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的曹县美丽娴静,恰是即将待嫁的新娘,美丽而欣喜;节日的曹县是即将迎娶新娘的准新郎,欢喜洋溢在眉梢,节日的鞭炮“咚咚咚”响个不停,像天上的雷公在为新郎带来了厚重而殷实的大礼,祝福着……
农历春节是我们这儿最热闹的,你看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还在直播,人们就“噼里啪啦”的放起来鞭炮,下起了饺子,小朋友争先恐后的走上街头,燃放起用自己压岁钱买来的烟花和鞭炮,吃过迎接新年的水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互相拜年!说着祝福的话语,期盼着新年万事如意!
节日的广场更是热闹非凡,说广场上人山人海一点不为过,最为热闹的是北关舞狮队表演的地方,我费尽千辛万苦,挤过水泄难通的人群,只见两头高大威猛的狮子在上下翻跃,争着飘忽不定的绣球,一会雄狮子直立起来去抢绣球,雌狮子也不甘示弱,蹲下身卯足劲腾空而起,一口衔住了空中的绣球,雄狮子认为丢了颜面,仰头对天大吼……
广场草地边,路沿石旁摆满了各种孩子的玩具,有石榴、桃子、还有憨态可掬的老寿星,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及师傅唐僧,有的孩子在递钱购买,有的在饶有兴趣的欣赏,还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拉扯下恋恋不舍的离开,人离开好远,目光还在玩具上……
路边风景树上的彩灯还没有完全褪去余辉,已被那几家卖风筝的老板挂上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天空上的风筝蝴蝶、蝙蝠、巨龙,美人鱼……上下翻飞,左右荡漾,在天空上给节日的曹县尽情的装。
我喜欢曹县,我更喜欢节日的曹县。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和风格。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吧!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说起苗族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让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说就算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起先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和长江中下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迁移, 一会儿到湖南,一会儿到贵州、过几天又到云南。除此之外,我查阅资料,而资料上还显示说苗族有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资料上说是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还是个音乐和舞蹈圣地,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除了这些,苗族还有很多的工艺美术,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
苗族的简称也有许多,如:他们曾自称“牡”、“蒙”、“摸”、“毛”、 “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
这就是苗族。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