,你可能会见到一些大西瓜挺着大肚子在田里嗮太阳,那把刀把它切开,红彤彤的肉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吃个够!
秋天,秋高气爽,五谷丰登。高粱熟了,像一个喝醉酒的老爷爷红着脸。玉米熟了,像一个金黄色的导弹准备发射。柿子熟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空中。金黄色的稻谷一片一片的像金黄色的海洋,收割机在稻田里开着,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冬天,百草凋零,寒风凛冽。有些人拿着锄头去挖冬笋,冬笋可不好找,他们都藏着土地下,只有高手才能找到他们。一场雪过后,山上的树都披上了厚厚的雪白的棉被。
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独特、迷人的风光,欢迎你来细细游赏。
去年暑假,我到永春的桃联乡探望爷爷奶奶。那时,正是稻谷成熟的季节,也是蜜桃最甜的时候。金黄的稻子在夏日的熏风中静静地微笑,广阔的田野上飘散着一阵阵清香。
田野里,只见那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有很多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
爷爷的屋子前方有一块菜地,是爷爷亲手开垦出来的。菜地里种了许多蔬菜。黄瓜的叶子嫩绿,好像小荷叶。它的花朵是金黄色的,果实带刺,一条条翠绿的,真诱人啊!大红的是辣椒,一个个弯弯的,宛如羊角,你碰它一下,手指会辣得发麻。碧绿的、鲜嫩的,是生菜,它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给人一种清新亮泽的感觉。瞧,那一串串葡萄似的“樱桃番茄”,全身披着红色的外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
菜地右边,有一块桃园。桃园里的蜜桃成熟了,它努着红扑扑的嘴巴,再配上一身小茸毛,那么好看,那么可爱,像含羞的姑娘一样,低垂着头,微红着脸。爷爷从树上摘下一个大桃送给我,我吃了一口,哇,好甜呀,我的嘴已经被它迷住了。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启程回厦门了,我对农村有着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虽然在农村呆的时间不长,但农村给我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迷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香纯而又美丽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朴素中带着多少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境色,阳光撒下了一个个宛如金色的种子一样,阳光沐浴着花儿,像是给花披上了一层的金纱,绚丽多彩的站在门前。
鸡,乡下人家按照家乡风气,每家每户都要养多少口鸡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断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鸡,在场地中觅食,或是看见几只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耀武扬威的走来走去。
夏天,太阳烧灼着大地。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一直溅起一层层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在五彩斑澜的溪水跟石子之间的事,谁也不会知道。
可能看到农民叔叔们,正在收油菜,他们流下的汗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好似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舞动的音符。风吹动着小麦,发出“鸣卟、鸣卟……”那声音真动听。
啊!我爱农村,更爱这如诗如化的城市美景。
乡村的空气是清新的,乡村的天是湛蓝的,乡村的一切是令人向往的。
乡村的田野美不胜收呀!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那蓝蓝的天犹如一块洁净无瑕的蓝宝石;一棵棵小草伸着懒腰,仰起脸甜甜的微笑着;野花儿摇着身子,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儿……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的池塘,美极啦!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立刻闪闪发光。一阵微风。吹过水面就漾起粼粼的波纹,柳树姑娘也跳起舞来好看得很!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的农家小院,别有一番风趣!房前中总是着许多花花草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一只只鸡鸭欢快地觅食;一只只雪白的兔子骄傲地站着,好像在说:”“这里是我的天下,一切都由我控制。”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的蔬菜,应有尽有啊!蘑菇不知道要天天向上,不知道要天天向上,被主人责罚,包的像个糖果;白萝卜遵纪守法,长得肥肥壮壮的;白菜逍遥自在,不讲究什么,躺在地上睡大觉……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的孩子,多么快乐。夏天到啦,成群结队地向小溪跑去,“扑通”一声就跳进啦溪里,一条条小鱼受啦惊,慌忙地钻进石缝里,没啦影儿。孩子们你泼我,我泼你没完没了。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风光真美啊!真是“放眼尽芳香,入园皆花园啊!!”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在母鸡的一阵“咯咯咯咯咯咯……”的叫声之中,第二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打开那扇有纱网的窗户,我那‘勤奋’的老弟已经开始了每日必做之事——追鸡(我们之前回过一次湖南,他也是每天都追鸡)。我不得不佩服,昨天晚上10点多才睡,早上照样能很早起来,而我就不行了!
