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写校园生活的满分作文及赏析)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写校园生活的满分作文及赏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3-12 03:15:44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写校园生活的满分作文及赏析)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一】

下面,我们对文中所引三个事例进行解读。上文提到,这三个事例在文中的出现,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怎么做叫有骨气”。当然,这三个事例并非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一一对应,尽管这样理解可以给人一种秩序感和整齐美。 第一个事例中,文天祥的行为可以全部体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如作者所说“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并非如徐、朱两位老师认为的那样只能体现“威武不能屈”。第一,文天祥虽然那时任何富贵也没有,但他只要投靠元朝,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然后去放纵、去享受。富贵对常人的诱惑是难以克制的,但文天祥心志不乱,高贵的灵魂没有屈从此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他克制住了自己。这种做法不正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最好诠释吗?他这种刚强不屈的人格不正是有骨气的体现吗?此可谓“富贵不能淫”。第二,文天祥被抓,关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是个一无所有的“阶下囚”,但他没有改变自己为了民族利益而抗击元朝入侵的正义行为,这又体现了“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精神境界。此可谓“贫贱不能移”。第三,文天祥在北京,野蛮的元人用暴力折磨他,然而此威势武力也没有使他屈服。此可谓“威武不能屈”。

文中所举第二个事例也很值得揣摩品味,这是因为,吴晗先生对此事例的叙事话语和《礼记?檀弓下》中故事原文的叙事话语不太一样。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在故事原文中,黔敖这个富人确实如徐、朱两位老师所言,真是一个慈善家,尽管在施善时一开始他态度不好,没有给饿者以起码的人格尊重,但他能够知错就改,还是不错的;而文中穷人也确实有点酸,人家都承认错误了,你何必要矜持到底呢?到了《谈骨气》中,故事却成了“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还说:“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这种写法被当作“修改历史”和“添油加醋”,受到了徐、朱两位老师的指责。我们如果深究一下此文作为一篇杂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就很容易知道吴晗先生笔下的这位富人是有所指的,即当时以老大哥姿态而非平等伙伴姿态压制中国的苏联,而穷人即是我们自己。这样,文章对《礼记》故事原文的所谓“添油加醋”式的发挥就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值得借鉴学习,即:借用人们通常熟知的话语,给以个人化的诠释,使原话语承载起新的内容,以适合自己表达的需要。这种旧词新用手法,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徐、朱两位老师批评的所谓本段写作违背了论据使用的基本精神――真实性,应是批错了方向,因为这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根本就不是被当作论据来使用的。顺便提出来:第一个事例中,吴晗先生将“富贵不能淫”解释为“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要较一下真,似乎与本意也有偏离,但这种发挥性的新解其实也是因为现实需要而有意为之,绝非作者对经典的理解偏差所致。

第三个事例用来生动地表现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争议不大,在此不展开论述。

尽管徐、朱两位老师对《谈骨气》写作的逻辑性提出的质疑在我们看来是不成立的,但这种对经典选文进行质疑的精神还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谈骨气》这篇文章也绝非完美无缺,比如文章第四段说:“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接着,文章用事例具体阐述“有骨气”的表现。这三个事例中,文正祥的事迹和闻一多的事迹毫无疑问,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但第二个事例就不行。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二】

校园的左侧有一口池塘,池塘里种了一些荷花,荷花开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我们校园里最美丽的一角。

夏天,正是荷花开放的季节,你看!池塘里荷叶高高低低、挨挨挤挤,好似体态轻盈的仙女在沐浴,又好像美人鱼在游动。荷叶有的平平伸展开去,犹如大圆盘,成了我们采摘的好“伞”;有的弯曲着,托着透亮的露珠,犹如一个玉盘里盛着无数的珍珠;有的卷成了一个长筒,露出的尖角成了蜻蜓休息的好地方。红里透白的荷花,有的已经舒展开了;有的已经展开了一半;有的含苞欲放,样子真像含笑的少女。

