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家乡美丽的景色225字作文)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家乡美丽的景色225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1-23 02:25:21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家乡美丽的景色225字作文)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一】

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但我的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山。

春天,树木长出了嫩叶,风儿轻轻吹过,嫩叶就摇来摇去,像给风儿说再见似的。燕子扇动着翅膀从远方飞来。花儿开放了,红的、黄的、白的……这些花儿五颜六色,形状千奇百怪。

夏天,树木长得非常茂盛,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一大块一大块的雾挡住了一条条小路,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太阳一下子射了出来,驱散了罩在山间的浓雾,把美丽的山峰呈现在人们眼前。

秋天,落叶在林中飞舞,蚂蚁正在存粮食,在为冬天做准备。长大的小燕子飞往田野,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飞向南方。小草慢慢地枯萎,但还在摇晃,好像在说:“朋友们再见,我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

冬天,百花凋零的时候,梅花就傲然地盛开了,散发着浓浓的香气,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梅花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景色怡人,是个美好的地方。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二】

我的家乡在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一座非常美丽而繁华的城市。

我的家乡是七大古都之首,也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有中华文字之母的“甲骨文”。甲骨文非常的神秘,安阳的古迹有很多,有上宽下窄的“文峰塔”,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还有抗金英雄的故里“汤阴岳飞庙”,

安阳地产丰富,也有被称为安阳三宝的“扁粉菜”“煎血”“皮渣”最为突出的是“道口烧鸡”闻名国内外,安阳的这些小吃比其它地方都好吃,只要吃上安阳地方的风味,那吃起来才能有滋有味的哦!

安阳人热情好客,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安阳一年一度最大的庙会,每年庙会的人来自四县四区和周边的客人,林州改称为“县级市”,赶会的.人那可是人山人海啊!

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好好的努力学习,长大把我们的家乡〖安阳建设的更好更美丽。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三】

冬天到了,下起了鹅毛大雪,地上铺上了厚厚的积雪。

我们冲出家门到公园里玩雪。小刚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大手套,推着老大一个雪球来做雪人的头。我觉得那老大的雪球来做雪人的头的话,那不是雪人变成了大头儿子了吗?小刚边上的小红快要把雪人做完了,小红的雪人做得可真好啊。鼻子是用萝卜做得,手使用糖葫芦做的。雪人还在咧开嘴笑呢。

远处的人在打雪仗,他们在追着打,大家玩得很开心。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四】

家乡的空气是清新的,家乡的天空是蔚蓝的,家长的景色是独一无二的。

早晨,空气清新,迎面吹来的凉风使我神清气爽。看!公鸡在“咯咯咯”地叫;河流欢快地流淌;太阳公公把温暖的阳光洒在美丽的家乡里,柳树“沙沙沙”的,被风孩子吹着;风车变得充满活力!

下午,太阳公公笑眯眯的;孩子们在河流里玩耍;水珠一颗一颗的飞起来了!孩子们的脸像大大的红苹果,眉毛弯弯的像月牙一样,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像一条条黑泥鳅一样在小溪里嬉戏,可爱无比!

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的人在树下吃着晚饭的景象,他们把桌子和椅子搬到树下,一边吃,一边说着白天的趣事。

晚上,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哞哞哞”了,漆黑的夜晚,大家都甜蜜地进入梦乡。

这就是我的家乡,每一天都非常美丽。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140字【五】

我的家在一片蔚蓝色的大海边。远远望去,可以看见一艘小船在海面行驶,那就是我们的渔民专用船,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海底是鱼儿的家园,成群结队的小鱼在珊瑚丛中捉迷藏,不停的转来转去,还在翩翩起舞呢!横行霸道的螃蟹从洞里爬出来,挥舞着大钳子,好象在说:“谁敢来攻击?”小章鱼拿着自己的“枪”,只要有人要欺负它,他就“叭叭”打出两个“烟雾弹”,然后趁机逃走。海底的海龟游累了,到岸上来休息,顺便把自己的小宝贝——龟蛋产在象金子铺成一样的沙滩里。我们把海龟翻了一个面,把蛋挖了出来,一个人拿一个,我们把蛋从左手抛到右手,从右手抛到右手。“真好玩!”我说道,海龟用哀求的眼光看着我,好象在说:“呜呜,放了我吧!呜呜,把我的蛋放回去吧!呜呜!”看它可怜巴巴的样子,我还是把蛋放回原位,把它放回海里,看着它慢悠悠地爬回海里,我们依依不舍地和它挥手告别。落日的余辉照在也海龟身上,也照在沙滩上,沙滩上遍布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和各色鲜艳的贝壳。

当然不能忘了“海上之舟”——小岛,千万棵绿树组成了一把大伞。给人类除去了炎热带来清凉,连海欧也飞来乘凉。

啊!这就是我的家乡。它载着我糖葫芦般的童年,也载着我未来的梦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