吃过中午饭后,我和爸爸、弟弟一起去了老爸以前的小学。走在那到处都是杂草和枯木枝的小道上,有种异样的感觉。虽然是杂草丛生,但路边盛开的小野花是有一种朴素而生机勃勃的美的。花可能还是在北京的道边能看到的野花,可是在一片荒地上能看到几株小花,就如同在红毛毯上绣上清新优雅的花纹(湘潭的土是红褐色的)。
虽说那土地是人烟稀少的,但并不等于说那里没有绿茵。在这条走个三两步就有分岔路如同迷宫般道路的的前面,是一条绿荫小道。清翠欲滴的竹叶密密麻麻的一根靠着一根,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这条几十米长的自然走廊里走,偶尔看见野兔、野鸡,甚至是几条小蛇,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走出那片天然的屏障,道路两边长满了一米多长的狗尾巴草还有一种也是有小穗儿穗儿,但是仔细地看,发现前端是蒲公英一般的毛毛,但并不是软的,而是扎扎的,像短短的小刺。
走了十几分钟,经过了n多个拐来拐去的弯道,终于来到了老爸以前的小学。在经过一番该不该进去的议论之下,我这位‘不速之客’终于拧不过老爸,被连哄带拽的拉了进去。说实话,我不敢进却不是因为别的,而就是那3条看门狗:一条大的黄毛狗、一条小的黄毛狗,还有一条黑白相间的小花狗。到底还是老爸胆子大,他向校门口走去……
“汪汪汪汪……”如我所料,那三条狗狂吠了一阵,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和老爸的对视,不知出于怎样的心理,一个接一个溜出了校门。
这时,我才好好打量了一下这所我老爸曾今就读的小学:白色的砖块一一堆积起来的三栋四层的楼房,上面配了红色的瓦块,这就是红瓦白墙吧!一个和我们学校小操场的一半大的篮球场在三栋楼之间,原来这就是农村小学啊!
去年清明节我去合川农村,在那里我欣赏到了乡村迷人的风景。
在田野前面有一座巨大、高耸的山,山上的桃花树、梨树也正开花,雪白的梨花如晶莹的白雪,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那粉红的桃花,红得娇美,使人一见就产生了爱慕之心,浓郁的花香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散,一阵阵沁人心脾。那茂密的树丛中,挺拔的榕树、高大的黄桷树,娇嫩苍翠的梧桐树……它们投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绿绿的浓阴,让那些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看了眼前一亮。
啊!乡村的美景,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记得5月1日,也就劳动节那一天,我和妈妈与我妈的学生叶一乐一家三口一起去双港的松里一起去摘桑椹。
我们上了车,从临海出发,一路看着临海的山山水水,最终来到松里。我们在那天废弃的果园前停下来,一人一个篮子就开采了。
我们先字啊果园外围采摘。我们没有先去摘桑椹,而是蹲在地上踩起来小小的野草莓,野草莓长的像一口碗,“碗身”较大,“碗口”较小,由于这里是一片废弃的果园,没人来喷洒农药,所以一摘下来即可食用,所以我们没有采摘完后先放进篮子里,带回家洗了再食用,而是摘完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塞到了嘴里吃了。
三个大人越来越旺深处走,我和叶一乐也就跟了过去。现在开始,我们终于开始采桑椹了。但是,也因为这里是一片废弃的果园,枝桠上起没人修建,所以有些树长得就很高。尤其,有些又大又紫的也就在高的地方,我们根部够不到。唉,真是可惜啊,可惜这些好的桑椹我们都采不着。唉,不禁嘴馋,还眼馋啊!
大家伙们逐渐往果园腹地走去,我和叶一乐两个小女孩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便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坐着,吃着那些自己的劳动成果,还不时聊聊天,说说班里的一些琐事,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的事,以及自己在钢琴上的一些开心事和烦心事。此时此刻,仿佛是这样的一个画面:在一片废弃的、郁郁葱葱的一个果园里,在一个大树的树荫地下,有两个小女生正在洽谈,头顶上是太阳照射出的阳光,太和和白色的悠闲的云朵挂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幅好美的画面啊!这就是农村,农村的风光景象!
精疲力尽地我们回到车上看着一蓝桑椹,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自己的!此时此刻,我心里仿佛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有一种当农民的感觉,经过一天劳作,虽然很累,但是,却可以看到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许多粮食,这一切,就都值了!
田地里,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有些长得好的稻子,比我们小朋友高半头。原来能容得一个人走的小路,都被这些数也数不清的稻子挤得走不起来了。农民伯伯在田里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在田里收割稻子,有的在拨野草,有的在给农作物浇水、施肥。突然,我发现远处的稻田里有几个人一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的,手里又没有拿农具,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再仔细一瞧,原来是些稻草人。
秋天,农民的家里也是金灿灿的,带有大自然中的花香。原来,农民的家里几乎都种着菊花。现在是秋季,正是菊花开的时候,所以无处不见各种色彩的美丽的菊花,尤以黄色的最多,这时也没有别的花敢与它争艳了。红的、黄的、粉的、桔黄的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从远处看,这些花一簇簇的、一团团的,煞是好看,而这些浓浓的菊花香也从远处悠悠地飘过来,和着田里稻谷的清香,甜甜的、暖暖的,又悠悠地飘过去,与远处不知谁家农舍的.炊烟嘻戏成一团,迷迷糊糊的,便再出分不清空气中弥漫的是菊花的幽香、稻谷的清香,还是炊烟的芬香了。
秋天的稻田,秋天的农舍,都是金灿灿的。我喜爱金灿灿的农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