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野花,但我更爱野草,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回到去年的八月了。
有一天,我和爸爸去公园玩,他突然问我:“为什么这些草地要围起来呢?”“因为草的生命力太弱了,如果不围起来会死的。”我回答道。“不,草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我的话刚说完,爸爸就说,“草就算被火烧了后,春风一吹,它们又可以生长出来。”爸爸这话就像点睛之笔,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是:因为公园的工作人员想让草更加的茂盛。这一天,爸爸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草的生命是顽强的。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虽然贝多芬童年时梅毒缠身,导致他耳聋,但是他不向命运屈服,他8岁时开始登台表演,很早就显露出音乐上的才能。1972年他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包括交响曲《英雄》、《命运》、《月光》、《暴风雨》《热情》等,被世人叫做“乐圣”。
如果你问我生命是什么,我会说生命是贝多芬和命运的战斗的力量,是花儿在雨天冒出来的勇气,是……
我常常思考,生命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中午,我在教室里写作业,一只瓢虫不知道什么时候飞了进来,令我十分惊讶。正当我饶有兴趣地看它时,一只恶魔般的大脚伸了过来,一下子踩了上去,瓢虫便一动不动了。
大家都认为它已经死了,我赶紧把它放到桌子上,仔细的观察它的一举一动。这时,一个男生拿着一把锋利的三角尺凑了过来,一下把三角尺压在了瓢虫身上,使它的翅膀折了,全身血肉模糊。我非常难过,静静地趴在桌子上看着它。就这样,过了好一会,瓢虫居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开始慢慢移动。我欣喜不已,于是找来一张卫生纸把它包起后从窗户放走了。
许久,我凝望着窗外的风景,微风徐徐,花繁叶茂,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瓢虫最后到底怎摸样了呢?也许早已离开这个世界,又或许仍旧顽强的生活着,不管怎样,不管何种情形,都愿它能够快乐。
生命是顽强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勇气与信念。瓢虫就是靠着永不放弃的信念与勇气,在跌入生命大峡谷时有了一线希望。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一只瓢虫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如果说春天就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所说的那样,是新生的婴儿,那么我想夏天该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秋天便是稳重的中年人,而冬天就是慈祥的老人。
我认为,在四季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秋天。秋天没有冬天千里冰封的奇妙景象,也没有春天的柳浪闻莺,夏的清风鸣蝉。但秋天有她的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田地边,放眼望去,一幅生动的“秋日丰收图”将会映入你的眼帘:田地里,高粱涨红了脸,稻谷压弯了腰;田地边,果树直的果子都已成熟只等农民伯伯去采摘;树下,农民伯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拿着毛巾擦干自己辛勤的汗水,笑容可掬望着丰收的田野,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景象很优美。从文人墨客形容秋天的词语“秋风送爽”“硕果盈枝”中便能体会到,但这还不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味才更富有诗情画意,你若要寻找秋天,我建议你最好去树林走走,时间就选择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吧。因为这段时间最能让你感受到秋的气息。此时独自一人漫步在幽静的林间小道,秋风拂过,秋阳普照,林涛声声;闻着迷人的菊花香,看着树上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不禁会让你想起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的诗句:等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秋天不仅景色美,它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中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人们可以尽情地放飞梦想和希望,我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如果人在这个时候不去努力奋斗,不去为自己的希望而播种,那么这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很难有好的收成。
我现在下处在人生的夏初,人生的秋天离我还比较遥远。但我能因此而松懈大意,等人生的秋天到了再去奋斗吗?不,不能。我现在也要不停地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的秋天打好基础,奏响人生的四部曲:欢度春天——开拓夏天——奋进秋天——安度冬天。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更应该活动活动我们的小胳膊、小腿儿。这不,二(6)班小神龙中队手拉手假日小队的同学们在这个周末开展了乒乓球比赛,让这个寒冷的冬天,顿时火热沸腾了起来!
在比赛中,同学们有的已经学过一段时间的乒乓球,有的还没接触过呢!呵呵,郭小僮和刘亦舒当起了小老师,手把手的教不会的同学们拿拍、发球,还调整同学们的手脚姿势呢,看朱子悦和陈眺学得多认真啊!白色的小球在两人之间飞来飞去,队员们团结协作,场上不断传来阵阵欢笑。比赛结束了,最后裁定同学们都获得了胜利,因为大家学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快乐的时间过得很快,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但能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热爱运动,坚持运动,让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童年!
