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后面是一大片的田野和树林,一年四季充满了生机。
春天到了,太阳东升,一抹红霞,校园的一角,花儿盛开,碧绿的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从教室的窗户望去,花草树木都换上了嫩绿的新衣裳,鸟儿也唱起了春天的交响曲。整个校园一角充满了鲜明的的颜色。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绿叶在燥热的风里蹦跳着走来了。这时,校园一角更美了:从教室远远望去,农民伯伯早就把菜给种好了,花草树木全部由嫩绿的颜色变成深绿的颜色。那一畦一畦郁郁葱葱的田野,我想谁看了之后都会觉得是那么的清爽。微风拂过茂盛的竹林,竹子便晃动起来,发出“吱吱”的声音是那么的清脆啊!
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秋姑娘姗姗而来。校园一角到处充满金黄的颜色:农民伯伯中的高粱低下了头,脸红红的,玉米长出长长的胡子,像是在说:“秋天到了!”树木们的叶子也在秋风的吹动下掉落了,它们掉落成一大堆,又被风吹起在空中打旋,好像一群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候鸟们都飞来南方了;麻雀们叽叽喳喳忙着找食物、垒巢,准备过冬;蛇、青蛙沉睡冬眠了,等明年春天再起床。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校园一角也开始寒风刺骨,许多花草树木已经完全枯萎了,梅花却绽开了花蕾,挺立在寒风中,竹子也更苍翠了。天上下起了小雨,校园一角看起来好似一幅水粉画,真让人陶醉啊!
啊,这校园一角的四季是多么有生机啊!
我们的校园有许多美景,那些美景我都喜欢,其中我最喜欢后操场的那棵桂花树。
我为什么喜欢后操场的桂花树?因为桂花树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的时候,桂花树长出了几片小嫩叶,真是可爱极了!下课的时候,我都会去桂花树下看看那些被风吹下来的嫩叶,捡三四片玩玩,那个时候,我是那么得高兴!因为桂花的叶子是那么嫩,那么得细腻,特别引人注目!
夏天的时候,桂花还是藏在叶子里,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真是可爱。桂花树的叶子特别茂盛,像一个大草包,站在“大草包”下面,会让你感到格外的凉爽!
秋天的时候,桂花开了,是多么漂亮啊!这些桂花的花瓣有的全部展开,有的才展开两三片,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太美了!
冬天下雪的时候,校园的每一处都是银白色的,校园成了白色的世界,连桂花树也变成了银白色,就像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衣服,漂亮极了!
这就是桂花树四季的景色,是不是很漂亮?那就来看吧!
城郊中小,美丽而又整洁。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会感觉像从北极回来,又投到妈妈的怀抱。
在春天一坛坛火红的杜鹃花绽开了笑脸,好像在对我们微笑。金色的迎春花就像一对对金色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夏天的铁树就像一个长满尖刺的刺猬,它永远都是那么葱郁,那么苍劲有力,好像我们的守卫者;秋天……从外可看到四个大字“城郊中小”那里有座钟楼,那时针一动不动,一直指向八点,就好像说,祝你们每天都像八点的太阳一样活跃,充满朝气。
一条又长又宽阔的塑胶跑道,可以并排站七个人,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有的同学在这儿跑步,有的同学在上面跳皮筋,跳绳……这里常年四季都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学校的美景还有许多许多如此学习天堂—宁静的致远楼,气派的明德楼……欢迎来我们学校参观。
周末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三一八”公园,我们从北门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假山,假山下面有一个喷泉,天气好的时候喷出的水柱有2米多高,非常壮观。
假山的旁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在小路旁有一块指示牌,它是用来告诉游人们每一个景点的具体位置的。沿小路走去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名叫“龙香榭”,亭子的长廊曲曲折折的,长廊边上有许多条凳,游人们累了就坐在这儿休息。夏天的时候,这里就是游人纳凉的.好去处。
我也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抬眼望去,我看到了一个人工湖,湖水碧绿,湖面上有几艘小艇,湖中央有一座石板铺成的桥,我每次走这座桥的时候心里都很害怕,但我还是壮着胆子过去了,回头看看还挺有成就感的。
穿过“龙香榭”,我来到了“三一八”公园的小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花坛,每年四五月的时候,花儿都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香气扑鼻。花坛向南有一条小路,路两旁也种了各种的花,错落有致,花儿们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在风中舞蹈。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游乐场,这里地势开阔,设施齐全,有碰碰车、蹦蹦床和海洋球等好多的游戏,为“三一八”公园的美景增添了另一份情趣。
我爱这美丽的“三一八”公园,我爱我的家乡阜新。
习作题纲:
1、开头:开篇点题。总写所描述景物的位置(由来),可大体描写你对这些景物的印象,便于下一段进一步分述。三一八公园有三处进园门,本文所写的是从北门进入,所以位置在海州桥的桥南;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故而就有这座公园的命名,要求概括描写,言简意赅。
2、中间:按顺序分段落描写各景点的特点,同时可加入各种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由北门进入—假山、喷泉、小路、方向指示牌—古亭、人工湖、小艇、浮桥—中央花坛—游乐场结束。要求对所看到的景物做一定的描写,同时可以展开想象,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3、结尾:抒情。扣题。
