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捡起一片,看到那庄重的色彩,清晰的脉络,像生命的经纬,纵横交替,延展无限。驻足屏息静听,仿佛听见落叶充满柔情的歌唱,是那样的从容、洒脱、飘逸、优雅,瞬间,让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在心里涌动。落叶啊!正是它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茁壮、仲秋的成熟、晚秋的衰落,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还在用尽生命的潜能释放着最后的美丽。那种美,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使人感到悲壮……
是啊!落叶预示着一种生命的结束。可它在生命枯竭的.刹那,在告别今生的一刻,仍将自己无私的奉献给大地。这是一种豪大的情怀,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我常常被它那无私的精神而感动。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逐,还是树的弃舍?很难说得清楚。其实我知道落叶是没有哀伤的,哀伤那是我们人类赋予给它的一种情怀罢了。落叶也同样是一种生命的新生。它无怨无悔地离开树的枝干,随风飘落化入泥土,用自己最后的营养去培育那新生的叶子,从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的不断延续,也许这就是我对落叶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吧。
人的一生,不也类似一片叶子吗?从小尖初露到长出嫩芽,然后茁壮而充满生机,直至泛黄瘦弱,最终衰败飘零,落叶归根。它既是人之生命的演绎,又是人生真谛的诠释。秋风萧瑟吹落叶,人生能有几度春?“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瞬就是白头翁”。人生苦短,草木一春。走过大半生的我,难免有些伤感与凄怆。每当看到落叶,想到落叶,自觉惭愧之后萌发一股精神力量,惆怅的心情便会荡然无存。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这就是落叶风骨,这就是落叶的情怀……
秋风漫漫,吹炫了多少色彩;秋雨凄凄,淋湿了多少心事;秋月朦朦,丰满了多少情感;秋叶飘飘,承载了多少期待。平凡的我,像所有人一样。在匆匆的人生中追逐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体验着温馨的快乐。我渴望拥有落叶一样的人生,不迷恋于春的艳丽,不诧异于夏的热烈,不哀叹于秋的肃***,没有后悔,没有遗憾,一切来得美丽,走得自然。看淡人生的起起落落,不必为生命的短暂而悲伤,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把握和珍惜自己的人生,离去的时候,便也不再有遗憾!
现在的书橱里,仍然保存着我的一本日记,里面珍藏着几枚形状各异的落叶。每当我取出这些落叶,总会静默地注视着那交错纵横的脉络,那一瞬间,会引起我无尽的遐思。因为在那些落叶上,蕴含着我的流逝的岁月,也畅想着我未来的梦。与其说我喜欢落叶,莫如说落叶给我以启迪。落叶在秋天孕育出了一个火热的春天和夏天,给我带来新的希望,也给我增强了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信念,不断鼓励我去开拓、去奋斗!
描写细节要逼真,刻画人物形象要丰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让读者读过之后就像亲眼见到了一样;叙述某一事物,要让读者一看就立刻产生似曾相识之感等。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时主观地认为读者一定会知道他写的事,认识他写的人,因而细节一带而过,丝毫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作者增强描写意识,写作时时刻刻想到要把一个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这样,写起来就会做到生动形象了。
文中要有“点睛之笔”。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但也需要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因为这种议论(抒情)如处理得好,就成了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文章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即增添了记叙文的“文采”。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叙了对外公的种种不良印象。可是一旦外公去世,这位学生又不禁悲伤起来。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会有如此转变呢?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未就此停止,又在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这一夜我没睡,就这么呆呆地坐着。
为什么在一个人的垂暮之年,我们还不能原谅他,而让外公在惋惜、悔恨、孤寂、彷徨中撒手人寰呢?
这时,我望着外公的遗像,好像看到他的嘴角边挂着一丝解脱和赎罪的微笑。轻烟袅袅地升起变幻,纯真质朴的香味仿佛充斥整个天地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心灵的净化,得到真与美的人间亲情吧!”
