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他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迷”李梓涵了。
他的个子可比我高多了,他瘦瘦的,理着寸头,长着瓜子脸,他的眼睛一笑就眯成了两条缝。
有一次,下课了。我去找李梓涵玩,我叫了叫李梓涵说:“李梓涵走我们去玩吧!”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看书,他好像已经跟书融为一体了,只见李梓涵一会笑,大约是书里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好事吧!一会哭应该是书里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伤心事情吧!一会愤怒的捏着拳头好像是书里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坏人吧……
李梓涵不但是个“小书迷”,还很乐于助人。
有一次,下着大雨,李梓涵和他的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没有带雨伞的老奶奶,李梓涵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们把伞给那个老奶奶吧!”他的妈妈说:“没了伞我们怎么办。”李梓涵又说:“那我们也不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老奶奶变成‘落汤鸡’啊。”他的妈妈说:“讲的也有道理,李梓涵合上伞,赶忙跑到老奶奶那里把伞递给了老奶奶”还说:“老奶奶把伞给你。”老奶奶说:“不用了我很快就到家啦。”李梓涵也说:“我们也很快就到家了,而且您是老年人,我们是年轻人,不怕冷。”李梓涵往后一转发现他的妈妈已经在远远的地方向他立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我们班既乐于助人还爱读书的李梓涵。
在我的心中,有很多令我敬佩的人。有老师、有同学、有警察……其中,我最敬佩我们小区的一位清洁工。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 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傍晚。因为停电,所以我和爸爸到楼底下乘凉。来到楼下,我看见很多人也在乘凉。有的人在摇扇子;有的人在吃冰棍;还有一些人在遛弯儿。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长 椅上一对年轻人的身上,这一男一女正坐在椅子上边吃边聊,女青年低着头,在削梨,长长的梨皮掉在了地上。男青年手上拿着一包瓜子,慢慢地磕着。瓜子壳扔得满地都是。我想:真脏!他们怎么这 样没有道德啊!这时下班的清洁工阿姨正好从这儿路过,已经脱掉了往日工作服的清洁工阿姨看到这种情景后,对那对男女说:“同志,请把果皮和瓜子壳扔进垃圾箱里,要讲卫生。”那对男女将阿姨 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你爸是不是当市长的,让你管闲事?”“别和她罗嗦,像她这样的姑娘,却来干这种事,没出息。”那男的说。清洁工阿姨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说 :“是的,我是扫地的,这工作很平凡,可你们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么做,那城市会变得多么脏!”那两个人丝毫没有被阿姨的话感动,反而站起身狠狠地瞪了阿姨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阿姨见了摇摇头走了。我以为阿姨回家了。可过了几分钟,清洁工阿姨拿着扫帚和簸箕又回来了,只见她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扫帚,把他们留下的垃圾扫得干干净净。
我看到后被感动了。清洁工阿姨,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考查方式,在保留“选择、填空、简答、辨析”等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呈现出“多角度、有创意”的特点。主要有:
想象补写题。即通过想象,或再现情景,或推断故事发展,或揣摩人物语言等方式来考查阅读理解。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原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再现融合的能力。
理解评析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阅读感受或评价的能力。它比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在能力层级上有所提升,不仅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作出自己的评价。
体验感悟题。这类考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体验,即人们所说的用“心”读书,读出“个性”。这是阅读的较高要求。一般说来,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进文本,才能从文本中获得自己所独有的启迪。
自主赏析题。这类考题是传统“赏析”类试题的进步,它是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考题中的具体体现。它往往在题干中只规定赏析的范围,至于具体的赏析对象则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这样有利于张扬同学们的阅读个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景设置题。这类考题往往借助选文中的某些情景,运用“换位”的方式来设问。它既是对考生选文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生活素养的考查。
比较阅读题。这类考题在阅读试题中穿插阅读材料,一般用链接的方式,从两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设置一两个比较点,以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
读书方法题。这类考题是为了检验“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而出现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从整体阅读入手设题,如根据相关要求作“读书笔记”;可以从局部赏析设题,如要求对文中传神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作批注”;也可以就阅读积累设题,如按照要求制作“读书卡片”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