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了重庆。一路上,我很兴奋。迫不及待想快点到达目的地。在没有去重庆之前,我只听电视上说重庆市一座美丽的山城。这次重庆游,让我知道了。重庆,它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不夜城”。
到了重庆,已是晚上。我们一家人乘坐着“满江红”号游船游览起两江人夜色。游船从朝天门码头出发,满载着各地游客驶入航道,朝长江大桥前进。途中,两岸灯火辉煌[注: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缆车在我们头顶上来回穿梭着。远处,高楼大厦闪烁着的霓虹灯,倒映水中,波光明灭。游船在慢慢地前进,突然,一座金碧辉煌[注: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的古城映入眼帘,好似一座雄伟的王宫,又好似一个身披金甲的将军镇守一方。游客们都忍不住赞道:好绚丽的颜色啊!好美丽的夜景啊!好一座“不夜城”啊!
五彩缤纷的光束映在水中,把江面染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油画”,人们都置身在画中。不知不觉[注: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我们已经来到了气势磅礴的长江大桥下,船在桥下调了个头,然后又原路返程。朝嘉陵江驶去,嘉陵江也同样美不胜收,可谓是仙境般的美丽,迷人。
最后,我们全家依依不舍[注: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的在码头上留下了一张全家福。重庆:真的是一个非去不可,去了不悔的好地方。
按照洛阳的老规矩,春节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准备的。一般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买很多芝麻糖,说是要让灶王爷的嘴像抹了蜜一样,光说我们的好话。在小年这一天,我们就要把整个屋子打扫一遍,直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买好多好多吃的放在家里,因为商店和店铺都要过年了,也都不开店。家人一般都会买些葡萄干、瓜子花生什么的在除夕晚上吃。
我们孩子到了过年,都可高兴了。因为一到春节,都可以穿新衣新鞋,最主要的是我们都可以放鞭炮了。我们男孩都喜欢往别人脚下扔鞭炮,我都被炸过好几次呢!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大人们也忙乱着,他们要给我们买鞭炮,给家里买糖买衣服买吃的,要在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样子来。每天一黑,天空就像一个魔术师,变出无数烟花,地上虽然没有天空那么炫丽,但是也很快活:一挂挂的鞭炮在地上响起,火光好像也想爬上天,声音大得震动了整个天空。
到了除夕,除了最小的孩子,我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再到楼下放上一通鞭炮,这才算能睡觉。除夕一过,就真正要开始过年了,除夕过后的第一天,大人和孩子都会早早地起来,到楼下再放一挂炮,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摆在地下放。一回家就到了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我们可以拿压岁钱了。每次拿了压岁钱虽然都会交给妈妈,但是心中依然会有说不出的喜悦。
领完压岁钱就要跟父母一起去串门了,其实我并不喜欢串门的,但既然这是洛阳的老规矩,也是中国的老规矩,那我就勉强跟吧。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还因为串到姥姥家也能有一笔压岁钱呢!到了亲戚家,一进门,我们都会拱着手说一句:“新年好!”、“新春快乐!”当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话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的老家洛阳,每一到春节,我们这的办公楼和街道都会挂起灯,把自己的公司打扮得红红火火,好像代表着祝福今年一定发大财一样。
过年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每到这个时候,哥哥姐姐不管再忙都会来家里住上一到三天,这段时间我最高兴了,因为有哥哥回来,我就可以一直跟在哥哥后面跑,追着让他陪我玩。
一眨眼,春节就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平常的模样。春节每次一过完,我都会像期待这个春节一样,期待着下一个春节。
国庆节到了我爸爸开车带着妈妈、奶奶和我一起去了重庆,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这座山城。
我们先去了解放碑,江边码头,爸爸还带我坐了轻轨,观赏了城市里的夜景,那里的轻轨都在高架桥上走,感觉像飞上了天。爸爸本来要带我去方特游乐园玩,但是由于下雨我们没有去成,我感觉很遗憾,后来我们去了重庆动物园,那里的动物有很多很多,有老虎、河马、犀牛、长颈鹿、斑马、猴子等等,猴子的种类非常多,它们在钢丝上荡秋千,蹦蹦跳跳,非常机灵。我们还看了大蟒蛇,大蟒蛇有大人的小腿那么粗,我们还看了大熊猫,大熊猫黑黑的眼圈,胖乎乎的身体,我看见他的时候,它正躺在木头架上吃竹子呢,真是可爱极了!我和爸爸还喂河马,买了河马食,河马张开她大大的嘴巴,我拿起一个胡萝卜扔到它的嘴里,第一次没扔进去,第二次扔进去了,它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它憨态可掬的样子,把我和爸爸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在重庆呆了三天,品尝了美味的火锅,我们玩得很开心!我觉得这座城市很漂亮,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大年初三这天,我们一家人乘火车去重庆给大姨婆拜年,顺便去游重庆那美丽的风光,看重庆那汹涌的长江。火车上,我坐在窗边望向窗外,一棵一棵的大树昂首挺胸,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从窗外缓慢而过,远处整个山看起来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快到重庆了,我向窗外探头一看,波涛汹涌的长江,像一条绸缎穿在大地妈妈的身上。
到了重庆,给姨婆拜过年后,我们就去参观渣滓洞,渣滓洞在解放前期关押着许多烈士,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可恶的国民党竟然***死了这么多英勇的烈士,真是罪大恶极!接着我们又到了白公馆,白公馆里的烈士也遭遇到同样的酷刑和枪***,最后只有少数的烈士凭着机智勇敢逃出了敌人的牢房。我想:这些列士临死不屈,哪怕经历坐老虎凳,鞭抽,竹签刺手指等……这些种种酷刑也让他们临危不惧,坚决不说出同志的下落。我深深地被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我想:要是我肯定没有先烈们那么坚强的意志。看到这里,让我想到书本上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在狱中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密传报告,最后却被国民党残忍地***害了。虽然烈士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晚上我们来到南滨路,面对着这眼前的一番美景,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人间的仙境。极目四望,整个朝天门码头像一艘金碧辉煌的大轮船,在江面行驶。点点火光点缀着夜幕,就像跳动着的音符,如梦幻般的世界;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上布满了夺目耀眼的霓虹灯,把山城的夜空照得通亮;那条滨江路上,橘红色的灯光连成一条飞舞的彩带,宛如仙女飘动的绸带,更像舞动着的火龙。更动人的是微波起伏的江面,万家灯光倒映在水中,形成无数金灿灿的柱子,充满了诗情画意。装扮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的观光游艇载着人们在江上行驶。汽笛声“笛笛”地响着,绽放着山城的青春活力和朝气蓬勃。满天繁星与遍地华灯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简直无法比哈它的美。看了这番美丽的景色,我陶醉不已。
愉快的旅游结束了,我回到家至今还留连忘返,想念着重庆那美丽的风光!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