这段话融描写与抒情、议论为一体,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特别是最后几句,不仅升华了文章主题,而且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打动了每个人的心。
文章能打动别人,才算没有白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呢?我们说,饱含真情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从平凡生活中去领悟美,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有一位同学写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但是在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生日,却不愿意过了。为什么呢?原来是他想到了自己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了一岁,而父母就老了一岁,向暮年多跨了一步。想到这里,他倍感凄凉,于是以后不希望再过生日,这篇文章不少人读了以后,真的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为真情实感太动人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冰心年轻时生肺病的事。她生了肺病,不但不苦恼,反而感到高兴。为什么呢?冰心在她的文章中写道,这是母亲的遗传,母亲生过肺病,我也生肺病,也算是一种母爱吧。母女总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呼……呼……”窗外的风在狂虐地侵袭着黄叶满枝的大树,叶子随风簌簌下落。
我双手托着腮帮,坐在窗前,两眼死死地盯着大树,黄叶不时地下落。看着看着,眼前模糊了。眼前浮现出了小学的生活,浮现出了亲密的伙伴,浮现出了一张张欢笑的脸。
看,又是小飞在操场欢呼着奔跑,还不是因为他新年又得了“三好学生”奖了,他突然走进了,拽着我的手就跑,我也跟着他跑,我俩笑着,将烦恼抛出九霄云外。忽然,我又看到“六一”儿童节时,在操场上举行的联欢会,全校同学整齐地坐着,个个笑得像初绽的花朵,等到颁奖,我和其他班的许多同学们走上领奖台,面对全校同学领到了奖,并且拍照留念。忽然视线又转移到了吕老师和何老师的身上,她们在那里也是笑着。
猛地,我感到手上凉丝丝的,才回醒过来,原来我还是坐在窗前,仍盯着那棵大树。俯首而视,窗台上留下了一片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倍加愁。我深吸了口气,又舒了出来,不经感慨地发出“唉”的一声。我打开了我的箱子,取出了久违的同学录和相册,我翻开了同学录,仔细打量着每一页的寄语,那一句句看似普通的“友谊长存”、“勿忘我”现在显得是多么珍贵,反映了五年同学的多少情谊,我的眼前又一次模糊了,我马上擦干了,可是泪不由自主又从脸颊滚落到了同学录上,打在了“勿忘我”上,我马上擦干,合上同学录我又打开了相册,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我心里暗暗安慰自己:苏轼不也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诗句吗?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有了出息,相聚的机会还多着呢。
窗外,风还在狂虐地刮,落叶依旧簌簌地飘下……我将同学录和相册珍藏好,满怀信心地打开了书。
1977年冬天,我们部队开展助民劳动,我记得我们连的任务是帮助一个小山村的农民平整土地。
那年的`天气比较冷,一说话就是一团白雾,用铁镐刨地,一镐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用不了几下双手的虎口和几个指缝就都震得裂开了口子,流出了鲜血,自己当时身体比较单薄,没几天就病倒了,发高烧39℃,班长让我休息。那天中午,正在昏睡的我忽然间闻到了一股鸡蛋、葱花和香油混在一起的香味,也许是饿了的原因,我不由自主地睁开了眼睛,一看,是房东大嫂她正端着一碗鸡蛋面条坐在我的床边上,她看到我醒过来了,就笑着说:“好呀!你这个北京娃总算是醒过来了,来,赶快趁热把这面条吃了。”我用足了力气想坐起来,可是连着两天的高烧,我已经没力气坐了。房东大嫂拿了个枕头放在我背后,让我靠着坐起来,然后她又端着碗一口一口地给我往嘴里喂着吃。当时我就想,她多像自己的妈妈呀!只是岁数小了点,大概只比自己大个七八岁吧,人长得也很秀气。我当时只是一口接一口地吃着,感觉真是香啊!吃着吃着,自己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就扑啦扑啦的掉了下来。“大嫂,我谢谢你!”“不用谢,不用谢。你们从北京来到我们这个小山沟里为我们吃苦来了,我还得谢谢你呢!”停了一下,她又说:“你大哥也是当兵的,是个连长,在一个海岛上。”我说:“嫂子,那家里就你一个人带孩子还兼顾公婆啊?”嫂子笑了笑说:“可不是嘛,苦是苦点,能挺过去,再说还有政府照顾,也就没什么困难了。一看到解放军,一看到红五星,红领章,我就想起了远在天边的丈夫,所以觉得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从心里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我说:“嫂子,您说的对,咱们军民本来就是一家人,何况大哥也是军人呢,我们就更亲上加亲了。”
不知不觉当中,一碗面条全吃完了,自己只觉得那是自己吃过的最香的一碗鸡蛋面。
一个星期后,我们完成了助民劳动的任务,要走了。我们上了汽车,临走时,我把大嫂家的小女儿抱过来,悄悄地在她的口袋里放了三块钱和五斤全国粮票。尽管这样,我也觉得无法去买到那碗香味扑鼻的鸡蛋面。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不知道那位可亲可敬的房东大嫂怎么样了。当年的小姑娘也应该早已长大成人了,不知道还能否有机会再吃一碗大嫂做的鸡蛋面,但愿我这个梦想能够成真。
二零一二年五月底写于北京,技务队老兵范爱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