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之旅,我们来到了云台山。早就听说云台山风景秀丽,我向往已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红石峡”,故名思议,红石峡里全是火红火红的巨石,峭壁上的石头是一层层的,就像巨大的石头书一样。红石峡在山谷底,温度比地面上要低好几度。我们沿着依山而建的栈道向前走,一路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开红石峡,我们来到了小寨沟,来到这,真的好像到了九寨沟一样。山峰秀丽,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却不是“水至清则无鱼”,仔细一看,水下有细长的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小寨沟有一条非常有趣的小路,据说能测量身材。若能横着直接过去,就是魔鬼身材;若是侧身才能过去,就是标准身材;若是横着侧着都过不去的话,就是不忍目睹的身材了。哈哈,我很轻松就过去啦,我可是魔鬼身材哦!小寨沟有一口“不老泉”,据说喝一口就长生不老呢,我和妈妈接了泉水,瓶子外面立刻起一层水雾,小口喝下,真是非常冰爽。这次我们有幸看到了两百多米落差的大瀑布,站在瀑布下,感受着震耳欲聋的声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第二天,我们坐上景区大巴,游览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据说这就是王维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地方。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上下山的盘山公路了,一路上要经过十四个山洞,短的近百米,长的几百米。茱萸峰海拔近一千三百米,大巴把我们带到了三百多米高的地方,剩下的高度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挑战了。由于山峰非常陡峭,登山的石阶也非常高,走了一小半就非常累了,我们走走停停,互相鼓劲,终于登上了峰顶。这时,我终于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离开了云台山,我的心好像还留在了那里。这次的游历让我见识到了云台山的雄伟壮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云台山,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耶!我爸妈准备带我去云台山玩两天。听说有猕猴谷,吴茱萸峰,西延湖,点将台……有无数好玩的地方。
第一天早上,我们去了小寨沟,那里有山有水,水还很清。我们跟着导游来到唐功师脚下,一个七品芝麻官坐在椅子上。然后,我们来到了寿桃石,这块石头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像个桃子,所以叫寿桃石。然后我们来到减肥石。如果能通过中间,就不用减肥了。如果你不能通过,你将不得不绝食。然后,我们来到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夕阳湖》。我以为应该是黑色的,但是很清楚。怎么回来的?后来我又想了想,终于明白,几千年过去了,它已经被冲走了.
中午该吃午饭了。我们去了一家餐馆,吃了一顿美餐。
刚吃完午饭,我们就出发去吴茱萸峰。
去玉玉峰的路上,有14个洞。这14个洞叫叠彩洞,共有21个叠彩洞。另外7个洞在山西。叠彩洞是中国人纯手工建造的。经过10年的努力,这个巨大的项目成功完成了。
吴茱萸的巅峰,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那句名言“兄弟远道登高,少一个人处处插吴茱萸”的地方。然后,我和爸爸就不停地开始爬山。上几步就是古代诗人王维的雕像。我们经过雕像,继续向上爬。一开始我们一点都不累,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腿就软了。但是,我想这么多人都是在海拔8848.3米的地方爬上珠穆朗玛峰的,而峰顶的海拔只有1308米。如果我连这座山都爬不上去,还能怎么办?正是这个想法给了我爬山的勇气和力量。我不断鼓励自己,加油。
从这次爬山经历中,我了解到,只要你坚持,上帝会为你打开成功之门。
去云台山后的早上,我们去了红石峡,红石峡被称为“长春谷”,因为那里的石头都是红色的。
我们第一次来到黄龙滩。池水清澈见底,水又冷又冷。我一碰到水就缩了回去。因为水太冷太冷,黄龙滩上方不远处有个瀑布叫“黄龙瀑布”。黄龙滩的水从那里流出。导游告诉我们谁能看到水龙头在哪里,谁是智者。我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水龙头,成了聪明人。我们沿着峡谷向上走,最后来到了水库大坝。奇怪的是大坝下面没有一滴水。听了导游的介绍,才知道大坝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暗洞,水从那里流入地下河。当然,上面没有水。当我们登上大坝时,我们看到了紫坊湖。紫坊湖有十种濒危动物,紫坊湖也是云台山唯一的湖泊。
通过这次云台山之行,我看到了祖国美丽的河流和山脉。云台山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啊!美丽的云台山,我再来。
红石峡游记今天我去了著名景区云台山的红石峡,那里四季如春,景色迷人,真是游览的好地方。来到红石峡,看到峡谷上的石头就知道他名字的由来。再往前就进入一个黑洞,洞里伸手不见五指,我走着走着,忽然看到有亮光就马上飞快的向前奔去红石峡游记作文4篇作文。映入眼帘的是帘帘飞瀑,走近些偶尔可以看到水里映着彩虹,妈妈告诉我,水里的彩虹是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出来的,好美啊!再往前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上面夹着一个大石头,据说这块大石头有1000多年的历史,往前看,只见洞里有许多五彩的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艳。前面是一座大桥,站在桥上,犹如站在世界的最顶端,可以眺望到云台山的各处景色……通过这次旅行,我对红石峡有了一些了解,也对云台山有了一些了解,大自然真神奇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