好词:命名、映入眼帘、壮观、弯弯曲曲、古色古香、曲曲折折、纳凉、香气扑鼻、错落有致、五颜六色、情趣、地势开阔
我的校园虽然很小,却很漂亮,他还有独一无二的长廊,整体看起来壮观多了。
我的校园北方是一个小教学楼,南边是一个大教学楼,校园不是很大,却很好看,东边是一个花丛,里面放有竹竿,竹竿是用我们跳竹竿舞用的,里面有时候还有小刺猬,里面的草那真是亭亭玉立,好看极了,西面是放写字好的作品,有很多作品,都是各班的优秀作品,西南角是广播室,东北角是跳绳和跳竹竿舞的小擂主,每月换一次,跳绳的擂主是一个人的,一到三年级。竹竿舞是班级擂主,三到六年级。令我们独特的是我们校园门口有一个长廊,每天上学下学都得经过那里,长廊大概有几十米,长廊是我们学校独一无二的,我们校园真美啊。
我们的学院虽然很小,比别的小学校园小,但我们在这里面却很高兴。
冬天,我认为我们的校园是最美丽的。
一个冬天,所有的学生都在上课。下课时正在下雪。铃响时,学生们冲出了教室。
跑到操场后,每个人都在操场上尽情玩耍。过了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不幸的是,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铃响了,学生们都无助地回到了教室。看到我们的失望,老师说:“下一节课仍然是我的课。如果有人在这个班表现好,我会让他在下一个班在外面玩。”
学生们都很兴奋,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学生们在这个班表现很好。下节课,他们都去玩雪。”老师的话一落实,学生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铃响时,所有的学生都冲了出来。“我们玩吧!”学生们追着我,有的打雪球,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完全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我和一些孩子一起堆了一个可爱的雪人,手里拿着石头,用我捡起的树枝堆出了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手。很高兴看到我们的雪人。
我们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中,铃响了。随着铃声的到来,我们不情愿地回到了教室。
校园的'美丽在于学生们在下雪天快乐地堆雪人。我非常喜欢它。
我的校园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日子。我喜欢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我们校园有很多美景,特别是怡心园。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从土地里伸出小脑袋,怡心园里也朝气蓬勃。广玉兰绽开出银白色的花朵,那花瓣底部透出淡淡的粉红色,远远望去,像少女羞红了的脸。桃花也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茂盛。近看,有些花儿还没绽开,只露出了含苞欲放的花苞,有的正争相竟放。凑近枝头,一种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园内,松树英俊挺拔,苍翠欲滴,像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在保卫美丽的花朵
夏天,这里绿树成荫,同学们在树下嬉戏,乘凉,看书,非常凉爽,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落叶纷飞,地上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风一吹,满树的“金子”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飘落下来。拿一片“金叶”当作书签,永远的珍藏在日记本里。
冬天,这里银装素裹,我踩在厚厚的积雪上,看到树上,石座上,到处都是一片雪白。我感到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同学们在这里打雪仗,堆雪人,其乐无穷。
我爱校园的美景,我希望我在这里可以快乐地学习生活,度过我愉快的小学生活!
校园给了我们绿色。我喜欢校园的美景,我爱我的校园!
秋天的金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吹来了又一个新的学年,同学们又回到了可爱的校园。走,让我带你去参观参观我们美丽的学校吧!
走进校门,首先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大花坛,里面种了许多美丽的花:有牡丹花、月季花、美人蕉、串串红等等。这些花儿争芳斗艳,朵朵鲜艳夺目。花坛的前边是综合楼,里面有语音馆、多功能厅、舞蹈室、计算机房??现代教学技术设备应有尽有。与综合楼相连的是教学楼,我们在大楼里学习,经常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和天真的嬉笑声。但最值得一提的要数塑胶操场了。
我们学校的塑胶操场是由红色的跑道绿色球场构成的。你看围绕在它周围的柳树,像一个在梳理美发的少女。白桦树则在微风地吹拂下,摇晃着粗壮的枝头,是在给人们打招呼呢!四季常青的松树像个笑呵呵的老人,微微点着头,像是在夸奖操场上生龙活虎的孩子们!
早春,树木冒芽了,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树枝上,使树木的枝叶更加翠绿了。
盛夏,学校围墙边的小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天气炎热,同学们会在浓密的树阴下,尽情地玩耍,做游戏,享受着草木带来的快乐。
木深秋,花草凋落,秋姑娘把树木上的叶子涂上斑斓的色彩:淡黄的、深黄的、咖啡的、棕
色的.,再慢慢送进大地妈妈的怀抱。同学们追逐着落叶翩翩起舞的身影,把它们中的“代表”夹进了本。
隆冬,同学们还是迎着风在操场上奔呀跑呀,玩得可开心了!
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塑胶大操场始终是我们的乐园。在这里,我们迎着朝阳做早操、练队形;顶着酷阳打篮球、踢足球;冒着寒风长跑、跳绳??上体育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和本领;课外活动,我们尽情地参加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要把我们的身体练得棒棒的,做一个全面民展的小学生!
我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