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南方,依偎在那风景如画的洞庭湖旁。
家乡的冬天是温和的,那像北方—刺骨的寒风打在人们脸上,难怪冬天燕子要到南方去呢!你看—家乡的风轻轻的吹着,夹杂着悦耳的笑声飘进你的耳朵里,你便能知道—冬天来了!这时候最为壮观的就是赤山了,它虽不像泰山那样耸立,却像水一般的秀气,这里的山路一道又一道的,似山路十八弯一般。走进去,便能闻见一阵清新的橘叶味儿,以及各种叶子的香气息就朝着你扑来,那火红的土,上面盖着积雪,踩在上犹如踩在棉花上一般,软软的,绵绵的,舒服极了!走下去,便能看见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向远望去,真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啊!那湖水,在近处,泛点绿;在远处,泛点蓝。一阵微风吹过,湖水便微微泛起了水波,现在正是水浅的时候。你看,湖中的小岛在上面微微露出了点头,好似害羞的小姑娘。上面的草还是绿的!远远的就有一股青草的气息,在洞庭湖旁微荡。久久,那味儿终不退散。细细长长的柳枝在水里映照着,似乎在欣赏着自己的倩姿,不时有渔民唱着歌儿归去,今天肯定又是他们的一个丰收的日子!温和、秀气、细柔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便是我家乡的冬天!湖南的冬天!
清晨,太阳啄破黑夜的蛋壳,羞答答地只露出半个脸。渐渐的,太阳公公慢慢的透过云霞,完整地露出早已涨的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最后,太阳公公的胆子终于大了,满脸微笑地从云朵中徐徐升起,那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刚刚苏醒的大地。虽然已是冬季,但那和煦的阳光,仍然让人们感觉到冬天的温暖。那艳丽的光辉也仍然普照着大地。一阵微风吹来,吹醒了还在梦中的小汽车,,吹醒了还在沉睡的高楼大厦。这时,风婆婆吹累了,就坐了下来,随手拿起画笔,画起了美丽的.冰花。
街道两旁商店林立,那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标牌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大家面前。
太阳慢慢的沉下去了,渐渐的,夕阳的光越来越柔和了,小半边脸红扑扑的,就像小孩子的红脸蛋。西天的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青、紫、红不停的变幻,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忽然,所有的路灯都亮了,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在马路上,街道两旁就像镶嵌了一串串美丽的珍珠,过路行人的身上仿佛披上了漂亮的彩衣。在夜幕的衬托下,街道上的车一辆紧接一辆,一排紧挨一排,好似流淌着一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闪烁的星星在快速的移动。
城市里洋溢着现代的气息:老远望去,高楼林立,栉比排列,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美。大楼上霓虹灯闪闪发光;大楼上彩旗迎风飘扬,向你展示着当代城市的活力。城市里,车辆如梭,行人如流。星星们出来了,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好像在天空中嬉戏、玩耍,还跑前跑后的围着月亮妈妈转。
深夜,大楼睡了,小河睡了,汽车睡了,小树睡了…大家都睡了,只有路灯妈妈、月亮妈妈和小星星们没有睡,他们在看小汽车们都回家了没有。
在我们这个美丽、滨纷的世界里,有万物复苏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有天高气爽的秋天……,变幻无穷。每一个季节都是多姿多彩的,但是我却只独爱冬天。
冬天的降临,可以使天空布满雪花。一片、两片、三片……,宛如白雪公主翩翩起舞,优雅地笑着、跳着,赞颂着冬天的美丽。
一阵冷飕飕的寒风呼啸而来。光秃秃的树木,像极了一个秃顶的老头儿,经受不住大风的袭击,颤颤巍巍地扶着墙,在风中发抖。
冬姑娘向着大地撒下一片片雪花。给房子戴上一顶厚厚的帽子,给小路盖上了一条软软的被子,给树木披上了一件威武的披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太阳仿佛笑着,迎接美好的一天。
往往是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孩子,跑着、跳着、打闹着。他们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笑声、吵闹声会在我们的耳边回荡。在这时,你会发现,他们的笑容也是冬天里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冬日,是纯洁的,也是美好的。它把一切美好带来,使我感到了快乐。
我喜欢冬天!
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的一个小城市——朔州市。它是一个一年四季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一样的城市,寒冷,干燥。而最能体现这两种气候特点的季节是冬天。
家乡的冬天,虽无绿色生机,却有白雪的陪衬。我家乡的雪来的晚一点,一般得等到11月份左右。虽说雪来得迟,但却来得大。一下雪,瞧!山上,屋顶上,院子里,马路上……都是一片银白色。那些雪,好像是怕它们冷,给它们套上了一件厚厚的银白色的棉袄,却让我们冰凉透骨。
看那山上,成片成片的雪披在山头,往往得绕大半个圈,才能看到一点别的颜色。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阳光照射在雪上面,反射出晶莹的亮光。美极了!
雪还是一个交通记录仪。马路上那些雪上面车和人留下的印记,就是行车记录仪上面一行一行的工整的记录。而且这记录仪足有几百米长,或许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记录仪吧!
雪也是一块一块的积木。听,是堆雪的声音。瞧,是一路的城堡。还有两个“工程师”正在勤奋的建筑房屋。雪就像他们的砖头,雪就是他们的积木。他们嬉戏的声音。让那些城堡也变得更美丽了。
这就是我的家—朔州—的冬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