秋天,荷花逐渐凋谢了。它的莲蓬可以吃;荷花的地下茎莲藕也可以吃;荷叶还可以入药呢!荷花的好处的确很多,正如爱莲说里所说的,荷花最可贵的就是出于淤泥而不染。

做人就要像荷花一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多么复杂的条件中,都要保持高尚的品德。知道了这些,看着那一朵朵荷花似乎开得更加娇艳了。

啊!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三】

我们的学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歌声飞扬,最美的景色要数我们校园里的那几个花坛。

进入我们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花坛里的铁树。这棵铁树可威武啦!它就在我们学校的最中央,像一位将军保护我们的学校,还保护自己呢,看它身上那一个一个刺,谁敢动它一下,他的手就会流血不止。铁树的左边是一个花坛,这个花坛里有四季桂、松柏。四季桂和桂花以前我会弄混,我上网查了一下,四季桂是四个季节都开花,而桂花是秋天才开花的,四季桂花很香,香的连十里路都闻得到。松柏四季常青,松柏像一座宝塔,像一位老寿星。四季桂和松柏的下面有许多的麦冬草,仔细看的话,还有一盆仙人掌和一棵铁树在那里独舞,欢迎同学们来到学园。在铁树的右边也是一个花坛,花坛里有广玉兰、玉兰、冬青、桂花。广玉兰的树有四层里那么高,花瓣椭圆形,叶子墨绿色。我最喜欢玉兰花,用它来做标签,可是玉兰花只开十天,我感觉很少,才开十天,玉兰花远远望去像是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美极了,那花瓣像是从乳白色的牛奶中浸过一样。

我们的校园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花是多么的香,啊我爱我的校园!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四】

文章起始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单独成段,为的是强化读者对它的接受效果。这句话与其说表述的是一种“实然”,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应然”,是一种价值期待,它的真正本意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号召: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这一点上,徐江先生在十年前对某些中学语文教师将其当作事实判断、当作中心论点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出:“其实那仅仅是一句情感性的宣言,是文章的引子。”这无疑是真知灼见,但他进而又表明白己持此种看法的根据――因为这句话没有现实针对性,就与实际不符了。《谈骨气》的写作背景很清楚:文章写于1961年春,之前,由于国家领导层决策的失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和我国签订的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这几年面临着严重困难。文中所言“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针对的即是此种背景。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五】

我第一次到校园的时候,我惊诧于校园一角的绿了。

从教学楼中走出来,站在校园西南方向的一角,抬头仰望,耀眼的阳光从绿叶中淘气的洒了下来.一株株紫藤萝宛如瀑布―般倾泻下来,掠过高高的花架也掠过我的脸庞。无数片树叶透出了几分油油的绿意。远远望去,就像是在―小片森林里漫步,突然课铃声响了,我匆忙跑回教室:哦,我留恋于那片绿色!

到了下午,天气并不像上午那样阳光明媚,而是刮起大风。我又到了西南角的小亭,坐在亭下,听树叶随着风声,沙沙"的响有几片树叶,好像是受不了大风的摧残,慢悠悠的飘落在地上。就像是打仗后的战士累了,想静静的睡会儿。我捡起几片叶子,细致的用手摸着它的叶脉再仔细看,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我舍不得离开这片"绿林,却又不得不离开这里。

哦,我留恋这片绿色!不知不觉天色渐渐变暗外面也"滴滴答答"的下起了小雨。背起书包,忍不住又想去。在雨水的'冲洗下,在灯光的照映下,紫藤萝反射出清清的绿意。在夜晚,在雨中它们散发着与白日不同光泽花草的气息扑面而来。绿叶,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3!青青的一色,可你却看不透它。

心里着急可家可还想再多看看这迷人的绿色。我留恋这片还未赏完的绿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快乐一它从嫩黄,变得柔绿,变得青苍,变得越来越充满生机!

我第一次到校园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校园一角的那片绿。

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加评析【六】

(最后一句话看起来是在写花,但实际上不是,那么是写谁呢?)