冲天,什么冲天?飞机、豪气、青春、国家要冲天。冲破那战争的重重雾霭,只为见到家国复兴那一轮明日。
从这拍摄手法来看,由史诗照片,纪录片,动画片,旁边等等组成。动画片的加入非常的.有新意。使得影片平滑。给予人们想象提供了平台和依托。毕竟我们没见过空战场面,更不能揣摩飞行员的心里。动画片+旁白,使人舒服而又适宜的。
飞行员,是高大上的,对我们来说。健康的健美的外形,优沃的收入,无一不是吸引人的。如片尾一位抗日飞行员的女朋友说的那样:“我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却没有死亡的幽谷。”而飞机那窄窄的舱室不就是飞行员们的幽谷么?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
从抗日空战一隅可见,我们的中国为抗日贡献了大批的年轻人,一批一批的。他们不恐惧的么?有一位说过“我们在远离极远的天空中我们的痛苦和喜悦只有我们自己孤单的享受。同时在痛苦的事向我们围攻时,不容许我们去回忆和思索任何一件事”包括死亡和恐惧。也许有的,那也许在无数个零星的夜中的,那是怎样的煎熬,和怎样的男子汉呀。
他们是英勇的,他们击落的、击毁的1200多架敌机与自生近1000架飞机的损毁便是他们的丰碑。他们是机敏的,有周志开以一敌八,带走三架敌机而自己未亡的战绩。这大概也是中国精神的一隅吧。
看到张导的这部《冲天》,真的是心中激荡着很多情绪。关于家国情怀,关于爱国,关于为国牺牲的这些感动,我也充盈于心,但我现在,想说一点不一样视角的东西。
当我看到飞行员写给妻子的信,我想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同样是,虽然对妻子有着深沉的爱意,但是为了国家还是要去做牺牲,这一点让我感动,而更加感动的是,妻子遵从了丈夫生前的愿望,创建了学校,服务于飞行员子弟。
很多很细致的地方,包括电影中提到了贵族精神,也提到了人道远征,其实令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的神风队似乎也是一样的悍不畏死,也是一样的为国牺牲。在日本文化里,他们好像也被认为是英雄,那么,我国的飞行员和日军飞行员,我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最本质上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就在这个“贵族精神”上,在我们的大情怀上。
我其实最感动的是陈曼的那封信,这可能是被很多人忽略掉的细节。她作为一个飞行员的遗属,却将心比心(心理学的同理心)想到敌方的遗孀,对她表示了同情和关怀(在影片的最后有寻找日本遗孀的照片),这种大情怀令人十分感动。
电影中多次提到梁思成林徽因与飞行员的渊源,我也想起来一个他们的故事。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按理说国仇家恨,怎样也不该对日本这个国度报有一分同情,可是,在美军轰炸日本的前夕,是梁思成想方设法保存下了京都和奈良的建筑。作为一个爱护家庭,关心妻子感受的丈夫,他不是不知道他的举动对妻子的影响,可是他还是做了,为了他心中的一份大情怀。
爱国情怀是激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怀,可是我还看到了比爱国情怀更伟大的情怀,就是真正心怀天下的一种情怀。我们一直说的是,恨“日本鬼子”,恨日本军阀,可是不恨日本普通民众,因为知道他们也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在追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年轻帅气的飞行员,他们人生的意义就是以生命来报效这个国家。媒体从业者的人生意义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以艺术手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观众的世界观。心理学者的人生意义就是减少大众的苦难感受,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让社会更加和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也是一种爱国,甚至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另外,从拍摄技巧上来看,导演的手法很漂亮,动画运用非常巧妙,画面一下子就生动鲜活了起来。用了很多的慢镜头,还有特写镜头,让镜头语言的力量一下子感染了观众。用地图与影像交叉的一个方式呈现画面,直观,立体,生动。
用了很多对比,浪漫的动画画面与残酷的现实影像的对比,让现实更加悲凉残酷,再配上如泣如诉的提琴声,把人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这不是生硬地煽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感动。
结尾的,民国风情的歌曲,蓝天白云中,飞行员的照片一幅幅闪现,把人们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又是一个有力的点题。
觉得以前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确实想象不到纪录片能做到这个水平,观影效果完全不亚于院线大片。由衷地想要致敬导演,致敬所有工作人员,是你们的努力,做出了这么好的作品,感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