2.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推开窗户,听见一阵“哗…哗…”的扫地声。“是王阿姨在扫地。”我忍不住说了一句。只见她低着头,用一只大口罩捂住了大半个脸,双手挥动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着马路。遇到那些躲在角落里不想出来的泥土、落叶、沙石、纸屑,她就蹲下身子去,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它们掏出来。

(写得越细致的地方,越让人难忘,最后一句描写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3.每当落日的余辉给大地镀上一层金光的时候,公园里就显得格外安静。就在这个宁静的公园里,在这绿叶映衬的花丛中,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位略微驼背的老人。他在这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修枝剪叶,时而停在一棵花前仔细观察。他,就是我的隔壁邻居王大爷。

(这段中有两个反复用的叠词,虽然很简单,但却写出王大爷走路的样子,很有味儿。)

4.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弄堂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不时地飘来阵阵面粉的香味。小行叔叔在人群中穿梭似的走着,照前顾后,忙个不停。真不明白,大清早哪来这么多的顾客?这就是小行叔叔的一个“行”字。

(“刚……就”,这样的句式能够形容出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学会了它,以后就能用。)

5.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朝阳菜市场买菜。那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缩着脖子向前走着。这时,我看见了一位正在卖“心里美”萝卜的老农民。那位农民的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头戴一顶大棉帽子,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棉袄和一双旧棉鞋。在他面前的那堆萝卜上,摆着两朵雕刻精致的“萝卜花”。那鲜艳的红萝卜花好像是在无视威严的冬天,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棉帽、棉袄和棉鞋,一下子就把卖菜农民的外貌特征写出来了。)

6.一天放学回家,我在大院里遇上了这位修搓板的老人,指导《写人的作文写法》。他头发已经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给人一种稳重和蔼的感觉。他肩扛一个旧木凳,手提一个竹筐,里面盛满了工具。这时我想起家里正好有一个搓衣板坏了,就赶忙飞快地跑回家去,从床底下取出了搓板又奔回到他的身旁。“小弟弟,快歇着,我这就给你修。”老人不等我开口,就先亲切地招呼我,我递过搓板,他放下凳子和竹筐就干了起来。他干得那么认真,先拿起一个铁打的两头锋利的工具,对着搓板的`一条棱,另一只手握着一个小榔头,一敲,再用力一推,木板上立刻泛起了一个小木花,随即又落在地上。他的动作是那么准确熟练。

(最后部分写修搓板的过程,写得多么细致啊,这全靠小作者当时的细心观察,加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这样生动具体地描绘出老人修搓板的过程。)

7.“同志,你想买些什么?”一位细高个儿、大眼睛的服务员满面笑容地走过来。妈妈连忙说:“我想买几枝塑料花。”妈妈望着货架上五颜六色的花,不知买哪一枝好。女售货员好像猜透了妈妈的心思,微笑着从货架上拿下几枝五彩缤纷、鲜艳美丽的塑料花说:“同志,你看这几枝可以吗?”“行,行!”妈妈连声地称赞着。售货员麻利地用绳子将花束在一起,递给了妈妈。

(这一段的对话写得较好,一个是符合人物的身份,还有一个就是小作者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情和动作结合起来描写,这样就更加生动了。)

8.突然,我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树木的断裂声,接着一个东西从上面掉了下来,巨大的声音把我从陶醉中惊醒了过来。我定睛一看,啊呀,余莹从树上摔了下来!我赶忙跑过去,看看她怎样了。

(“断裂、巨大”这两个词语用得较准确生动。“啊呀”这个词也用得很生动,让人好像听见了“我”的大叫一样,感到惊讶。)

9.终于到了缝针这一关了,他怕我忍不住伤痛,便不停地和我说话,鼓励我,还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在我脸上抚摸着。缝着,缝着。我忽然觉得有些异样,抬头一看,叔叔的额上成片地沁出了汗珠,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嘴唇发白,每缝一针,嘴唇便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手还紧紧地攥住了我的两只手腕,仿佛缝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一样,我当时还暗笑这位叔叔的胆小:“我都没这样,叔叔怎么这么害怕呀?”殊不知,叔叔是担心我才这样的呀!

(写脸上的肌肉和写嘴唇的抽搐,都很细致,把叔叔关心我而紧张的样子非常具体地写出来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